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小麦锈病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但是由于气候、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小麦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给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如何识别小麦锈病的症状以及如何防治小麦锈病呢?
一、小麦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麦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染小麦的叶片、茎秆和穗部。在小麦生长期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小麦锈病的症状:
1.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斑点
小麦锈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黄白色斑点,斑点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会逐渐扩大,融合成更大的斑块。
2.叶片上出现红褐色锈斑
当小麦锈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叶片上会出现红褐色锈斑,锈斑表面会有一层棕色的锈粉,触摸时会有粉尘飞散。
3.叶片枯黄逐渐凋萎
随着小麦锈病的加重,叶片会逐渐枯黄凋萎,导致小麦的生长受到阻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二、如何防治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锈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选用种子时,应选择具有抗锈病基因的小麦品种,这样可以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是防治小麦锈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田间通风,及时清理田间秸秆和杂草,避免锈菌在田间扩散。
3.使用农药防治
使用农药防治小麦锈病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使用农药时,应该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来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农药。
三、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小麦锈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候、土壤、病菌、种植品种等因素。其中,气候湿度大、温度适宜是小麦锈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小麦锈病的防治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种植抗病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
3.使用农药时注意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
4.避免使用过期农药和假冒伪劣产品。
小麦锈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预防为主的方法进行防治。在小麦锈病早期,可以使用一些杀菌剂进行喷洒,有效控制小麦锈病的发生。
小麦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给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使用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小麦锈病的症状和发病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保障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参考文献:
[1]陈晓莉,王穗生,段华.小麦锈病的病原学及其侵染特点[J].中国植保导刊,2024,35(7):22-27.
[2]韩文娟,朱超,张晓红.小麦锈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4,5(1):118.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的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
小麦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它的叫法也不一样,如叶锈病和薯猛秆锈病等,但性质是一样的。发病时受害部位出现**或褐色的孢子顷搭堆,这些孢子通过空气不断传播,传播速度快,受害面积极广,到后期孢子堆颜色逐渐变为黑色。它对小麦的影响极大,影雀手拿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使麦粒秕瘦,影响产量和品种。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
可以喷施高收增产套餐,可以防病治虫,还可以促苗壮苗。
问答拓展:小麦的锈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有效的防治?
锈病是小麦常见的病症之一,今年锈病在我国各大麦区大爆发,是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需要特别注意。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目前已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11个省(市)375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1327万亩,同比增加3.2倍,比近10年最重的2024年同期增加44.8%,比一周前增加29.1%,目前已北扩至沙河以北,较常年提早1个月。
小麦作为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自也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的冬小麦产区以及华北平原的春小麦产区,锈病主要危害的是冬小麦产区。
小麦锈病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害,发病初期对小麦影响并不大,但碰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最终颗粒无收。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这句话形象地区分了三种锈病的区别,目前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所以我们接下来重点讨论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以及传播方式
小麦的条锈病主要是由病毒孢子(主要为夏孢子)侵染扩散产生的,当病毒(夏孢子)落在小麦叶片纯档上,在适合的温度(条锈1.4-l7℃)和有水的条件下,夏孢子开始产生菌丝、吸收叶片养分、萌发繁殖,最后形成夏孢子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黄斑,从而为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这些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
小麦条锈病主要在春夏季节危害冬小麦,病菌为害完麦苗以后,随气流在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地区越夏;在秋季冬小麦播种以后再次随气流来到广大小麦产区,附着在冬小麦幼苗上越冬,第二年再次危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持续性危害病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
叶片或叶鞘上覆盖很多夏孢子堆时,会破坏叶笑裤毕片上的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小麦如果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长必然受到影响。
病毒繁殖需要吸收小麦细胞的养分,会破坏小麦植株细胞,使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
小麦植株内的水分和养分消耗快,生长到灌浆期时,导致灌浆受阻,一方面会影响降低小麦的品质,另外一方面,光合作用下降导致千粒重下降,出现减产。
小麦锈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后,轻则造成10%左右的减产,重则可能会达到一半以上。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1、最基础的防治方法就是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症的发生;
2、对于去年有锈病发生的麦田,在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农药防治:
药物防治主要选用**酮、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已唑醇等**类杀菌剂,或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拌种: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种子质量回0.2%的15%**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1%~0.15%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
2、喷药:对于已有病害发生的地块,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20%**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之后视病情严重程度,最高使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小麦锈病是一种危害较强的病症,但是发病周期较长,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又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植株枯死,不能抽穗,历史上曾给小麦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一般发病越早损失困者越重。(渗迹1)症状识别
“丛尺并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短褐斑”,这是区别三种锈病的口诀。条锈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粉疱,即夏孢子堆,呈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叶锈病初期出现褪绿斑,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秆锈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可为害叶片及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合成大斑;后期病部长出黑色、长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和菌丝体)在小麦和禾本科杂草上越夏和越冬。越夏病菌可使秋苗发病。春季,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小麦或靠气流从远方传来病菌,使小麦发病;发病轻重与品种有密切关系,易感病的品种发病较重。春季气温偏高和多雨年份,植株密度较大,以及越冬病菌量或外来病菌较多时,易发生锈病流行。
(3)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耐、避)病品种。二是药剂拌种。用粉锈宁按种子重量0.03%的有效成分拌种,或12.5%特谱唑按种子量0.12%的有效成分拌种。三是叶面喷药。发病初期每666.7米2用20%粉锈宁乳油30~50毫升,或12.5%特谱唑15~30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