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梨大食心虫防治方法)
梨树与李树混栽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李强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上的重要害虫,也为害核果类果树的嫩梢及近成熟的果实,受害果易腐烂。近年来,由于种植李树效益可观,辽宁省绥中县西北地区部分果农刨除老残梨树,改种李树,在一些稀植的梨园,保留健壮的梨树,间种李树。梨树与李树混栽,造成了梨小食心虫的大量发生。为此,我们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综合防治措施。
1梨小食心虫生活习性
在梨树与李树混栽园,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3代,极少数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大枝、主干的粗皮裂缝、根颈处和石缝中作茧越冬。第1代、第2代幼虫以为害李树为主,后期为害梨树。越冬代成虫发生盛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1代成虫发生盛期在7月中旬,第2代成虫发生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产卵多产在叶片正面和背面,孵化的幼虫多数为害李树和梨树的嫩梢,第2代幼虫(第1代成虫产卵后孵化的幼虫)在后期可转果为害。第3代前期(8月上中旬)发生的幼虫多数在皮下蛀食果实,为害面积较大而浅。8月中旬以后发生的幼虫,蛀果后直达果心,取食种子和果肉。幼虫在果内生活23天左右老熟,跟随脱果坠落地面或顺小枝爬向越冬场所越冬。
2影响梨小食心虫发生的因素
影响梨小食心虫发生的因素主要是空气湿度,在雨水多、湿度大的季节和年份,成虫产卵量大,危害也重。梨小食心虫有转移为害的习性,梨树与桃树、李树混栽,前期1代和2代幼虫主要为害桃树和李树。单一栽培梨树的,梨小食心虫发生少,危害也轻。
3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幼虫。早春发芽前,细致刮除梨树和李树老树皮,包括根颈处,刮下的粗皮集中烧毁或深埋。
(2)桃、李、梨树混栽园,5—6月剪下桃、李树被害新梢。6月下旬、7月中旬摘除被害果,集中深埋,消灭果内幼虫,减少后期发生量。
(3)利用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诱杀雄性成虫,可降低雌蛾交配率,减少有效卵。自制诱捕器,方法如下:先用塑料做成口径18厘米左右、深6厘米的碗,装满水,水中可加少量洗衣粉,水面上方悬挂1个诱芯(即性外激素载体),使用寿命60~80天。5月中旬悬挂,距地高度1.5米,方圆30米1个。及时捞出淹死的成虫并添水,水质不洁净时要换水。诱捕器一直挂到9月中旬。自制诱捕器只有诱芯对环境有污染,其他可以循环利用,成本低。
商品诱捕器(图1),梨优质丰产栽培实用技术梨树种植技术大全书果树病虫害图谱与防¥29包括诱芯、三角屋及粘虫板。每个三角屋配3~4块粘虫板,定期更换。悬挂的诱芯距粘虫板1.5厘米左右,每亩5~8个。商品诱捕器成本较高,废弃的三角屋与粘板对环境污染较大。(4)化学防治。从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每4天调查1次卵果率,当卵果率在0.3%~0.5%时,可喷药防治。药剂有菊酯类杀虫剂,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500倍液,9月可喷90%敌百虫晶体700倍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