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白粉病是什么菌感染 白粉病是什么菌感染症状

2024-04-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624 次

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这种真菌属于白粉菌科,其学名为Erysiphales。白粉病主要侵害叶片、花蕾、果实等植物器官,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

白粉病的症状

白粉病的症状比较明显,通常表现为植物叶片、花蕾、果实等部位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这种物质是真菌菌丝和孢子形成的,会导致植物器官变形、萎缩、变黄、脱落等。在叶片上,白粉病还会使叶片变薄、变小、变形、变色等。

白粉病的传播途径

白粉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多样,主要包括:

  • 空气传播:真菌孢子在空气中飘散,通过风等途径传播到其他植物上。
  • 接触传播:感染了白粉病的植物与健康植物接触,使健康植物受到感染。
  • 昆虫传播:一些昆虫,如蚜虫、粉蝶等,会将白粉病的孢子带到其他植物上,从而传播病害。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针对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

  • 清除病害部位:发现病害部位要及时清除,避免病菌扩散。
  • 保持通风:保持植物周围的空气流通,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 喷洒药剂:可以使用一些杀菌剂、除草剂等药剂喷洒植物,杀死病菌。
  • 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植物时,可以选择一些抗病品种,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相关拓展:

问:葡萄感染白粉病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葡萄白粉病危害叶片、嫩梢和果实,致使叶片卷缩枯萎脱落,果实变色脱落或开裂不能成熟,严重影响葡萄生长和产量。此病在全国葡萄产区都有发生。叶片发病,叶色褪绿或呈灰白色斑块,上覆盖白粉,叶面不平,病斑轮廓不整齐,大小不等,严重时白粉布满叶片,逐渐使病叶卷缩、枯萎而脱落。幼果发病,首先褪绿色斑块上出现黑色星芒状花纹,上覆盖一层白粉,病果不易增大,果形小而味酸。果穗染病,易枯萎脱落。果粒长大后感病,果面出现网状线纹,病果易开裂。新梢、果梗及穗轴发病时,出现黑褐色网状线纹,上覆盖白色粉状物。

葡萄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仅危害幼嫩的绿色部分,并在其上布满白粉,这是本病的显著特征。叶片老熟、果粒着色后则很少发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康拜尔早生、白香蕉、尼加拉抗病力强,龙眼、保尔加尔、卡它库尔、黑赛贝尔、鸡心较抗病;玫瑰香、白玫瑰、红玫瑰、金皇后、吉香不抗病;黑汗、巴稚—西里依、洋白蜜、加里酿最不抗病。防治方法:(1)剪除病组织,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病梢、病果,集中烧毁,减少病原。冬季修剪时,对严重病树要重修剪,并把枝蔓烧掉,压低越冬病原基数。(2)发病时喷杀菌剂,发病初期及盛期各喷一次杀菌剂,即25%三唑酮(粉锈宁)乳油4000~2000倍液,或农抗120(农用抗菌素100毫克/千克,即1万倍)。

问:月季白粉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月季白粉病造成的原因是:月季生长环境高温高湿、不通风,再加上连续降雨、过于施加氮肥的话,植株就容易感染白粉病。

白粉病是月季的一种常见病害,能危害蔷薇属多种植物。该病的发生可引起病叶卷曲、枯焦,嫩梢可枯死,花不能开放或花姿不整,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白粉病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感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感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

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这是白粉病的典型特征。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的植株,本身就抗御了自然界栽培技术杂菌的侵袭。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

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白粉病为月季常见病,所以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