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锈病种植时怎样拌种 大蒜锈病种植时怎样拌种好
大蒜锈病种植时怎样拌种
拌种的优点
拌种是在大蒜种子表面涂布杀菌剂或其他药剂,以达到预防或治疗大蒜锈病的目的。拌种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节省时间:拌种可以在种植前进行,不需要再次进行喷洒等防治措施。
2.提高效果:拌种可以使杀菌剂更加均匀地附着在种子表面,从而提高药效。
3.降低成本:拌种所需药剂相对于喷洒少,可以降低成本。
拌种的方法
拌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干拌法:将种子和药剂混合后干拌均匀。干拌法适用于颗粒状的杀菌剂。
2.湿拌法:将药剂和适量水混合后,将种子放入混合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晾干即可。湿拌法适用于粉状的杀菌剂。
3.溶液法:将药剂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将种子放入药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晾干即可。
注意事项
在进行大蒜拌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优质种子:拌种只是一种辅助措施,如果种子本身质量不好,拌种也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
2.选择适合的杀菌剂:不同的大蒜锈病菌株对不同的杀菌剂敏感,需要选择适合的杀菌剂。
3.控制使用量:药剂使用量过多会对种子造成伤害,使用量过少则无法达到预防效果。
相关问题
问答拓展:大蒜拌种用什么药
大蒜拌种用吡唑醚菌酯。
用吡唑醚菌酯拌种大蒜种子,播种后杀菌、出苗快、出苗整齐,重点是还有助于大蒜增产。最近两三年,大蒜锈病在不少大蒜主产区都呈现了高发趋势,这也是需要种植秋播大蒜的蒜农不能不考虑在大蒜下种前选择包括吡唑醚菌酯等部分唑类药剂拌种的重要原因。
吡唑醚菌酯的简介: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冶包括大葱、大蒜锈病等由真菌侵染而引起的多种农作物病害。吡唑醚菌酯在相关农作物上使用后,皮卜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等作用,通过阻止病菌细胞中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发挥杀菌防病的效果。
吡唑醚菌酯的好处:
迟播也好,适播也好,大蒜种植时使用吡唑醚菌酯拌种,用于拌种的吡唑醚菌酯能诱变其生理现象,相比于不拌种的能提早出苗大约2—3天,出苗也显得更加整齐。用吡唑醚菌酯拌种种植的大蒜,生根后对土壤中氮的吸收也比普通大蒜有所提高,有助于加快生长速度,尽快形成冬前壮苗,安全越冬。
春季返青后,档握和已经被吡唑醚行盯菌酯诱导形成有益生理变化的大蒜,相较于普通大蒜长势也会显得更好,对提高产量,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相当有益。另外,大蒜在整个生育期内主要是容易出现土传病害,选择在播种前用吡唑醚菌酯拌种,也能取得比较好的设防规避效果。
问答拓展:大蒜有哪些病害如何防治
常见的大蒜病害有大蒜叶枯病、大蒜锈病、大蒜灰霉病、大蒜菌核病、大蒜细菌性软腐病、大蒜疫病等。
大蒜叶枯病:发病后,叶面喷洒80%代森锌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每7天喷洒一次。
大蒜锈病:病发时,叶面喷洒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每10-15天喷洒一次......
一、大蒜叶枯病
1、症状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刚开始时,病斑呈现为花白色小圆点,后续逐渐扩大成为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的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且在病斑之上出现黑色霉状物,散生黑色小粒。病情严重时,植株全株叶片枯萎死亡。
2、防治方法
(1)在大蒜收获之后,及时将蒜田中的病叶、黄叶带出田外并集中焚毁或深埋。
(2)在播种之前,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浸种,用量为蒜种重量的0.3%左右。
(3)病发初期时,使用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
(4)田间发病后,每亩地使用150g的40%多菌灵胶悬剂和150g磷酸二氢钾兑水稀释喷雾,每隔7天喷洒一次,共喷洒2-3次,或叶面喷洒80%代森锌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每隔7天喷洒一次,共喷洒2-3次。
二、大蒜锈病
1、症状
大蒜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假茎。病斑初期为梭形褪绿斑,后续在表皮下出现略微凸起的圆形或椭圆形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橙***粉状物。病斑周围具有***晕圈,随着病情加重,病斑连成一片,导致叶片枯黄,植株提前枯死。
2、防治方法
(1)减少灌水次数,切忌大水漫灌,若遭遇长期阴雨天气,及时开沟排水。
(2)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紫皮蒜、小石口大蒜、舒城蒜等大蒜品种进行栽培。
(3)在病发初期时,叶面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利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用药一次,一共用药1-2次。
三、大蒜灰霉病
1、症状
大蒜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时,叶片正反两面出现褪绿小白点,后续逐渐扩展成为长形或梭形病斑,导致大多数叶片枯黄。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出现灰色的绒霉层,导致叶片颜色变褐或呈水渍状腐烂。
2、防治方法
(1)大蒜收获后,及时清理掉田间的病残体。
(2)对于大棚栽培大蒜,及时进行通风降湿,避免空气湿度过高。
(3)如果是露地大蒜,在发病初期时,叶面喷洒50%灭病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多菌灵硫磺胶悬剂800-1000倍液、50%普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每隔7-10天用药一次,一共用药2-3次。
(4)如果是大棚栽培大蒜,在发病初期时,每100立方米空间使用50g特克多烟剂或每亩地使用250g的45%百菌清烟剂烟熏一斗没晚上,桥搏每隔7-8天烟熏一次。或者是在傍晚时分,每亩地喷洒1kg的10%灭克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隔9天喷洒一次。
四、空消纳大蒜菌核病
1、症状
(1)大蒜菌核病主要危害假茎基部以及鳞茎。发病初期时,病部为水渍状,后续病斑变暗或呈现出灰白色溃疡腐烂,腐烂处散发出蒜臭味。当湿度过高时,出现白色绵毛状菌丝,并溃疡腐烂。
(2)大蒜叶鞘腐烂后,叶片蔫萎、黄化、枯死,蒜根须、根盘腐烂,蒜头散瓣。
2、防治方法
(1)在大蒜收获后,及时耕翻土地,耕翻深度以20cm左右为宜。
(2)在播种前,使用10%盐水漂种2-3次,将菌核除去。
(3)在种植前,每亩地使用0.5kg的20%甲基立枯磷与20kg细土混合配制成药土,全田撒施。
(4)露地种植出现子囊盘时,立即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用量为1kg/亩。或者是在盛花期时,叶面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8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3-4次。
五、大蒜细菌性软腐病
1、症状
大蒜细菌性软腐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先从叶缘或中脉开始,然后沿着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贯穿整个叶片。当湿度过大时,病斑处呈现出黄褐色软腐状,最终全株枯黄或枯死。
2、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
(2)在播种之前,每亩地使用1kg的77%多宁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3)发病初期时,叶面喷洒50%琥腔肥酸铜可湿粉500倍液或77%可杀得微粉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用药一次,一共用药2-3次。
六、大蒜疫病
1、症状
大蒜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时,叶片中部或叶尖之上出现苍白色至浅***水浸状斑,边缘为浅绿色,后续病斑逐渐扩展,致叶片蔫萎。当湿度过高时,病斑处腐烂,并出现稀疏的灰白色霉状物。
2、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苍山蒜、紫皮蒜、宁蒜1号、苏联蒜、硬尾等大蒜品种进行栽培。
(2)发病地块2-3年以内不宜种植葱蒜类蔬菜。
(3)在发病初期时,叶面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如果病菌对上述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可选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