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蒿是时令性蔬菜,如何进行采收
萎蒿是时令性蔬菜,如何进行采收?
萎蒿的采收时间
萎蒿的采收时间主要受气温和日照时间的影响,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采收比较合适。在春季,气温回升,萎蒿的生长速度加快,采收时间一般在4月份左右;而在秋季,气温降低,萎蒿的生长速度减缓,采收时间一般在9月份左右。
萎蒿的采收方法
萎蒿的采收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
萎蒿的采收时间应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免在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采收,以免影响萎蒿的口感和质量。
2.选择合适的采收工具
萎蒿的采收工具一般选择利于保护萎蒿的工具,如手工割刀、割草机等,避免使用机械采收工具,以免损伤萎蒿。
3.采收前进行田间检查
在采收前,需要进行田间检查,检查萎蒿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避免采收到受损或者受病虫害影响的萎蒿。
4.采收后及时处理
采收后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将萎蒿清洗干净,去除泥沙,避免影响口感和质量。
萎蒿采收相关问题解答
A1:萎蒿的保存方法有多种,可以选择冷藏、冷冻、晾晒等方法。其中,冷藏和冷冻是常用的保存方法,可以将萎蒿放入冰箱或冷冻库中保存,避免受潮、受热和受病虫害影响。
A2:萎蒿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钙、铁等,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防止贫血等功效。
A3:萎蒿的常见病虫害有蚜虫、蚜茧虫、斜纹夜蛾等,可以选择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如利用黄板、粘虫板、生物农药等进行防治。
萎蒿相关百科知识
萎蒿
萎蒿,又称芥菜心、菜心,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是一种常见的时令性蔬菜,原产于中国。萎蒿的嫩叶、嫩茎和嫩花均可食用,口感清香,营养丰富。
冷藏
冷藏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通常是将食品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保存,以延长其保质期。一般来说,冷藏温度在0℃~10℃之间,可以有效防止食品**、变质和受病虫害影响。
参考来源:
1.《蔬菜种植技术手册》
2.《现代农业技术》
3.《农业科技》
问答拓展:这种植物就是苏轼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里的蒌蒿
对于“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句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的诗句,大多人应该都是耳熟能详的。诗中说芦笋长出了嫩芽的初春,蒌蒿已经长得满地都是了。
显然,蒌蒿应该是属于不怕冷的植物了。
正好在小雪这个节气之前看见蒌蒿就拍了这些图片,可以证明蒌蒿相对而言真档坦的是不怎么怕冷的。
蒌蒿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整株都有清香的气味。
高可达1.5米的它们也有匍匐在地下的茎。
有着明显纵棱的茎初长时是绿褐色,渐渐会变成紫红色。
茎的下部通常会半木质化,茎的上部会有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
它的叶片纸质或薄纸质,正面绿色,**或近**,背面密布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
一般7-10月开花结果,但由于蒌蒿分布较广,而且气候也在普遍转暖,所以蒌蒿的花果期在有些地方会有时间上的变困蠢尺化。
由于蒌蒿含有侧柏酮,所以有着独特的芳香,在有些地方把它作为传统时令必吃的野菜之一。
人们通常采食蒌蒿地上汪高嫩茎叶和地下的肉质匍匐茎。
相关中医中药记载蒌蒿性温、味苦辛,有着利膈开胃的功效。
蒌蒿通常生长在低海拔的河岸、湿润的荒地、山坡、路边,以及疏林中,偶尔也能看见它们亭亭玉立于水中生长。
所以它也被称为水艾,甚至有些地方在端午时节用蒌蒿代替艾草使用。
很多地方的民间拿蒌蒿的全草用于止血、消炎、镇咳、化痰,甚至直接采摘嫩茎、叶,作新鲜蔬菜或腌制作菜。
问答拓展:篓篙是什么东西
蒌蒿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纤孝的蔬菜。
萎蒿是一种菊科植物。俗称:水蒿。返青早,生长快,为早春提供一定数量的青草,好兆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据力析,水蒿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较高,干草的适口性又较好,也可做为牲畜早春和冬季的舍饲饲草。
蒌蒿以其地上嫩茎叶和地下肥大肉质的匍匐茎供食用,是南方地区清明前后必食的传统时令野菜之一。篓蒿很早就是一种野生蔬菜。篓蒿多生长于低海拔地区的田埂、路边、沟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均有野生分布,东北和华北地区有零星分布。篓蒿营养丰富,有特殊的芳香。
蒌蒿的生长习性
蒌蒿是湿中生耐阴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北方一般4月中,下旬萌发,7月开花,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10月中旬植株枯黄。多生于森林,林地草原和平原地带。常见于林下,林缘,山沟和河谷两岸,也见于平原沟边,塘沿及水田埂边,是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的伴生种。
在局部地区,如水沟,水田边或水池岸边可成为优势种,甚至可形成单优种的纯群落片断,有时也散生于村舍附毁袜稿近、路边、田边,成为常见的杂草。芦蒿具长根茎,在地下形成密集根层,地上繁衍能力也很强,经常在群落中成集群分布,有时成为湿润气候区荒地演替的先锋植物。
问答拓展:农户栽培芦蒿芽,如何整地与施肥?
可于春季将藜蒿种子与细土混匀直播于大田,播后覆土浇水,半月左右即可出苗。地下茎繁殖:四季均可开展,即到藜蒿的本田中挖取地下茎,剔除老烂根,将新茎首尾相接排列基键于开好的条栽沟内,每亩用新地基唯下茎150kg左右。根据地力情况可作2m-3m宽的厢面,沟深450px-500px。每亩施腐熟的栏粪或石灰杂肥2000kg-3000kg,或精制惠满丰有机肥、生物有机肥40kg-50kg。春季追清水粪750kg。搏锋巧以后每割一次要追一次速效肥。每次追肥后要及时浇透水。田间宜湿不宜旱。随时锄除行间杂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