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番茄叶霉病用什么药最好(治疗番茄叶霉病特效药)
防治番茄灰霉病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土壤消毒,培育健苗。
选地势较高、易排水的地块作高畦育苗,苗床湿度不宜过大。旧苗床必须用药剂进行床土表面灭菌,可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表面喷洒。育苗期间及番茄定植前喷撒5%百菌清粉尘每667米221千克,确保无病苗进棚。
第二,棚室消毒。
收获后和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室内的病残体,并对棚室进行消毒处理。生产棚室定植前每667米2用6.5%甲霜灵粉尘21千克,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棚膜、地面、架材和墙面进行表面灭菌。
第三,物理防治。
在药剂蘸花或涂抹后的7~15天,上午或中午气温较高、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时,摘除幼果上残留的开败的花瓣,带出保护地销毁。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进行喷药保护。
第四,农业防治。
加强通风换气,调节温、湿度,避免结露。下午棚温保持在25~20℃,棚温降至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棚温保持在15~17℃;阴天要注意保温,但也要适当打开通风门换气。浇水宜在上午进行,避免在阴天浇水。
第五,药剂防治。
在配好的蘸花药液里加入0.2%~0.3%的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或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或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后进行蘸花或喷花。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每667米2用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21千克喷粉防治,7~10天1次,共3~4次。也可采用一些生物农药,如木霉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等。您好?首先说西红柿我也种不好。我在某视频网站按照专家说的,跟着视频一句一句抄写下来的,有时间您看一下。供您参考:西红柿灰霉病防治
灰霉病实际是一个很容易预防,但是很难去治疗的一个病害,所以这种病害我们还是以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就应该知道,灰霉病它是喜欢一个低温、潮湿、少日照这么一个环境,就是冬季这个环境,正好适合灰霉病的发生,灰霉病的侵染它一般的绝大多数都是从开花的花部侵染。侵染以后它在里边潜伏,等到条件合适发展出来了,所以灰霉病的预防,一个是我们要浇水上注意,特别是你看天气预报,要连阴天了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尽量就不要浇水,等什么时候看天气预报
未来几天都是晴天我们在浇水,要控制一个湿度,另外就是用药剂来预防,刚才说过灰霉病,是从花部侵染的更多,所以开花期实际是预防灰霉病最关键的一个时期我们农民都有用激素蘸花、喷花这么个习惯,我们可以在蘸花、喷花激素的药液里边加入一些防灰霉病的杀菌剂。这几年我们在生产上防灰霉病用的比较多的加入一个施乐时这种药剂很安全,不会对坐果产生不良影响,这个施乐时可以按200倍液的浓度,200倍液也就是说一小袋药,搁上4斤水就是200倍液了。这个浓度是喷花也行蘸花也行,只要把花上给它沾上药液,将来坐果以后它就不容易得灰霉病了,另外就是一个打药了,比如说最老的药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都可以预防灰霉病。后来我们又有一些万霉灵。再后来我们又有速克灵、浓利灵、扑海因,后来又有了嘧霉胺,现在又有卉友瑞镇这些新药。都是防治灰霉病的非常不错的药剂,这些药剂我们可以选几种轮换使用,一般也是7到10天打一次药,这样灰霉病就能很好的预防下来。千万不要等到发生了灰霉病我们在使劲打药,那个时候就已经很晚了。
谢谢您的提问症状:幼果染病较重,柱头和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转移。果实多从果柄处向果面扩展。致病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严重时果实脱落,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有不明显的深浅相间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可产生灰霉,叶片枯死。茎染病,产生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展成长椭圆形,潮湿时,表面生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可引起病部以上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①保护地栽培主要是控制棚室温湿度。一般上午迟放风,超过30℃开始放风,当降到25℃时,中午继续放风,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至20℃时停止放风,以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之间,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②定植时施足底肥,避免阴雨天浇水,浇水后应放风排湿,发病后控制浇水,病果、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拉秧后清除病残体。③药剂防治。重点抓住移栽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三个关键期用药。喷雾可选用多霉威每次20~30克加15千克水,或用丰收5型或10型喷粉器喷粉,每7~10天喷一次,必须连施2~3次。啶菌唑具有预防、治疗作用和内吸传导性,能有效抑制灰霉病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与常规杀菌剂甲基硫菌灵、腐霉利等作用机制不同,不存在交互抗性。
西红柿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以侵害叶片和茎等部位。果实受害一般先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开始,出现湿润状,灰褐色不定形的病斑,逐渐发展成湿腐,从萼片部向四周发展,可使1/3以上的果实腐烂,病部长出一层鼠灰色茸毛状的霉层,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一般幼果发病较多,但即将转熟的大果也可受害,且常见整穗果实都发病受害。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不定形的湿润状、灰褐色病斑,可造成叶片湿腐凋萎。茎部染病发生长椭圆形或不定形的长条状、灰褐色病斑,潮湿时亦长出灰色霉层,严重的可引致病斑以上的茎、叶枯死。症状:幼果染病较重,柱头和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转移。果实多从果柄处向果面扩展。致病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严重时果实脱落,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有不明显的深浅相间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可产生灰霉,叶片枯死。茎染病,产生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展成长椭圆形,潮湿时,表面生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可引起病部以上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①保护地栽培主要是控制棚室温湿度。一般上午迟放风,超过30℃开始放风,当降到25℃时,中午继续放风,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至20℃时停止放风,以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之间,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②定植时施足底肥,避免阴雨天浇水,浇水后应放风排湿,发病后控制浇水,病果、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拉秧后清除病残体。③药剂防治。重点抓住移栽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三个关键期用药。喷雾可选用多霉威每次20~30克加15千克水,或用丰收5型或10型喷粉器喷粉,每7~10天喷一次,必须连施2~3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