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养殖螺蛳怎么捕捞呢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11 次
养殖螺蛳怎么捕捞呢

养殖螺蛳是一项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如何捕捞螺蛳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们来谈一下养殖螺蛳怎么捕捞呢。

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捕捞方式。目前,常用的捕捞方式有以下几种:

  • 网捕:用细网箱或细网袋将螺蛳捕捞出来。这种方式适合深水培育的螺蛳养殖。
  • 拖网:用拖网将螺蛳从水底捕捞出来。这种方式适合于浅水培育的螺蛳养殖。
  • 手工捕捞:直接用手将螺蛳捕捞出来。这种方式适合于小规模的螺蛳养殖。

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捕捞时间。螺蛳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夜晚和清晨,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在这些时间段进行捕捞。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捕捞前应该检查水质,水质不好的地方不宜进行捕捞。
  • 捕捞时要注意不要捕捞过多,避免养殖池塘的过度捕捞。
  • 捕捞后应该及时清洗螺蛳,避免细菌滋生。

选择适当的捕捞方式,掌握正确的捕捞时间和注意以上几点,就能够有效地进行养殖螺蛳的捕捞。

相关百科拓展:

螺蛳:螺蛳是一种水生腹足纲动物,是我国水产资源中重要的种类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良的食品和药材。

水质:水质指水体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包括溶解氧、pH值、温度、浊度、盐度等。水质对螺蛳养殖的影响非常大,水质不好会导致螺蛳死亡或肉质变差。

细菌: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螺蛳养殖中,细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会导致螺蛳的死亡或肉质变质。

相关问答拓展:

田螺怎么抓大的?

1、自制工具。(小捞网) 可以用铁丝、钢丝和网布制作简便的田螺采集器。制作方法:先将铁丝等合成圆圈,然后将网布固定在铁圈上,另再加一个木制长柄即可。

2、选好地点。 选在较少施肥的农田,附近的水渠、池塘最好。一般野生田螺喜欢在水流舒缓的沟壑里生长。而且大的田螺外表经常附着青绿色的绒毛。

3、手工捕捞。 发现田螺后,即可用捞网捕捉。然后用桶或者袋子装好。注意不要到水太深的地方去,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田螺的养殖方法?

1、池塘选择

养殖田螺最好在选择在室外的土池进行,面积一般不超过300㎡,土壤需要软泥底,且腐殖质越多越好。水深一般在40-50cm左右,以微流的水状态为最佳。

2、繁殖要点

田螺为胎生动物,南方每年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仔螺,母螺产仔后需要14-16个月才能够再次进行繁殖,刚产出的仔螺一般重0.5-1.5g,大约养殖6个月左右就可达3-5g以上,9个月左右就可以达9g左右。

3、投料饲养

田螺为杂食性动物,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及商品饲料都可进行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在肥沃的水田,鱼螺混养或者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也可以少投或者不投饲料。

4、日常管理

养殖户要视天气的变化调节好水质、水温,控制好水位,保证水中有足够的含氧量。夏季田螺摄食较为旺盛,气温高,除了提前在水中种植水生植物以遮荫避暑外,还要采用半流水式的养殖方式,降低水温,增加氧气。

在养殖田螺的过程中,养殖户们还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鸟、猫、鼠类等天敌伤害田螺,以免降低养殖效益。田螺在捕捞的时候,要有选择的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进行收获。

螺蛳暂养技术?

1、水质管理

? 养殖螺蛳的池塘要定期进行换水,保证适合螺蛳生长的水质,特别是在螺蛳繁殖期,水质对其有很大的影响,这时候要保证水在流动状态,特别是在夏季高温,要记住勤换水,水体流动是可以有效进行降温的,更有利于螺蛳生长。养螺蛳的水不宜过深,最深不能超过40cm,我们可以适当的调节水体PH值,可加一些生石灰中和酸碱度,具体添加标准是根据水体调节,基本是半个月一次,水体PH值在7左右是最适生长范围。

? 2、饵料投喂

? 在进行螺蛳放养前,可先在池塘投施适量的农家肥,用来培育浮游生物,这些生物是可以当做后期螺蛳生长饵料。具体添加用量可根据水质而定。放养后,我们还需投放一些菜饼、动物内脏等作为饲养饵料,注意要将饵料切碎,不能全部以整个的投喂进去,这样螺蛳不好进食。投喂量可根据螺蛳进食以及重量决定,最好控制2天投喂一次,当周围温度超过15-30度范围时,螺蛳会停止进食,这时候我们可以停止投喂饵料,避免因不进食造成水体污染。

? 3、**防治

? 螺蛳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可在养殖螺蛳时候加入一些草食性鱼类混养,我们在对螺蛳进项**防治时,要注意鱼病的发生,很多人在防治鱼病的时候会加入一些硫酸铜,其实硫酸铜是有致命危害的,所以这个使用量一定要控制。防治**还可以用生石灰,它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还能增加水体的钙元素,促进螺蛳的生长,可以间隔半个月左右喷一次生石灰。

? 4、越冬管理

? 螺蛳是需要冬眠的,天气寒冷,当水温低于十度时,它就会钻入淤泥中进行冬眠,在淤泥表面留出小孔用于呼吸。越冬时期的螺蛳是不需要进食的,这时候我们可以不用投喂饵料,但还是要注意保持池塘的水深,以及水中溶氧量充足,我们可以定期进行换水以让水体满足这些条件。越冬过后就基本进行捕捞上市了,螺蛳是一种繁殖能力非常强的生物,我们在捕捞时,要适量保留母螺与还未成熟的幼螺,这样就可补种,我们也不需要再去购苗补种。

浅水养田螺正确方法?

一、选择场地。

田螺生命力和抗病力强,有活水源的沟、水田、浅水池塘均可放养,一般采取建池养殖,螺池规格一般宽2-3米,长10-15米,池的四周作埂,埂高0.7米,并在四周安栏网,防止田螺外逃。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肥泥,注入新水,水面放养水浮莲、小葫芦、红绿萍等。供田螺摄食,并在池中插上小竹竿或木条,供螺栖息和产卵。

二、投放种苗。

挑选种螺或仔螺、投放入池。池建好后,一般选择在4-11月份投苗养殖。每年6-9月份是田螺大量产卵季节,可到稻田和河沟去拾,或到市场上**,雌螺的特征是:色泽淡褐,壳较薄,体较圆,尾钝。从中挑选出15-20克的雌螺投入池中,一般每平方米投放10只雌螺即可。选择仔螺作种苗的。则按雌雄2:1的比例投放。雌螺个体较大,螺身偏圆,厣壳凹平;雄螺个体稍小,螺身较长,厣壳凸起。仔螺约经一年的养殖便可捕捞上市。

三、饲养管理。

田螺的饵料丰富,水中的微生物、有机质、水生植物幼嫩茎叶等都是它的主要食料。幼螺生长旺季,每年的4-11月份之间要添喂米糠、麦皮、**、熟番薯、小昆虫、小鱼虾以及动物的内脏等。也可以喂配合饲料。投料时间为每天的8-9时喂一次,体积大的饵料应当切碎以后投喂。日投喂量为螺体的1.5%左右。要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约为10天换水一次。水温在30℃以上时,要经常注入新水,加深水位,平时水深保持在30厘米为好。冬季则白天降低水位,增加光照。夜晚加深水位。从而保温,并结合施一些猪粪、厩肥,以提高温度,培肥水质。田螺对农药和工业污水较敏感。应注意避免,还应注意鸭的为害。

四、捕捞上市。

经过一年饲养,体重达到15克以上的即可捕捞上市。捕捞的方法可选干池捕捞,也可浅水捕捞。同时应注意留一些雌螺,为下年培育仔螺作准备。

五、越冬管理。

当水温降低至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钻入洞内,在土面上留有一个小孔,不时冒气泡。此时不吃也不动。应当保持水深10-15厘米,并且4-5天换水一次,增加含氧量,使田螺安全越

自己池塘田螺允许捕捞吗?

答:允许捕捞。因为属于你自己池塘,田螺是你所有,所以是可以捕捞的。

田螺分为头、足、内脏囊三部分,外套膜包着整个内脏囊,田螺在正常的生活情况下,头与足部伸出壳口外。头部圆柱状,其前端有一个突出的吻,口位于吻的前端腹面,吻的基部两侧有一对较长的触角,雌性田螺两个触角左右对称同形,雄性田螺两个触角不对称,右触角短粗,卷曲成了交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