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雏鸭养殖的7个技术

2024-06-0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733 次
雏鸭养殖的7个技术

雏鸭养殖的7个技术

鸭肉是人们日常餐桌上的重要食品之一,而雏鸭养殖技术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鸭肉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鸭肉的需求。本文将介绍雏鸭养殖的7个技术,帮助农民和养殖户更好地进行鸭肉生产。

1.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是雏鸭养殖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鸭肉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养殖成本。一般来说,雏鸭的饲料中应该包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磷、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雏鸭,饲料配方也应该有所不同。

2.环境控制

雏鸭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合理的环境控制可以提高鸭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降低***发生率。在雏鸭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保持鸭舍内的清洁卫生。

3.饮水管理

饮水是雏鸭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养殖户应该定期更换饮水,保证饮水清洁卫生,避免饮水污染导致***的发生。饮水的温度也需要适宜,不宜过冷或过热。

4.防疫措施

防疫措施是雏鸭养殖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养殖户应该制定科学的防疫计划,对雏鸭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养殖场的卫生也需要加强,避免***通过污染传播。

5.***诊断

在雏鸭养殖过程中,***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养殖户应该学会对常见***进行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应该注重预防工作,避免***的发生。

6.生长监测

生长监测是雏鸭养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雏鸭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同时,生长监测也可以帮助养殖户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

7.环保措施

环保措施是雏鸭养殖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养殖户应该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避免污染环境。同时,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Q:雏鸭饲料应该包含哪些营养成分?

A:雏鸭饲料应该包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磷、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Q:养殖场的环保措施应该怎么做?

A:养殖户应该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避免污染环境。同时,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Q:如何预防雏鸭的***?

A:养殖户应该制定科学的防疫计划,对雏鸭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养殖场的卫生也需要加强,避免***通过污染传播。

农药百科知识

吡虫啉

吡虫啉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主要用于农作物和果树上的害虫防治。吡虫啉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引起其瘫痪和死亡。吡虫啉对人体和哺乳动物的毒性较低,但对鱼类、蜜蜂等非靶标生物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吡虫啉时应该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参考来源:

1.《畜禽养殖技术大全》

2.《养鸭技术手册》

3.《农业科技养殖》

问答拓展:雏鸭饲养技术

  雏鸭饲养的技术

  1、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并在饮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补充营养,以增强雏鸭抵抗力。另外,将雏鸭放入1-2厘米深的浅水盆中进行点水。天气暖和时,点水可在室外进行。一般用竹筐装好挑到清水塘边,将竹筐轻轻浸入水面少许,让雏鸭饮水和湿脚。每日2-3次,每次3-5分钟,以后逐日延长嬉水时间。

  2、开食一定要在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进行,可用少量浸湿的碎米、碎玉米(1577,15.00,0.96%)和细麦糠,并适当补充些洗净的青饲料。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每日7-8次。

  3、地面平养时,应注意雏鸭群密度,第1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14只左右,第3周以后不应多于10只。密度过高,易堆积,密度过低,不保暖。

  4、雏鸭生长适宜温度25-30℃,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灯泡或红外线灯取暖。通常可根据雏鸭数量消猛裂用塑料(,275.00,2.77%)薄膜围成一大小合适空间,里面点灯泡1-2个,做成保温室,采取自温育雏。

  5、在最初3-4天全天24小时光照。一方面,保证雏鸭能充分的进行采食和饮水;另一方面,充足的光照有利于促进钙、磷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起到杀菌的作用。

  6、为防止肠道***的发生,可在雏鸭饮水或饲料中加入少量氟派酸、敌菌净或土霉素,并注意搅拌均匀。

  7、在饲养前,应注意对鸭舍及用具进行全面消毒,一般用20%石灰水知升或3%的来苏儿。以后每周应定期消毒1次。

  8、雏鸭2-4日龄时,应及时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20日龄左右注射鸭瘟疫苗,预防疫病的发生。

  9、在运输鸭苗时,夏季应避开高温高热天气,以减少鸭苗的损伤。

  雏鸭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方法

  1、绿豆500克煎汁,每日喂3次,供100羽鸭用;

  2、按日粮的重量的0.02%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连喂2~4天;

  3、葱500克、豆豉250克、鲜芦根500克,葛根250克、黄芪250克、薄荷10克、防风250克煎汁,喂量不限,供两周龄鸭1000羽用;

  4、每羽雏鸭肌肉注射青霉素1000单位,每天分两次注射,连续注射一周;

  5、每羽雏鸭每日喂阿司匹林0.1克,分3次喂,连喂2~3天。

问答拓展:雏鸭养殖越来越多,雏鸭养殖技术要点有什么?

春天来了,正是农村养鸭的季节,鸭子是一种季节性较强的家禽生产,生产成本比鸡鸭低,利润高,农村养鸭要结合农业生产季节,农作物的布局、生长、收购季节等,还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以充分利用天然饲料,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农村养鸭一是直接到鸭子孵化场购买出壳的鸭子。另一种是自己用育雏母鸡孵化,孵化数量少,但可以选择产蛋多的母鸭和生长快的鸭子孵化养殖,鸭群的质量有保证。养殖户应如何养好鸭苗?物衫银鸭苗是鸭子的基础,主要是在饲养管理上要精心管理罩宴,精心饲养才能提高鸭苗的成活率,在养雏时要注意几个方面。保温,小鸭在20日龄内温度调节能力较弱,因此需要保温。可采用煤炉、红外线灯等加热器进行加热。孵化期的不同日龄需要不同的温度。

1-3日龄为28-30℃,4-6日龄为26-28℃,7-10日龄为24-26℃,11-14日龄为22-24℃。15-20日龄在20-22℃,21-30日龄在20℃左右,要有3~5天的适应过程,逐步脱温。对麻鸭,麻鸭出壳后第一天就可开水,当三分之二的麻鸭啄食寻找食物时就可以吃了,麻鸭在喂食时以蒸米为主,事先用清水浸泡米饭,淘干后喂食,以免口渴,可将米饭放在竹片或塑料薄膜中喂麻鸭。

也可以用蒸熟的玉米丝、小麦丝喂。刚开始喂的时候不利于喂得太饱,7、8点左右变饱即可。1--3日龄每天6--8次,4--7日龄5--6次,8--15日龄4--5次,16--30日龄3--4次。整塌春个孵化期为20天,每只鸭子喂食400克,体重可达到250-300克,群众称为一碗饭鸭子。

问答拓展:雏鸭如何养殖?

从事养鸭的人都知道,刚刚出生不久的雏鸭体质非常弱,对外界一切的反应都会感到很敏感。下面我们讲讲雏鸭如何养殖,以及鸭子育雏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一、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以适应外界环境。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
二、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
再次,育雏室、饲养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育雏室熏蒸消毒。
三、先饮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在出壳后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开始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
雏鸭开食过早,容易损伤消化器官,影响雏鸭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雏鸭开食的最好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要先饮水再开食。
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棚塌c,能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胃,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吸收剩余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
四、把握饲喂方法与次数
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雏鸭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过少,使雏鸭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
雏鸭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间隔时间超过4小时,雏鸭就处于饥饿状态。
一般地说,雏鸭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五、切实搞好保温
温度是培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宜,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1-3日龄32-34℃,4-6日龄28-30℃,7-10日龄24-26℃,11-13日龄20-22℃。
如在温度过低时,雏鸭怕冷,会靠近热源扎堆,互相取暖,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
温度正常时,雏鸭精神饱满,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绒毛光亮,伸腿伸腰,分布均匀,静卧无声,吃食、饮水、排泄正常。
六、饲养密度和分群
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鸭舍潮湿、空气污浊,引起雏鸭生长不良等后果。密度过小,则浪费场地、人力等资源,使效益降低。
网上育雏时较合理的密度是:1-7日龄25-30只/平方米,8-14日龄15-25只/平方米,15-21日龄10-15只/平卖芹方米,22-28日龄8-10只/平方米。
地面育雏密度应降低-倍。同时,注意冬季密度大些,夏季密度可小些。
合理分群:按每群200-300只进行分群饲养,同时对小鸭、弱鸭、病鸭挑出来单独精心管理。
七、保证链配圆通风换气
雏鸭新陈代谢旺盛,鸭排出的二氧化碳及粪便和残料分解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就会危害雏鸭健康,严重时会造成雏鸭氨中毒而大批死亡。
要随时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流通,合理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室内多余水分,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改善鸭群生活环境,达到促进鸭只健康快速生长的目的。
八、搞好疫病防治
⑴搞好消毒:注重鸭棚及环境的消毒,以及料槽、饮水器的刷洗、消毒,选择2-3种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
⑵预防用药:重点预防雏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病,1-7日龄用抗菌药物预防,但一定要使用敏感药物。
⑶疫病预防:作好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工作。注射疫苗时,加饮电解多维或维生素c粉拌料。注苗前后应停用抗菌药物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