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怎么防治病虫害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技
大豆种植怎么防治病虫害?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技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大豆种植过程中经常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着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如何防治大豆病虫害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大豆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
大豆病虫害主要有大豆蚜、大豆花叶病、大豆根腐病、大豆菌核病、大豆霜霉病等。这些病虫害的危害表现为:大豆蚜吸取大豆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亡;大豆花叶病导致花叶凋萎,影响花期和结果期;大豆根腐病导致大豆根系受损,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植株死亡;大豆菌核病则导致大豆种子出现黑斑,影响种子的质量和种子的萌发率;大豆霜霉病则影响大豆的叶片和茎干,导致大豆产量减少。
大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种植抗病虫害品种
选用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的大豆品种,能够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能够增强大豆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3.合理田间管理
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如适时翻耕、深翻、松土、间苗等,能够减少病菌的滋生和繁殖,降低病害的发生。
4.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如种植病虫害天敌、利用微生物制剂等,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农药防治
在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应该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和生长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应该科学施用,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用户关心的问题:
1.大豆病虫害的危害有哪些?
大豆病虫害的危害表现为:大豆蚜吸取大豆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亡;大豆花叶病导致花叶凋萎,影响花期和结果期;大豆根腐病导致大豆根系受损,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植株死亡;大豆菌核病则导致大豆种子出现黑斑,影响种子的质量和种子的萌发率;大豆霜霉病则影响大豆的叶片和茎干,导致大豆产量减少。
2.如何选择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
选用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的大豆品种,能够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选择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病虫害的种类等因素进行选择。
3.如何科学施用农药?
在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应该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和生长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应该科学施用,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4.如何利用生物防治手段防治大豆病虫害?
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如种植病虫害天敌、利用微生物制剂等,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在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时,应该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手段进行防治。
5.如何避免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在使用农药进行防治时,应该避免过量使用,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大豆种植常用农药——多菌灵
多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菌剂,常用于大豆的病虫害防治。多菌灵主要用于防治大豆菌核病、大豆霜霉病等病害。
参考文献:
1.赵鹏,高晓春.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家科技,2024,24(17):69-70.
2.郭继青.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4,(6):5-6.
释义拓展:大豆病虫害防治图解
问答拓展:大豆病虫害应该如何防治?需要注意什么?
大豆病虫害应该如何防治?需要注意什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技术
在大豆生长的过程中经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主要的病虫害有病毒病、灰斑病、食心虫病等。
为了保证大豆的健康生长,避免出现病虫害,可以使用农业防治进行科学的防控,从而实现防控的目的。
在具体防控的过程中,前期的检验工作比较重要,即对大豆土壤、种子和质量等进行分析。
在选地的过程如前中尽量避免出现重茬和迎茬的情况,同时保证轮茬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大豆生长期间科学的施肥、除草和浇水等。
为大豆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和水分等。
在大豆种植的前期阶段,保证种植区域的干净,对种植地区的杂草及时的清理,确保大豆的健康生长,同时还能够避免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病虫害。
2.化学防治
在大豆生长的过程中,化学防治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时段,该种防治措施能够有效的减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在种植之前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保证大豆在生长的期间不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出现的病虫害是不同的,应该结合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大豆生长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化学制剂和防治方式。
举例而言,如果大豆出现蚜虫或者斑病的话,可以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科学的防治;如果大豆出现食心虫的话可以使用乙磷铝可湿性粉剂进行缓解;如果大豆发生霜霉病的话,可以使用甲霜灵进行防治,为大豆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蚜虫是一种常吵禅见的大豆虫害,对其生长有严重的影响。
蚜虫被称为腻虫,在其发展的高峰期间,对大豆籽粒的伤害比较大,该虫害主要发生在大豆叶片背面和顶部等,蚜虫通过吸取大豆汁液而影响大豆生长,同时造成产量的下降。
该虫害传播的速度比较快,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都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蚜虫在每年的六月下旬出现,在干旱和温度高的条件下容易加重。
为渣碰清此,可以通过化学防治,及时用一定浓度的乐果和一定浓度的氧乐果进行喷洒。
问答拓展:大豆主要虫害,防治措施是什么?
大豆关键病害有大豆褐斑病.疫霉褐斑病.褐斑病.蚜虫.棉铃虫.点蜂缘蝽.烟粉虱.病毒病等。下边就介绍一下大豆关键病害的预防对策。
一.农牧业防治
1.采用增产高品质优良品种,提升抗病力。
2.清理田园风光,有效轮种换茬。大豆获得后消除害虫残体,在田外开展消毁,能有效地减少害虫过冬数量;有轮种标准的应与莎草科农作物或红薯.瓜菜轮种,合理缓解害虫伤害。
3.适期晚播,缓解症青产生。大豆是短日照农作物,不喜高温,近些年在大豆授粉期的天气显著较高,假如栽种太早,盛开授粉期与天气炎热吻合,危害授粉与籽粒生长发育,导致“大豆症青”状况产生。不必抢墒栽种。要融合本地气象要素挑选最好播期。
二.物理学防治
灭虫灯.微生物食诱剂适用大豆整建制翠绿色增产建立示范园区.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集中化联片应用,合理告伍绝喷杀各种各样虫害若虫,降低田里卵虫量。挑袜姿选在其中一种应用就可以。
1.灭虫灯。6-9月份,安装太阳能频振式灭虫灯,依照1一盏灯操纵40-50亩的经营规模,合理喷杀蛴螬.棉铃虫.甜菜夜蛾等若虫。
2.微生物食诱剂。1亩食诱剂100mL,与水依照1:1占比稀释液,1亩药水200ml,在大豆上端叶子滴洒单行长10-15米,人力开展杂带追施,1亩1点橘敏,分布均匀,合理喷杀棉铃虫.地老虎.甜菜夜蛾等若虫,或选用绿色植物无人飞机定项滴洒。
三.大豆“三次”科学研究服药技术性
1.种籽薄膜包衣:选持效时间长的复配剂,如25%噻虫咯霜灵漂浮包衣剂50ml/亩或70%噻虫嗪种籽改性剂10ml+2.5%咯菌腈漂浮包衣剂30ml/亩种籽薄膜包衣,合理防止点蜂缘蝽.苗蚜及大豆褐斑病等,降低出苗施化肥一次;
2.野草化学防治:栽种后土壤层封闭式化学防治各种野草,可选择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00ml/亩,或33%二甲戊乐灵乳油200ml/亩;
3.大豆“一控双增”技术性:在花期至初荚期(7月底-8月上中旬)选用除虫农药杀菌剂一次喷药,生产量和品质双增。一次服药可预防点蜂缘蝽.烟粉虱.棉铃虫.甜菜夜蛾.褐斑病等多种多样病害。最好是选用新式农业机械设备整建制系统化统防执政。化肥可选: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化粒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化粒剂,或是32.5%苯甲嘧菌酯粒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化粒剂混合喷雾器。主茎和豆荚上留下显著刺吸小黑点的“大豆症青”状况,为点蜂缘蝽刺吸伤害而致。
四.田地小乌龟.烟粉虱如何预防
对小乌龟密度大的地快,在农作物根茎周边顺垄追施6%四聚乙醛颗粒剂1亩300克(诱集性),或是向主茎上喷洒化肥22%噻虫·高氯氟微囊粒剂1亩20mL;对烟粉虱密度大的地快,可采用22%螺虫噻虫啉粒剂(对卵.稚虫有动画特效)1亩40mL或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化粒剂1亩10-13克。
问答拓展:种植大豆怎样防治病虫害(大豆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和用药)
从大豆出苗开始,蚜虫危害就一直存在。它是以嫩叶、嫩茎、嫩荚作为取食的对象,会造成大豆叶片蜷缩,减缓生长速度,最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发生整株死亡的现象。预防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0%杀灭菊脂2000倍液均匀喷雾。大豆主要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大豆原产中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现在进入八月中旬,大豆的生长也到了比较重要的中后期。
这个时期是病虫害的高谨弊发时期,我们要做好田间管理,防病害,防虫害,防涝,做好“三防”,使大豆优质高产。
那么,大豆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哪些主要的虫害?我们又应该如何防治?
①豆天蛾
豆天蛾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害虫,俗称豆虫,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造成叶片孔洞,轻的吃成网眼;严重的,把整棵豆株吃成了光杆司令,无法结荚,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
我们应在3龄前幼虫期喷洒药物进行处理。可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倍液,兑水进行均匀喷洒。
②食心虫
食心虫,以大豆豆荚为主要危害对象。直接影响结荚数量,减少了大豆产量。
【预防办法】
我们可以用10%氯氰菊脂乳油,一亩地大概是35到45毫升,或者用敌杀死乳油,有效成分0.5至1克,兑水40多公斤进行均匀喷雾,直接作用大豆豆荚碧扰,杀死害虫,提高产量。
③蚜虫
从大豆出苗开始,蚜虫危害就一直存在。它是以嫩叶、嫩茎、嫩荚作为取食的对象,会造成大豆叶片蜷缩,减缓生长速度,最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发生整株死亡的现象。
【预防方法】
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0%杀灭菊脂2000倍液均匀喷雾。
大豆生长进入中后期,存在的虫害,不单单以上几种,我们就截取了几个重要的说明了一下。
【总结】现阶段大豆的田间管理,应该以预防病虫害为主,结合水肥祥慧族管理,中耕除草为辅,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只有加强全面管理,才能提高产量,确保大豆丰产稳产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