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污染怎么解决
这篇农资经验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分析一下“养猪污染怎么解决”的内容进行解释,希望对广大农友有几分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异位发酵床:粪便通过漏缝地板进入底层或转移到房屋外,用垫子和微生物菌发酵分解。污水肥料利用:水产养殖污水经多级沉淀池或沼气工程无害化处理,配套施工肥水输送配比设施,在农田施肥灌溉期间实施肥水一体化施用。
污水排放标准:水产养殖污水固液分离后进行厌氧、好氧深度处理,排放标准或消毒回用。
好文探索: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在现代养殖技术的指导下,畜禽养殖成为农村地区增加农户收入、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我国的畜禽养殖正处于关键时期,由传统的养殖方式逐渐过渡到现代养殖模式,逐渐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
在此过程中随之产生了一些环境污染等问题,如畜禽粪便、病死的畜禽、羽毛等,一方面制约了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如何实现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与良好生态环境维护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中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现状。治理对策。
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了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几个方面的治理对策,以期为有效地治理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中出现的污染提供参考。
1我国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快速发展,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但依然有40%的粪污未能实现合理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每年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量达38亿t左右,结合《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报》中的数据,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为1268.26万t,在农业源排放总量中占比达到96%之多,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达到102.48万、16.04万t,在农业源排放总量中分别占38%、56%左右。由此可知,农村地区的畜禽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小视。
畜禽粪便等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展开分析。一是对大气的污染。
主要包括粪便等排出的有害气体、恶臭、病原菌等,影响大气的质量、降低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二是对水体的污染。
畜禽粪便有很强的淋溶特点,随意堆放的粪便在雨水的冲刷下可随地表径流流入地表水、地下水中,畜禽的粪便中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进入水体中可导致水体污染、水质变劣。三是对土壤的污染。
畜禽粪便中氮、磷含量比较高,其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导致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致使其在土壤中不能完全分解,最终导致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降低土壤的质量。四是传播**方面。
畜禽粪便中的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含量比较多,其随着粪便排放到环境中可增加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基数,增加了人畜共患病发生的几率,危害人类的健康。
目前,从畜禽养殖的现状来看,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粪便、水质和大气污染3个方面。
粪便污染主要是指牲畜和家禽的排泄物及畜栏垫料等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
以前,畜禽粪便主要用作有机肥腐熟后还田处理。
如今,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种植业普遍使用的有机粪肥已经逐步被化肥所取代,使得畜禽粪肥的需求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了畜禽粪便的随意堆放。畜禽粪便被抛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并随雨水进入地下水系,从而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之后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第三大污染源。
畜禽养殖对水质的污染主要是指冲刷污水和粪**。由于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不能全部还田,加之畜禽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造成了畜禽养殖场的污水随意排放。
含有大量的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的污水排入河中,使水质不断恶化,水生动植物缺氧死亡。水质的发黑和变臭,也给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恶劣影响。
同时,污水下渗,造成氮污染和有机物污染,使水中硝态氮、微生物等含量超标。水体污染,不仅是许多**的潜在发病源,甚至也是集中饮用水源地的严重威胁。
畜禽粪便不经处理,其恶臭、粉尘和微生物排入大气后,对人畜的健康造成了危害。畜禽粪便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甲硫醚、胺等臭味及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浊,含氧量下降。
同时,畜禽粪便产生的粉尘携带了大量的微生物,造成了呼吸道和口蹄疫等**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既破坏生态环境,又危害人类健康。
3.1养殖方式落后,环保意识不强。
粗放式的农村畜禽方式导致农户对粪便等污染物的处理比较随意,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前,农村畜禽养殖中多为家庭式的分散养殖模式,养殖户在养殖时都是靠自己的经验,缺乏先进饲养技术的指导。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有的养殖户在畜禽饮食中过量添加饲料、添加剂等。产生的粪便等随意排放,当总量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最大承载力时便会凸显出各种生态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养殖场布局不合理,乱搭乱建现象明显。
从当前我国农村畜禽养殖的情况看,在养殖场的布局、粪便的排放等方面都存在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很多养殖场与居住区、水源地紧邻。养殖区域内的饲料、消毒药水、粪便等随意堆放,未严格地规划好,一方面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增加了疫病发生的概率。
目前,随着农村地区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粪便等污染物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排入村庄的河流中,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3畜禽养殖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农村地区不少畜禽养殖以家庭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加上养殖户的认识有限,其在养殖前未投入资金建设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能实现粪便、污染、雨水分流以及粪便的存储。
粪便随意丢弃,或简单地堆沤作为有机肥,未充分发挥出畜禽垃圾的附加值,导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
4.1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转变传统的畜禽养殖模式。
通过电视、公示栏、短信、广播等多种方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在农村地区营造重视环保、自觉保护环境的氛围。
积极鼓励农户开展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的模式,以就地利用畜禽养殖中产生的大量粪便等污染物。有的农村地区畜禽养殖比较集中,可以采取补助等方式鼓励养殖户与种植户合作,发展循环养殖模式。
一方面可以及时解决大量排放的粪便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种植户提供更多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双赢。
4.2对农村畜禽养殖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加强环保督查。
结合当前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思路,在充分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环境的容纳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现代畜禽养殖,对养殖的目标、布局等方面提前开展合理的规划,同时对环保要求以及养殖发展的规模进行统筹考虑,确保布局的可行性。
要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方面的动态监测,强化监督。
4.3增加技术及资金投入,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增加投资,在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变废为宝。
畜禽粪便经过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后转换成肥料、饲料或能源,不仅可以消除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将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粪便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高,可通过高温堆肥方式发酵制成有机肥。也可对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产生无污染的沼气燃料,提高经济效益。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养殖场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被媒体频频曝光。部分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不仅仅对自身养殖场造成污染,更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居民区人们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部分污染严重的养殖场已经导致周边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1]甘县辉,汪永辉,黄莉。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东华。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9(4):103-106、
[2]李贤辉。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及治理措施[J]。
中国畜牧杂志,2023(5):。
[3]布仁,王学理,BUREN,等。畜禽养殖场污染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J]。
中国动物检疫,2023,25(10):14-15、
浅谈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现状和对策[J]。农民致富。
之友,2023(22):278。
精选问答:
1、我有个养猪厂,排放的废水太多了,污染了河,该怎么办?
找哪些猪头专家
2、环保局对养猪投诉怎么处理?
一、认真核实,客观回应
面对投诉或查处,养殖场负责人首先要冷静对待,认真核实,不要逃避。如果确实存在问题,要如实回应,积极整改。
二、主动配合,积极整改
养殖场要积极与当地环保部门沟通,主动接受环保检查。如果遇到环保投诉或查处,养殖场应该配合环保部门进行调查,切记与周围群众与执法部门进行争执、顶撞,应该积极解决问题。同时,养殖场还应该对投诉或查处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三、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养殖场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环保意识,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保问题。
四、依法依规,严格处理
如果养殖场存在环保问题,养殖场负责人要认真配合相关部门的整改要求,请求执法部门给予整改时间(一般不会马上进行处罚),短时间拿出整改措施报告交给执法部门,积极改进环保工作,这样很容易避免立案和处罚。
五、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养殖场负责人要加强对员工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让员工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要积极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活动,鼓励员工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动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养殖场遇到环保投诉或查处要认真对待,主动配合,积极整改,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依法依规,严格处理,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养殖场的环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