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测草莓白粉病 如何检测草莓白粉病病害
目视检测法
目视检测法是最简单、最常见的检测方法。通过观察草莓叶片和果实表面是否出现白色粉状物,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了白粉病。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轻度感染的情况,对于严重感染的草莓植株,可能无法及时发现。
荧光显微镜检测法
荧光显微镜检测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检测方法。首先需要在草莓叶片和果实表面取样,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样品中是否有白粉病菌的存在。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草莓叶片和果实表面上微小的白色粉状物,对于初期感染的草莓植株,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PCR检测法
PCR检测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通过提取草莓叶片和果实中的DNA,然后进行PCR反应,可以检测出样品中是否存在白粉病菌的DNA。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草莓植株中微小的感染病斑,对于初期感染的草莓植株,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ELISA检测法
ELISA检测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通过提取草莓叶片和果实中的蛋白质,然后进行ELISA反应,可以检测出样品中是否存在白粉病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出草莓植株中是否感染了白粉病,对于大面积的草莓种植园,可以快速筛选出感染的草莓植株,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草莓白粉病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在草莓生长季节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草莓白粉病,保障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相关拓展:
问:草莓是否有农药怎么检查
1.普通白姓家如果想检测草莓农药,很难做到,家中常备的苏打。酱油,醋,盐等日常物品很难检测,这需要专业的仪器还有设备,因此家庭中无法检测,肉眼更无法分辨。生活的小常识就是:草莓表面光亮,相互接触的地方有轻微发白发软,这样的草莓相对安全。2.在没办法检测农药的情况下就要清洗干净在吃了具体步骤如下:
要把草莓洗干净,最好用自来水不断冲洗,流动的水可避免农药渗入果实中。
洗干净的草莓也不要马上吃,最好再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淡盐水可以杀灭草莓表面残留的有害微生物;淘米水呈碱性,可促进呈酸性的农药降解。
千万注意不要把草莓蒂摘掉,去蒂的草莓若放在水中浸泡,残留的农药会随水进入果实内部,造成更严重的污染。也不要用洗涤灵等清洁剂浸泡草莓,这些物质很难清洗干净,容易残留在果实中,造成二次污染。
问:大棚甜宝草莓的病虫害如何防冶?
大棚草莓病虫害的防治 1.叶斑病又称蛙眼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斑,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 防治对策:经常检查,发现叶斑病后,立即摘除病叶、老叶,带出棚外烧毁,防止在大棚内扩散而重复染病。发病初期喷施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10天喷1次,或者每亩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克对水75公斤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芽枯病又称立枯病,病株幼芽呈青枯状,叶和萼片形成褐色斑点,逐渐枯萎,叶柄和果柄基部变成黑褐色,叶子失去生机,萎蔫***。急性发病时,草莓植株会猝倒,不加防治会很快蔓延,造成很大损失。 防治对策:一是尽量避免在发生立枯病的地方进行育苗移栽草莓。如果万一要栽必须采用太阳能土壤消毒法,彻底杀灭真菌病源。二是栽植时注意适当稀植,合理灌水,降低棚内湿度。三是注意棚内适时通风换气,特别是在灌水后及时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四是及时拔除病株,严禁用发病株作为母株培育草莓苗,使之成为带菌的侵染源。五是搞好药剂防治。在芽枯病发生初期,可用10%多抗霉素600-800倍液,或10%立枯灵300倍液,或敌菌丹600倍液灌根并结合喷雾,7天喷1次,共喷2-3次。大棚内可每亩用5%百菌清粉尘剂150-180克,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7天熏1次,连熏2-3次,效果较好。 3.灰霉病是大棚草莓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及叶上均可发病,以果实发病为主,在膨大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严重时全果变软,并着生灰色霉状物。在叶片上发生时,可见褐色或暗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斑略具轮纹,湿润条件下叶背面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侵染花蕾及果柄时,病部变褐色。灰霉病菌能在植株上形成扁平形,或不规则形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防治对策:一是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栽植密度合理,控制棚内湿度,发现棚中出现患病植株,应及时采取升温措施,每天早晨就将棚内温度提高到35℃,不换气,预防灰霉病蔓延。如遇连续阴雨天气,病害往往会很快恢复,应将棚温调升到45℃左右,持续2小时,这样处理后病害很快可受到控制。二是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残叶及感病花序,剔除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侵染源。三是搞好药剂防治。开花前用1∶1∶200倍波尔多液喷雾,并用30%施佳乐1000倍液,或50%农利灵750倍液,或10%世高1500倍液,或50%扑海因800-10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4.炭疽病植株的叶片、叶柄和匍匐茎均能发病。叶片上病斑为圆形和不规则形,中央为棕褐色,边缘为紫色。叶柄和匍匐茎上发病初期出现稍凹陷的、小的、中央为棕褐色、边缘为紫红色的纺锤形病斑,蔓延后发展到全部叶柄及整条匍匐茎。匍匐茎受害,对草莓苗影响非常大,匍匐茎受害枯死会严重影响植株的存活。 防治对策:使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苗,遮阳降温,用遮阳网等遮阳,尽可能降低苗床的温度,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当有病害零星发生时可用炭净胶悬剂100倍液、或25%炭特灵500倍液进行防治2-3次。还可使用的有效药剂有:科博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世乐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易保68.75%恶酮·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等,根据病情发展每隔7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注意交替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5.白粉病草莓白粉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发病适宜温度为15-20℃,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冬季大棚内的环境正好符合白粉病发生要求,发生频率高、暴发性强、危害重。草莓的叶、茎、花、果均能发生白粉病,病叶病斑上有白色粉状物,后期叶缘萎缩、枯焦;果实受害时,幼果停止发育并干枯,大果染病果面上常形成白色粉状物,失去商品价值。病害严重时可能导致棚内大量草莓整株死亡,甚至绝收。 防治对策: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培育无病壮苗。选用无病母株育苗,分株育苗期及时拔除弱苗、病苗,并用药预防2-3次。三是搞好药剂防治。在发病中心株及周围,喷施波美0.3度石硫合剂。草莓采收后全园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在草莓发病初期和盛期,每亩用世高24-60克,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效果好,而且持效期长达18天左右,连喷2次即可有效防治白粉病。 6.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随后叶缘变褐色,叶片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播种或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方法是每亩用氯化苦13.5-20升,穴施或沟施,施后封土盖膜。也可用太阳能消毒。方法是在7-8月份的高温期,深翻、灌水、盖地膜,利用膜下高温杀死病菌。在栽植前,用20%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浸根5分钟以上,预防种苗带菌。已发病的必须拔除烧毁。 7.蚜虫蚜虫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蚜虫的排出物使叶片、果实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开花前喷施50%辟蚜雾2000倍液,喷1-2次。 8.红蜘蛛叶片受害初期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然后叶片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 防治对策:合理肥水管理以提高植株对红蜘蛛的抗性,选用阿维菌素、尼索朗、灭螨醌、灭扫利等药剂进行防治。
问:摘草莓摘心技巧?
摘心方法第一个阶段是我们在草莓定植之后。定植之后等到新叶长到3到5厘米的时候,它原来的叶片会出现干枯、焦枯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叶片就已经失去了光合作用的能力。我们就要及时地把它摘除,这个时候不要用手硬拽,因为刚定植的。我们可以用剪刀把老叶摘除掉,以利于草莓健康地生长。
摘心方法第二个阶段是在草莓定植20天之后。我们来到草莓棚里,用手拽一拽,感觉草莓比较牢固的时候。这个时候要考虑疏叶,主要是疏除一些长得比较平的。另外这个边缘已经出现了干枯的情况,光合作用的能力也已经下降了,这个需要进行疏除。这个时候摘除可以从草莓的基部一侧,把它直接拽掉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可以用手,因为草莓根系已经比较牢固了。
同时我们要保证我们所选留下来的叶片,大约有三分之二能够保持直立,并不是所有的都要摘除掉。当然我们怎么判断草莓是不是在20天之后已经生长比较健壮,只要我们早晨的时候检查叶片的边缘,看它边缘有没有出现吐水、结露水的情况。这个就说明已经扎根了,缓苗已经完成,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摘叶的工作了。
摘叶方法第三个阶段要根据后继的生长及时地进行摘除。因为我们的草莓在生长的过程中,每到7到8天就产生出新的叶子。老叶下部通风透光不良的就出现了老化,这个要及时地进行摘除。摘除也让草莓在垄上,株与株之间做到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情况的发生。
我们在平时的管理过程当中,发现白粉病或者是炭疽病危害的叶片,我们更要及时地摘除。摘除的叶子不要再棚里扔的满地都是,要及时的带出大棚,做集中地处理,避免病种的传染。叶子的管理好了,我们的草莓才能长得又大又好吃,色泽,颜色,口感才会更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