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条锈病对小麦灌浆的危害 条锈病对小麦灌浆的危害有多大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745 次

条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它严重危害着小麦的生长和发展。在小麦灌浆期,条锈病对小麦的危害更是不可小觑。

一、条锈病的危害

条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红褐色的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叶片枯死。在小麦的灌浆期,条锈病的危害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小麦在灌浆期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而条锈病会破坏小麦叶片的正常功能,导致养分和水分无法正常吸收和运输,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同时,条锈病还会导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给农民的收益带来很大的损失。

二、如何预防和治疗条锈病

为了预防和治疗条锈病,农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在种植小麦前,要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避免种植易感品种。

2.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减少病菌的传播。

3.定期喷洒杀菌剂,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三、如何识别条锈病

条锈病的症状比较明显,农民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识别:

1.观察小麦叶片,发现红褐色的斑点。

2.用手触摸小麦叶片,发现有粉末状物质,这是病菌孢子。

3.观察小麦叶片的背面,发现有***的条纹,这是条锈病的另一种症状。

四、条锈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条锈病会导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具体表现为:

1.产量下降:条锈病会破坏小麦叶片的正常功能,影响小麦的养分和水分吸收和运输,从而导致小麦的产量下降。

2.品质下降:条锈病会导致小麦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下降,影响小麦的品质。

五、如何处理受到条锈病危害的小麦

如果小麦已经受到了条锈病的危害,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减少病菌的传播。

2.喷洒杀菌剂,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3.调整施肥和浇水的方式,保证小麦的养分和水分供应。

六、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如何评估

为了评估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农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病害的发生率:病害的发生率越低,说明防治效果越好。

2.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如果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所提高,说明防治效果较好。

3.经济效益:如果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说明防治效果较好。

七、如何选择有效的杀菌剂

为了选择有效的杀菌剂,农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杀菌剂,可以同时控制多种病害。

2.选择具有长效杀菌作用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散。

3.选择安全、环保的杀菌剂,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八、如何防止条锈病的传播

为了防止条锈病的传播,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2.定期喷洒杀菌剂,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3.采取隔离措施,将受到病害危害的小麦隔离开来,避免病菌的传播。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危害到底有多严重?为什么农田里麦苗出现锈病很多农民害怕?

小麦被害后,植物营养元素不断被病原菌所耗费,好哪植物表面的夏孢子堆毁坏寄主的表皮细胞和胡萝卜素,光合作用总面积降低,植物光合作用消弱,水分蒸发加速,其水面蒸发一般比健株提升20%~60%,比较严重可增加200%~300%,导致植成长发育遭受巨大干扰。发病轻时,穗形简短,粒秕,出苗率降低,出米率减少,发病严重时,植物偏矮,不能正常出穗。

小麦条锈病主要靠气流开展散播,近年的暧冬气侯更为有利于此病散播。在中国小麦栽种地区大部分都是有发生,有一些地区出现比较严重,有一些地区相对较轻。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后,轻则导致10%左右的限产,严重可能做到一半以上,而特别严重的地块,有可能立即绝产。小麦若不能开展正常的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必然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程控制气传病害,这种夏孢子可随风飘荡散播,乃至可通拦历过强劲气流送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至几百公里以外的地区而不失活力开展再侵染。小麦条锈病主要在春夏季节伤害冬小麦,病原菌危害完稻苗之后,随气流在西南和西南地区高海拔地区露地栽培;在秋季冬小麦栽种之后再度随气流赶到众多小麦主产区,附着在冬小麦小苗上过冬,第二年再度伤害稻苗。

小麦锈病的传播速度快。小麦锈病的发生关键有三大要素,菌源,寄主和气侯,在其中气侯是重要因素,由于锈病胞子会随风飘荡,雨等散播,传播速度快,一周左右便会呈暴发性时兴。运用抵抗性小麦种类是友衡码由小麦群体的抗病性遗传基因多元化,抗病性类型多元化和抗病性持续性的提高来实现对小麦锈病的预防。为了保证小麦品种的抗病力,在高发土地,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块,尽量不要再栽种小麦,根据轮种降低寄主的方法来解决或降低病原菌。

问答拓展:小麦灌浆期有哪些虫害威胁性比较大?

小麦的生长后期是白粉病,赤霉病铅局,条锈病,的高发期,严重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小麦白粉病主要是靠预防为主,如果这个时期小麦得白粉病,在加上最近的高温天气会增加大面积的小麦感染,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灌浆期是小麦饱果的关键期,如果生了白粉病,叶子变白,小麦就失去了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无法为麦穗提供营养,这样小麦的产量就会下降。小麦的白粉病可以说基本贯穿小麦生长的一生,苗期有,拔杆期有,抽穗期有,灌浆期也有,槐禅让因此不管在哪个阶段发生白粉病,都必须快速防治。这是由于其蔓延传播很快。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小麦的上部各种器官,以侵害叶片为主,这个病会使叶片变黄并枯死,同时也发生在小麦叶鞘,茎杆和穗上,病害严重时,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小甚至不抽穗,植株又矮又稀,

在灌浆期,温度比较高,也是病害最为活跃的时期,特别是白粉病、锈病。小麦白粉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小麦的叶片为主。感染白粉病的小麦,无法再进行光合作用,而且,小麦的抗旱性减弱,容易早衰、倒伏、致使麦粒秕瘦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的最佳防治方法(小麦条锈病危害及病症图片)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神亩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
小麦条锈病,这几年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大范围发生,而且发生的严重程度逐年递增。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梁敬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发生面积1327万亩。2024年的发生面积预计还要大。
如何防治?推荐使用戊菌唑+吡唑醚菌酯防治。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介绍下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的特性和危害:
条锈病,是小麦锈病的一种,俗称“黄疸病”。主要是在叶片和叶鞘上危害,有生锈状的病斑,延叶脉依次排开呈条形,所以称为条锈病。
属于真菌性病害,担子菌纲锈菌目。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周年侵染循环。在气温低于1-2℃时,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侵染。可随气流远程传播。
条锈病的危害,主要在于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掠夺养分和水分,增加蒸游渣森腾量,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另外导致灌浆受阻,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严重时绝产。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剂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
近几年使用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己唑醇、戊菌唑比较多。
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另外农户对该病的重视度不够,没有病不打药预防,一旦发现病害的时候,就已经发生很严重了。
小麦条锈病推荐防治用药方案
(1)每亩地使用:10%戊菌唑乳油3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克叶面喷雾。吡唑嘧菌酯既有治疗作用,还有保护功效,使持效期更长。
(2)每亩地使用:30%己唑醇悬浮剂30克+32%唑酮乙蒜素乳油40毫升叶片喷雾。有条件的话,建议加入20毫升植物精油,以提高展着和渗透性,从而提高药效。
(3)如果严重发生,适当加大药量,另外5天左右重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