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生长习性特点和生长环境条件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生长习性特点和生长环境条件对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周期长,一般需要120-150天。小麦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生长最佳温度为20℃-25℃。小麦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排水良好的土地,土壤深厚肥沃,PH值在6-7之间。另外,小麦对光照也有一定的要求,适宜的光照强度为1500-2000勒克斯。
小麦的生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生育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在生育期,小麦的生长速度较快,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抽穗期是小麦生长的一个关键时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成熟期是小麦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适宜的收割时机。
小麦的生长习性特点和生长环境条件相关百科拓展:PH值:PH值是指土壤的酸碱度,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小麦的生长不良,适宜的PH值范围为6-7之间。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指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的光线强度,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宜的光照强度范围为1500-2000勒克斯。
生育期:小麦的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抽穗的生长阶段,是小麦生长的第一个阶段。
相关问答拓展:
冬小麦和春小麦如何区分?你好,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区分主要表现在生长习性和生育期上。
生长习性方面,冬小麦种植时间在秋季,喜寒不耐热,越冷越好,能耐受低温至零下20度。而春小麦种植时间在春季,喜温不耐寒,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度。
生育期方面,冬小麦生长期长,一般需要170-200天的生长期才能成熟,它在秋季播种,来年初或初春成熟。而春小麦生长期短,一般需要100-130天的生长期,播种时间在春季,往往在当年夏季成熟收获。
夏季的农作物有哪些生长习性?1、小麦
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
2、水稻
性喜温凉,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3、玉米
性喜暖湿,气候湿润的**带。
4、大豆
适宜于夏季高温的温带地区。
5、棉花
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
6、黄麻
喜高温,水分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扩展知识:
一、小麦种植时间
以10月5日到13日为好,选择土层深厚地块,种子要进行拌种处理防治病虫害,播种以条播为主,冬前浇水、冬后追肥,拔节前要化学除草,小麦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越来越差,可在开花期及时进行叶面施肥,主要喷施“巴内达碧卡叶面肥”为主,提高小麦灌浆度。
二、小麦需肥特性
1、氮是细胞原生质、叶绿素等的组成成分,充足的氮素可以促进根、茎、叶的生长,增加叶面积和有机物的积累。在幼穗雌雄蕊分化时施氮,可以减少**小花而增加粒数。
2、磷是细胞核的重要成分,并参与细胞的合成反应和糖、氮的正常代谢。小麦对磷反应敏感,缺磷会抑制根系发育,分蘖减少,叶色暗绿发紫,成熟延迟,最后使粒重下降,品质不良。
3、钾能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对氮和磷的吸收,提高体内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使茎秆坚韧抗倒。保证钾肥供应,还能提高叶水势、叶片持水力,显著地增强抗旱作用。
冬小麦和春小麦有什么区别?1、品种特征不同
春小麦品种一般植株比较矮小,但是麦粒比较大,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冬小麦品种植株能长得比较高,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春小麦因为没有抗寒能力不适合在冬季种植,在冬季气温零下以下是不能够成活的。冬季小麦就能够适用零度以下的气温。
2、生长习性不同
虽然春小麦和冬小麦都是属于小麦,但是它们的生长习性以及抗寒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别。春小麦的抗旱能力强,生长期短;而冬小麦的抗寒能力较强,幼苗能够过冬,
3、播种时间不同
春小麦和冬小麦的种植时间也存在差异,春小麦是指开春之后才能种植的,到了初秋时期就能收获;而冬小麦是在在秋季的时候开始播种,小来年的春季就能收获。
4、种植区域不同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温度较低,冬季小麦无法存活,一般在开春后进行种植,所以叫做春小麦。华北地区气温冬季稍高,小麦能够过冬,所以在冬季就种小麦,就叫冬小麦。
牛的生活习性?,其适宜温度为15-25摄氏度;牛吃饱后会停止进食,但还会不住的反刍;牛是素食动物,且食物范围很广,最喜欢吃青草,还喜欢吃一些绿色植物(或果实),如水花生、红薯藤(苗)、玉米(苗)、水稻、小麦苗等。
特点:
牛科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门牙和犬齿都已经退化,但还保留着下门牙,而且下犬齿也门齿化了,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
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为了贮存草料、躲避敌害,它们的胃在进化中形成了4个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还具有“反刍”的习性,使食物能够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扩展资料:
牛类是哺乳动物中最后出现的一个类群,很可能起源于原始的羚羊类,随着进化过程,体形演变为高大而健壮,四肢粗壮,达到顶点的便是非洲野牛属和野牛属。
牛类的共同特点是雄兽和雌兽头上都有表面光滑的角,并且紧靠着枕骨的两侧长出,角的基部远远地分开,吻边没有毛,尾巴较长,末端有簇毛串,眼睛前面和趾间没有臭腺,雌兽有4个**等。
棉花茎的生长习性?棉花的生长习性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无限生长习性
棉花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主茎能向上持续生长,不断地生长果枝,果枝又可不断地横向增生果节,蕾铃能不断增加。 这一特性,对夺取棉花高产是极为有利的条件。在生产上应用的适期早播、促壮苗早发、防止早衰和地膜覆盖等措施,都是根据这一特性,尽量延长生长期,增加有效结铃期,来充分发91挥棉花的增产潜力。棉花的无限生长习性,也有不利的一面。 例如易徒长,易贪青晚熟,后期还容易出现二次生长等。
2、喜温、好光 棉花是喜温作物
一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据研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棉花各生育时期所需最低温度是:种子发芽10.5—12℃,出苗16一17℃,开始现蕾19— 20℃。在棉铃发育过程中,温度低于15℃纤维不能伸长,低于 20℃纤维停止加厚。 棉花是好光作物,光照时间的长短和光照强度都会影响棉花的生育。一般棉花在每日12小时光照条件下发育最快, 而8小时光照条件下,由于棉株营养不良,反而延迟发育。棉花需要的光照强度比一般作物如小麦等都要高。
3、生长并进时间长
棉花从现蕾开始,即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一直到吐絮,一般长达70—80天。在这段时间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在营养物质分配以及对环境条件的需要上存在着矛盾,如果处理不当,造成营养生长过旺或是生长不良,都会引起蕾铃脱落,达不到多现蕾、多结铃、结大铃的目 的。
4、再生能力强
棉株的每个叶腋里都生有腋芽,当棉株遭受风、雹、虫等自然灾害后,只要时间充裕,采取措施创造适宜条件,就可以长出新枝条,获得一定的产量。 棉花的幼根断伤以后,能长出更多的的新根。蕾期深中耕,就是对这一特性的利用。 棉花还具有适应性广和株形可控性,使棉花丰产栽 培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