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型播种机

2024-06-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92 次
小型播种机

这一篇农资内容会给广大农资人刨释一下“小型播种机”的内容进行详尽分析,希望对广大农友有几分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小型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机械化工具,其作用是在农田中进行高效、准确的种植作业。相比于传统的手工播种方式,小型播种机具有高效、节约劳动力、准确度高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

小型播种机的种类和特点

小型播种机种类较多,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播种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机型。同时,小型播种机的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这里我们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型播种机。

手推式小型播种机

手推式小型播种机是一种相对简单、便携的机型。它的主要特点是使用方便、维护简单、价格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地区。手推式小型播种机适用于小面积种植作业,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针对不同作物进行不同的种植方式调整。

牵引式小型播种机

牵引式小型播种机是一种需要拖拉机或其他车辆来牵引的机型。它的主要优点是适用范围广、效率高、精度高。同时,牵引式小型播种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进行不同的种植作业,适用性较强,适用于中小型农田的种植作业。

自走式小型播种机

自走式小型播种机是一种完全自主行驶的机型。它的主要特点是使用方便、效率高、准确度高。同时,自走式小型播种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进行不同的种植作业,适用性较强,适用于各种农田的种植作业。

小型播种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小型播种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使用小型播种机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机器的正常工作。
  • 在使用小型播种机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机器的工作状态。
  • 在使用小型播种机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切勿因贪图快捷而忽略安全问题。
  • 在使用小型播种机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机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长期的正常工作。
拓展百科知识

1.种植机

种植机是农业机械的一种,主要用于农作物的种植作业。种植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种植需求进行不同的调整和操作,以提高种植作业的效率和准确度。

2.农机化

农机化是指把机械、电气和电子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来源:

1.阮宝珠.农业机械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2.张永红.农机化技术手册[M].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3.李华.农机化原理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

拓展好文:进口大豆占全国总需求85.5%,自给率如何提升?

  2024年10月,黑龙江省绥化市一合作社大豆收割现场

  ◆根据海关数据,2024年进口大豆占全国总需求的85.5%,进口依赖度为粮食作物中最高,成为可能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农产品之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2024年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0多万亩,这个模式现在已经基本成熟,玉米没有减产,多收了一季大豆。今年将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我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和**基地黑龙江提出,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力争达到6850万亩,比2024年增加1000万亩以上

  春耕时节,在四川仁寿县板桥镇青龙社区,68岁的农户许祥彬家中因为缺乏劳动力而撂荒的耕地,在周边农户们的帮助下,刚刚按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复耕、播种。

  在我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和**基地黑龙江,绥化市绥棱县靠山乡七井村种粮大户苑志全,近日和几个农民来到当地种子**市场,一起选购大豆种子。苑志全说:“从身边种粮大户**大豆种子情况来看,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提高。”

  大豆是我国饮食中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料,豆粕是生猪、牛羊饲料重要成分。作为大豆原产地,我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根据海关数据,2024年进口大豆占全国总需求的85.5%,进口依赖度为粮食作物中最高,成为可能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农产品之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文件提出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推进大豆扩面,今年农业农村部安排四川实施310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项目。2024年,四川的大豆产量居全国第3位。

  黑龙江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0%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今年,黑龙江省把新增1000万亩大豆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政策引导农民种豆积极性提高

  国内大豆扩面增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大豆争地是长期困扰大豆生产的一大难题。如何在保障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的前提下,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南方地区大豆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说,按照本土大豆平均亩产130公斤计算,如要实现1亿吨大豆的进口替代,全国需要7.69亿亩耕地,这很难实现,办法只有藏粮于技。

  杨文钰介绍,近年来,四川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地可多收大豆100至150公斤。目前这项技术在西南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在黄淮海及西北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为解决我国玉米大豆争地矛盾提供了一条重要出路。

  “和单纯种植玉米相比,扣除增加的生产成本,进行玉米、大豆套作,亩均可增收360元。”仁寿县珠嘉镇踏水村种粮大户王紫彬说,同时,大豆的根瘤菌具有培肥地力的作用,每亩氮肥用量也会降低25%左右。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2024年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0多万亩,这个模式现在已经基本成熟,玉米没有减产,多收了一季大豆。

  为破解玉米大豆争地,2月初,黑龙江省宣布继续实施玉米、大豆差异化补贴政策,原则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00元左右,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

  黑龙江省海伦市有“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之称,2024年大豆种植面积233万亩。2024年,海伦市海北镇现代农业试点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土地托管面积2万亩,种的都是玉米。“今年我们轮作,全部种大豆。”合作社理事长杜振涛说。

  杜振涛算了一笔账:去年大豆平均亩产360斤,按3元/斤算,收入1080元,土地流转成本600元,种子、化肥、人工、机耕等各项成本近300元,每亩纯收入180元,加上每亩248元的大豆生产者补贴,纯效益428元。

  因为轮作,2024年黑龙江玉米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减少,2024年从轮作倒茬的角度,大豆面积会增加。“如果效益能稳定,大家愿意种大豆。”杜振涛说。

  扩大示范全面提升品种耕作水平

  除了玉米大豆套作,四川还尽可能利用其他作物种植地块,形成果树大豆间作、高粱大豆套作、油菜大豆两熟制等多种模式。

  在四川洪雅县中山镇邹岗村的幼龄柑橘园中,也在进行间作大豆推广示范。“对于种植户来说,相比过去单一品种种植,间作大豆在操作上更麻烦一些。有一些种植户不愿意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我们进行示范种植,就是为了打消种植户的顾虑、更好地推广这项技术。”洪雅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股股长李世洪说。

  “同样的土地,可以实现两份收益。”洪雅县洪川镇石庙村种植大户黄丹说,考察了示范种植地块后,他今年将在自己的水果种植基地里,拿出300亩土地间作大豆。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小余说,近期,四川已将全省粮食生产和大豆扩面任务分解到了市州,各地正按要求分解到县乡、落实到田块,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幼龄果园间作大豆等模式,在不与大宗粮食争地的前提下,增收一季大豆。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要求,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姚宏伟说,今年海伦市力争大豆面积达到245万亩以上。其中,预计5万亩水田改旱田种植大豆。

  同时,基层农户反映,当前推进大豆扩面、保障粮食油料安全,还需要推动四个提高。

  提高品种质量。一些农户反映,四川农户大豆自留种比例超过8成,许多农户长期不更新品种,种子质量不高,豆籽质量难以保障,只能到农贸市场上低价售卖,影响了农户收入和种植积极性。

  提升大豆产能,良种是关键。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研究员李艳华正在遴选大豆品种。近年来,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成为黑龙江三四积温带的主打品种,具有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的特性。目前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生物育种科技重大专项。两年来,已累计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23个。

  提高机械化水平。南方地区玉米、大豆主要种植在丘陵山区,地块小而散、不平坦,缺乏适宜的小型播种机、收获机。除少数合作社使用机械外,大豆种植、收获基本靠人工劳作,劳动强度比较大。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去年四川大豆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仅7.56%。

  “现在农村劳动力缺乏,我们这里农忙时节雇请村民,一人一天工资要120元,综合人工成本达到140元一天,还不一定能请够人。”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舒林村种粮大户李俊清说。

  王紫彬等农户表示,如果不依靠机械,玉米大豆套作费工费时,有可能得不偿失。

  稳定预期扩大收入保险增加补贴

  基层农业干部建议,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保护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加大防范市场风险政策制定力度。大豆单产低,比较收益低,同时与种植玉米相比,大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2024年黑河市爱辉区嘉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盖永峰被评为黑龙江省“大豆大王”。他说,越往北积温越低,玉米产量越低。随着去年大豆价格高开高走,加上补贴,当地大豆效益接近玉米,“最担心价格下跌”。黑龙江省克山县种粮大户林桂房表示,2024年新季大豆上市后价格能否保持现在的高位,还是未知数,不敢放手扩大。

  2024年,黑龙江省兰西县奋斗乡种粮大户李志静种了600多亩玉米,2024年有意向种植100亩大豆,影响他种植大豆意愿的最主要原因是效益。李志静说,种的地没有流转成本,一亩地玉米效益在1000元以上,大豆800元左右,而且大豆在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都更加复杂,没玉米省劲。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建议,在黑龙江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或种植收入保险试点,推动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切实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双重风险,保障农户收入。

  第三,为应对种地成本增加影响种豆收益,基层农户建议适当增加大豆生产者补贴。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种粮大户孙波去年种了2000亩大豆,随着大豆价格创历史新高,每公顷土地流转价格至少增加2000元,另外化肥价格也比去年上涨不少。去年黑龙江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248元/亩,但相对成本增加,补贴力度不足。基层农业干部建议,向黑龙江大豆主产区倾斜,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多位受访专家以及基层农业干部建议,当前,宜高起点、高标准、超前谋划国内大豆产业发展方向。

  创新研究育种技术,保护优质基因。四川是高蛋白非转基因豆类优势产区,豆类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宜结合区域环境及生产条件,拓宽育种手段,研究培育更优质的品种。南方地区可重点培育耐荫性好、丰产性突出的大豆品种,以适应间作套作的要求。

  加大对大豆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栾晓燕建议,加大对大豆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在生产方面实现良田、良种、良法有机结合,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推动相应农机的研发和普及。宜加快研发推广适合我国南方丘陵地区使用的小型、轻便的大豆播种机和收获机,对大豆农机购置予以更多补贴。

  “四川已经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新产品试点。同时,组织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教学科研单位专家及各级农技人员,到各地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层级培训。”肖小余说。

  刊于《瞭望》2024年第13期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