大葱锈病发病初期症状 大葱锈病发病初期症状是什么
大葱锈病发病初期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大葱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病害。其中,大葱锈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对大葱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大葱锈病的发病初期症状以及防治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葱锈病发病初期症状
大葱锈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病原体主要寄生于大葱的叶片和鳞茎上。在发病初期,大葱锈病的症状并不明显,但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1.叶片出现黄点
大葱锈病的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一些黄点,这些黄点往往比较小,大小不一,但数量很多。这些黄点是由于病原体在叶片上寄生,分泌毒素导致的。
2.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
在黄点出现后,叶片表面会逐渐出现一些白色粉状物,这些物质是病原体的孢子。这些孢子会随着风吹散,从而传播到其他的大葱植株上。
3.叶片逐渐枯黄
如果大葱锈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叶片上的黄点会逐渐扩大,叶片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成***,甚至枯黄。这时候,大葱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产量也会大大降低。
二、大葱锈病的防治方法
为了防止大葱锈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预防大葱锈病的最好方法之一。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抗病品种,这些品种能够有效地抵御大葱锈病的侵害,减少病害的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也是预防大葱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大葱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避免过度施肥和过度浇水。要注意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及时喷洒药剂
如果发现大葱锈病已经发生,就要及时喷洒药剂。喷洒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减少病害对大葱的影响。但是要注意,药剂的使用要在农药使用规定的安全间隔期内进行,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拓展问题:
大葱锈病的病原体是真菌类病原体,主要寄生于大葱的叶片和鳞茎上。
大葱锈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候、土壤、施肥等。其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大葱锈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大葱锈病的症状比较明显,如果发现大葱叶片上出现了黄点、白色粉状物或者逐渐枯黄,就可以判断大葱感染了锈病。
选择适宜的农药进行防治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病害类型、药剂的毒性、作物的品种等。在选择农药时,要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选择,并在使用时注意安全。
大葱锈病的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及时发现病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问答拓展:大葱的锈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大葱锈病的症状:大葱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呈椭圆形***稍隆起的疱斑,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橙***粉,即病菌的夏孢子堆或夏孢子,秋后疱斑变为黑褐色,表皮破裂后散出暗褐色粉,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病原。
大葱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葱柄锈菌侵染致病。
侵染循环。
病菌以冬孢子随病残体越冬,第二年温、湿度适宜,孢子萌发,借气流传播,从寄主表皮、气孔等侵入,致寄主发病,在病部又产生夏孢子进行再侵染。秋后再形成冬孢子越冬。
问答拓展:大葱幼苗有锈病吗?
大葱幼苗会有锈病。
大葱锈病防治方法
一、大葱锈病发病规律及特点
1、发病规律
a、温暖且潮湿的环境,容易诱发锈病,因此天气较温暖的季节或地区,可能导致发病。
b、地势低洼(易积水)、密植过大也可能导致锈病
2、发病特点
a、发病初期:病部呈现出椭圆形的斑点(颜色明显不如周围绿)。
b、发病中期:出现斑点的表皮出会出现黄褐色或者红褐色的病斑,并呈微微隆起状(夏孢子堆)。
c、发病后期:夏孢子堆破裂,表皮翻起,会散出橙色的粉末状的夏孢子,当夏孢子堆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会相互吸引汇合,导致叶片枯死。
3、主要危害
主要危害大葱的叶片、叶鞘和花茎,常发生于大葱生长后期,虽然危害不是很严重,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而导致大面积感染,则会引起流行性感染,从而减产。
二、大葱锈病防治方法
1、选用良种
在种植之前,就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淘汰筛选出容易感病的品种。
2、合理轮作
同一块土地,避免连作大葱,实行轮作换茬。
3、合理水肥
a、合理的水肥管理,有利于大葱生长,增强抗病能力,由于病菌喜欢潮湿,因此需要种植人员在下雨天气需及时做好排水措施,干旱天气则要合理浇水,但是不能大水漫灌,以免田间湿度过高。
b、施肥保证基肥要足,重施有机肥,平衡施氮磷钾复合肥。
4、化学防治
选用60%苯醚甲环唑7克兑水30公斤喷施,15克便可打一亩地,40%氟硅唑15克兑水30公斤喷雾,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打药时要打匀打透。
问答拓展:大葱锈病影响产量,大葱锈病症状是什么呢?
大葱锈病发病的适宜温度是10℃--16℃,当它侵入到大葱内部时,会在其体内潜伏一段时间,一旦遇到合适的温度,就会发病。一般是温暖潮湿的环境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土壤板结,酸化严重就会导致大葱的营养不足,地势低洼和易于积水的地也有利于大葱锈病的发生,这就是大葱锈病的发病原因。因而春、秋两季连阴多雨、气温较低时,发病严重。如果冬季温暖多湿,有利于孢子的越冬,来年春季锈病严重。在夏季,如果低温多雨,则秋季发病严重。
潜伏期在7天左右。春季随着气温回升,病菌会随风雨传播,发病区域呈点片状分布。一般雨水多偏温暖的季节,特别是昼夜温差大、容易结露时,容易发病。后期表皮外翻,散出橙***粉末,即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秋后或环境条件不良时,病斑变为黑褐色,破裂时散出暗褐色粉末,即冬孢子堆及冬孢子。
大葱锈病以病原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病原随气流传播,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所谓大葱锈病,其实就是病菌袍子从大葱活体上越冬,这种现象在南方温暖的冬季发生较为频繁。大葱锈病不仅对大葱的品质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大葱销售。
和这些病害斑点相邻的部位产生新的长椭圆形至纺锤形病斑。病斑隆起后向纵向破裂,散出呈现紫褐色的冬孢子。严重病害的植株的叶片以及花梗,呈现出麦秆色有干枯现象。随着近年来大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连年重茬等,导致了大葱锈病的病情逐年加重,已经对大葱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也给我们种植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