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天热防落素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750 次
天热防落素 1、生产计划方案制订与农资准备

根据生产规模及生产目标,制订详细的生产计划方案,搭建塑料大棚,准备相关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农膜、化肥、农药等)。

2、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病、早熟、耐寒、低温下结果性强、丰产的自封顶类型番茄品种。如旱丰,早魁、渝抗2号、合作903.合作906,新丰1号,新丰2号等优良品种。

3、培育壮苗

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多采用保护地冷床育苗,也可采用电热温床或酿热温床育苗。番茄壮苗的标准为:株高15~20cm,茎粗0.5~0.8cm,上下粗细一致:子叶完整,8~9片真叶,叶柄粗短,叶大而厚,色浓绿;带花蕾;侧根多而白;苗龄90~110天。(1)苗床的选择及营养土的制备育苗床要选择地势高燥、灌溉方便、避风向阳、病虫害较少的大棚。营养土的配制方法为:取3~5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菜园土或用沟泥.塘泥50%~60%晾干打碎,与充分腐熟的堆肥、厩肥40%~50%混合,lm'混合后的土加草木灰5kg.颗粒复合肥2kg.过磷酸钙2kg充分拌匀。为了防止苗期病害,要对营养土进行消毒,用72.2%的普力克水剂500-600倍液喷洒营养土,每平方米喷酒2-4kg;或多菌灵消毒,每1000kg营养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g,处理时,先把多菌灵配成水溶液,着喷酒在营养土上,拌匀后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一般经2~3天即可杀死土壤中的多种病原菌。在播种前用2/3药土撒在苗床上作垫种土,余下1/3作盖种土。

(2)种子处理播种前把种子放在太阳下晒2~3天:将种子用纱布包好浸入50℃恒温水中25min,让其自然冷却后浸泡3~4h;用1.5%-2.0%的福尔马林浸种30min,或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30min,或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15min,几种方法可单独选用,也可同时选用,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以后放到清水中浸泡6~8h;将吸胀水的种子放到25~30℃条件下催芽,经过2~3天就可发芽。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温水冲洗1~2次。当出芽率达70%时播种。(3)播种

播种时期及播种量-一般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的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并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作适度调整。一般每亩番茄需种子25~50g。

播种方法将苗床内营养土平整后,浇一次透水,使土壤持水量达90%。若床土未进行消毒,可将杀菌药剂溶于水中喷酒: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到床土上,用培养土覆盖0.5~0.8cm,轻压后喷–次小水,盖上稻草或薄膜。(4)苗期管理

分苗假植当70%~80%的幼苗出土后,揭去地面覆盖物。当1~2片真叶展开后即进行分苗假植,番茄假植可用9cmX9cm或10cmX10cm的塑料营养钵,也可假植于覆盖地膜的畦上,株行距为10cmX10cm.假植前对苗床浇足底水,假植时选择无病健壮的幼苗在晴朗无风天气进行。假植后及时浇水,覆盖小拱棚,并关闭大棚闷2~3天。

温湿度管理番茄育苗期的温度控制概括为“四高四低”,即白天高、夜间低;晴天高、阴天低;出苗前高、出苗后低;假植前低、假植后高。总的温度要求:高温20~25°C(发芽期温度可高达30°C),低温为10~15°C(炼苗时温度可更低一些)。湿度的控制也可概括为“四干四湿”,即晴天湿、阴天干:白天湿、夜间干:出苗前湿、出苗后干:假植后湿、假植前干。湿的标准以床土持水量80%左右,干的标准为床土持水量60%左右。具体操作为,当幼苗出土后到假植前,加强通风换气,降低床内温度和湿度,进行幼苗期的低温锻炼。幼苗假植恢复生长后,只要外界不低于5°C,都要进行通风换气。冬至到立春是全年气温最低的时期,这段时期坚持以保温为主、炼苗为辅的原则。通过“大棚+小拱棚十地膜十草帘等保温材料”保证幼苗的安全越冬,晴天中午适当揭开小拱棚膜和大棚膜通风炼苗,阴雨天则关闭大棚,适当揭开小拱棚膜即可,夜间若温度过低则在小拱棚上加盖保温材料。立春以后到定植前,气温逐渐回升,这时以炼苗为主,同时注意保温防寒。除雨天、霜雪天外,逐渐提早揭膜,延后盖膜,延长通风炼苗时间。定植前7~10天,严格控制水分,并揭去小拱棚的薄膜,揭开大棚两侧薄膜,让其昼夜通风炼苗。光照管理对光照的管理主要依靠揭盖小拱棚、覆盖物以及控制大棚通风口的大小和通风时间长短来调节。总的原则是在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多增加光照。

养分管理育苗的营养土比较肥沃,一般不再追施养分。若床土不够肥沃,可在晴天中午喷浇适量清淡的猪粪水或用0.3%~0.5%尿素或0.15%的尿素加0.15%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进行叶面喷施。(5)嫁接育苗随着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连作障碍逐年加剧,土传病害(基腐病、枯萎病、青枯病、根接线虫)的发生日趋严重,防治难度大,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采用嫁接育苗技术,选择兴津BF-101号、LS-89、KNVF、PFN等砧木种类,以优质番茄品种作接穗,不但能增强植株抗低温能力,而且能有效防治各种土传病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番茄嫁接多采用劈接和靠接。劈接法嫁接,其砧木要比接穗提早7天播种,嫁接方法是将砧木在保留基部2~3片真叶处(或离地面15em处)横向切断,再在横切口中央垂直向下切1.5~2em切口,然后,将接穗保留顶部2~3片真叶,将其基部削成小“V”字形(长1.5~2cm,与砧木切口长短–致),小心插人砧木切口,对齐后用嫁接夹固定。采用靠接嫁接,方法是在真叶初现时将砧术移栽,相距3cm栽植接穗,在3片真叶时,在着生第一或第二真叶的节间进行靠接,砧木保留3片真叶进行摘心,茎短时可在第二真叶以上进行嫁接。

4、整地施肥

番茄忌连作,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酸碱度适宜的土壤,或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性能好的水稻田搭建大棚。整地结合施肥在定植前7~15天内完成。基肥撒施或沟施,按照每亩腐熟优质有机肥4000kg、尿素10~15kg、过磷酸钙40kg、氯化钾20~25kg,早熟栽培以沟施最好。采用深沟高畦,以1.33m包沟为宜,沟宽20cm、深20cm,厢面1.13m,耙细整平后,在畦面覆盖地膜。扣棚要在定植前15天完成。

5、定植

(1)定植时期当大棚10em深的土温稳定在8℃以上即可定植。四川及重庆地区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

(2)定植方法选择健壮无病害幼苗在晴暖天定植,起苗前对幼苗用600~800倍百菌清加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一次,带药带肥定植,定植深度以到子叶节位为宜。定植后浇足定根水,覆盖小拱棚。

(3)定植密度根据栽培方式、品种特性、上市时间要求及整枝方式而异。一般每畦种2行,株距25~40cm。

6、田间管理

(1)温湿度管理定植后闭棚5~7天。如定植后外界气温突降,可在小拱棚上覆盖无纺布等保温材料。缓苗期间白天温度保持25~30°C、夜间15℃以上;缓苗成活后开始通风换气、降温、降湿、增加光照,白天可保持在20~25℃、夜间13~15C即可。以后随着外界气温升高,逐渐延长通风时间,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拆除小拱棚,揭开大棚两侧薄膜。棚内湿度不超过80%。若棚膜出现水珠,就应通风;若温度低,则不能通风,可用干布抹去膜上水珠。(2)肥水管理大棚番茄追肥一般进行4~5次。定植成活一周内,结合浇水,施一次“催苗肥",以清淡的人畜粪水为主,当第一穗果开始膨大,进行第二次追肥,按照每亩过磷酸钙20kg、硫酸钾10kg或草木灰100kg与人畜粪水混合施人;第一穗果将要成熟,第二、第三穗果已经坐果,进行第三次追肥,每亩按照速效三元复合肥10~15kg结合稀粪水1500kg施人;第一、第二穗果采收后,第三、第四穗果正迅速生长,进行第四、第五次追肥。另外,可根据番茄生长发育需要进行叶面施肥,在结果期喷0.3%过磷酸钙3次,可增产、减少脐腐病。番茄在开花结果盛期需水量大,而在四川及重庆正值春早旱少雨时期,往往造成土壤干旱,因此多采用沟灌,但水不能漫过厢面,要做到水过沟干。

(3)搭架绑蔓当植株长到30cm时需搭架绑蔓。搭立支架的类型,因栽培目的、方式及采用的品种不同而各异,大多采用人字架、直立架或篱壁式联架。大棚番茄一般采用篱壁式联架,即在每株番茄离根部7~10cm左右插一小竹竿,其上方紧绑一横竿,在植株的第6节位处,用稻草或塑料绳将植株与竹竿连成“∞”形,以后每一果穗下绑一-道绳。(4)植株调整番茄植株调整包括整枝、摘心、打老叶等。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多采用单干整枝方式,实时摘心,及时去除老叶、病叶。整枝方式分为单干整枝、一干半整枝和双干整枝。

单干整枝摘除全部侧枝,只留一个主干,顶端花序上面留2~3叶摘心。一般早熟栽培、密植栽培、大果品种或植株开展度较大的品种多采用此整枝方法。干半整枝在主干第一-花序下留一侧枝,待侧枝上接两穗果后摘心,而主干仍为单干整枝。大棚栽培的早熟自封顶品种多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