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属于什么病菌
小麦条锈病属于什么病菌?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而小麦条锈病是对小麦生产造成较大威胁的一种病害。那么,小麦条锈病属于什么病菌?
核心观点:小麦条锈病属于真菌病害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Westend.f.sp.tritici)引起的病害。小麦条锈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锈菌科,是一种寄生在小麦上的病原真菌。小麦条锈菌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橙***的条锈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死亡。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病害,因此防治非常重要。在防治方面,一般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个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选择这些品种可以有效地减轻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2.做好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要注意杂草清除、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等工作。特别是要注意小麦生长期间的灌溉和排水,保持适宜的湿度。
3.使用化学药剂
化学药剂是治疗小麦条锈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化学药剂可以在小麦发病初期使用,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小麦条锈病相关问题
1.小麦条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麦条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上出现橙***的条锈病斑,叶片逐渐枯黄、干枯,严重时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2.小麦条锈病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小麦条锈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风传播,二是通过种子传播。其中,风传播是小麦条锈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3.如何选择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
选择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方式等因素进行选择。同时,还要结合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因素进行考虑。
4.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田间管理、使用化学药剂等综合措施。
5.如何诊断小麦条锈病?
诊断小麦条锈病时,要注意观察小麦叶片上是否出现橙***的条锈病斑。同时,还要结合小麦生长期的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的病原物是怎样的?
病原物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West.f.sp.triticiErik.),担子菌门柄锈菌属。
夏孢子球形或卵圆形,淡***,表面有微刺,芽孔排列不规则。冬孢子梭形或棒形,双胞,横隔处有缢缩,顶端平截或略圆,褐色,下端色浅,具短柄(图7-4,图7-5)。
图7-4夏孢子
图7-5冬孢子
条锈病菌耐寒力强,其发育与侵入所要求蚂孝梁的温度均较低。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10~15℃,萌发最适温度10~12℃,最低0℃,最高32℃。病菌对高温的抵抗能力很弱,夏孢子在36℃下经2d即失去活力,且在高温条件下,空气湿度越大,死亡越快。高温下形成的夏孢子萌发率低,如25℃以上形成的夏孢子,在蒸馏水中需6~8h才萌发,且萌发率不超过30%,而在20℃以下形成的夏孢子,4h后即可萌发,萌发率高达80%以上。
条锈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全世界已鉴定并命名了近100个条锈病菌的生理小种。由于各国生产上所使用主栽品种不同,且不断更换,因而国外的鉴别寄主及国际统一鉴别寄主并不适用于我国。我国经过多年研究,选定了一套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鉴别品种,包括Trigo、Ewreka、Fulhenb、保春128、南大2419、阿勃、早洋、阿夫、丹麦1号、尤皮Ⅱ号、丰13号、洛夫林13、抗引655、水源11、中四、洛夫林10、牛朱特等17个品种,已鉴定出32个生理小种。其中条中31和条中32为最新发现的生理小种,已经慎腊成为许多地区的优势闷运生理小种。
条锈病菌主要寄生于小麦上,有些小种还可侵染大麦和黑麦的某些品种。已发现病菌还有节节麦、山羊草属、鹅观草属、雀麦属、碱草属等14属74种杂草寄主。这些杂草寄主在小麦条锈病流行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证实。另外,迄今未发现条锈病菌的转主寄主。
问: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怎样的病害?全世界凡有小麦种植的地方,几乎都有一种或几种锈病的发生。在我国,小麦条锈病[Wheatstriperust(yellowrust)]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和黄淮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内蒙古、西北春麦区;小麦叶锈病过去以西南麦区发生普遍,近年来华北、西北和东北各麦区渐趋严重。在我国,条锈病的发生比册清叶锈及秆锈病更为普遍,对生产的威胁也最大。在华北、黄淮平原、西北和西南等地经常发生危害。
小麦锈病在我国常造成大面积流行,特别是条锈病曾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小麦锈病大流行年份,感病品种州基前一般减产30%左右,中度流行年份减产10%~20%,特锋锋大流行年份减产高达50%~6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
锈菌对小麦植株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病菌可大量掠夺植株体内的养分和水分,干扰和破坏植株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呼吸作用增加,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被破坏,光合效率下降。同时,由于表皮组织受到破坏,使其蒸腾量增加,失水严重,最终造成籽粒瘪瘦、千粒重和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问:小麦条锈病菌在我国是否存在转主寄主?以什么孢子完成生活史?
参考答案:小麦条锈菌迄今尚未发现有性态,故锈孢子和性孢子不详。夏孢子单胞完成生活史问: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的病原菌都是哪些?
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West.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锈菌目柄锈科柄锈属小麦叶锈病:小麦叶锈菌Pucciniareconditavar.tritici***.etHenn真菌门担子菌纲锈菌目柄锈科柄锈属
小麦白粉病:禾谷类作物白粉菌小麦转化型Blumeriagraminis(DC.)speer.f.sp.triticiMarshal真菌门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白粉菌属
水稻稻瘟病:稻梨孢菌PyriculariaoryzaeCav.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无孢科梨孢属
真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