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草甘膦遇土为什么钝化 草甘膦遇土分解

2024-04-1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308 次
草甘膦遇土为什么钝化 草甘膦遇土分解

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的除草剂,它的作用机理是抑制植物体内的蛋氨酸合成,从而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速度很慢,容易积累在土壤中,对土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了解草甘膦在土壤中的行为和代谢机制对于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钝化是指其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速度减缓或停止,导致其残留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对环境的潜在危害。草甘膦的钝化与土壤中的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活性等。其中,土壤微生物是草甘膦钝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由细菌和真菌参与。细菌是草甘膦主要的降解菌群,其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这些细菌通过草甘膦酶解途径将草甘膦降解为氨基甲酸和磷酸盐等无害物质。真菌的草甘膦降解能力较弱,但在一些特定的土壤环境中也能发挥一定的降解作用。

草甘膦的降解速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温度、水分、氧气含量、有机质含量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影响到草甘膦的降解速度。例如,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在低温、干旱或缺氧的环境下生长缓慢,草甘膦的降解速度也会相应减缓。

草甘膦的钝化还与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有关。一些研究表明,土壤pH值越高,草甘膦的降解速度越慢,这是因为高pH值会抑制草甘膦酶的活性。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草甘膦的降解速度也会越慢,这是因为有机质可以与草甘膦形成复合物,降低草甘膦的生物可利用性。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钝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土壤微生物、土壤环境和草甘膦本身的特性有关。了解草甘膦在土壤中的行为和代谢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草甘膦的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草甘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但是在土壤中使用时,草甘膦会发生钝化现象,导致其除草效果降低。那么,草甘膦遇土为什么会钝化呢?

草甘膦的作用机理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植物体内的5-磷酸酰胺基乙酸合成酶(EPSPS)的活性,从而阻断植物体内的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对于大多数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机理,因此其非选择性除草剂的特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钝化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钝化是指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除草效果降低。根据研究,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钝化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 吸附作用:草甘膦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容易被土壤颗粒和有机质吸附,从而使草甘膦无法进入植物体内发挥作用。
  • 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草甘膦,从而降低其除草效果。
  • 化学降解:在土壤中,草甘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其除草效果降低。

如何避免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钝化

为了避免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钝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避免过度使用:草甘膦的使用量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度使用。
  • 选择合适的土壤pH值:草甘膦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受土壤pH值的影响,因此应该选择合适的土壤pH值来提高草甘膦的利用率。
  • 选择合适的土壤类型:草甘膦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的吸附作用也不同,因此应该选择合适的土壤类型来提高草甘膦的利用率。
  • 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草甘膦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容易被土壤吸附,因此应该选择干燥的天气条件来提高草甘膦的利用率。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钝化是由于吸附作用、微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为了避免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钝化,应该注意控制使用量、选择合适的土壤pH值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等方面。

释义拓展:钝化

钝化是指金属经强氧化剂或电化学方法氧化处理,使表面变为不活泼态即钝化的过程,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另外,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也叫钝化。

问答拓展:播种后可以打草甘膦吗,草甘膦对土壤的危害

播种后没出苗可以打草甘膦,尺族亏草甘膦和土壤接触后会失效,不会伤害作物的种子。草甘膦属于有机磷农药,它也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可以用于防治多年生杂草。在使用除草剂时必须要保证土壤有一定湿度,除草剂和土壤的温湿度有关系,一般湿度较大效果就会越好。

一、播种后可以打草甘膦吗

1、一般作物播种后没出苗就可以打草甘膦,因为草甘膦和土壤接触后就会失去效果,这样就不会伤害到作物的种子。如果作物播种后已经出苗,这时就不能使用,否则会直接伤害作物。草甘膦主要用于播种前使用,使用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剂量调配。

2、草甘膦是有机磷农药,同时它也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对于多年生杂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被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草甘膦除草主要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进行转化,使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

3、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保证土壤的湿度,除草剂与土壤的温湿度有一定关系,一般湿度相对较大效果就会越好,有利于药液吸收。一定要控制用量,用药量不能随意增大,草甘膦属于非选择性除草剂,很容易产生抗药性。

二、草甘膦对土壤的危害

1、草甘膦遇土会被钝化,土壤陵神中的一些物质会和草甘膦会发生反应,所以它不会对土壤造成危害。草甘膦具有一定内吸性,防除杂草的效果非常好。使用草甘膦进行田间除草时,大概经过1周左右将死亡的杂草清理干净后,这时就可以进行整地工作,而且也不会影响播种和作物生长。

2、草甘膦属于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施药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药雾飘移到非目标植物上导致药害。草甘膦与钙、镁、铝等离子络合后就会失去活性,所以在稀释农药时一定要使用清洁的软水,如果兑入泥水或脏水就会降低药效,使用草甘膦后3天内不能进行割草、放牧和翻地的工作。

3、使用草甘穗绝膦一般在晴天、高温时会比较好,喷药后4-6小时内如果遇雨一定要进行补喷。草甘膦具有酸性,贮存与使用时必须要使用塑料容器,喷药器具要反复清洗干净。注意草甘膦包装破损时,高湿度下可能会出现返潮结块,低温贮存时也会有结晶析出,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摇动容器,使结晶溶解,保证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