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地瓜可以打丙环唑吗 地瓜可以打丙环唑吗怎么打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026 次
地瓜可以打丙环唑吗 地瓜可以打丙环唑吗怎么打

丙环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广泛用于水果、蔬菜等作物的防治。而地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那么地瓜可以打丙环唑吗?

需要了解丙环唑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丙环唑一般是通过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施用,但是需要注意控制药剂的浓度和使用量,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同时,使用丙环唑的时候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避免接触药剂和吸入药雾对身体造成伤害。

对于地瓜来说,可以使用丙环唑进行防治,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丙环唑的时候需要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施用,避免药剂浓度过高或使用量过大。
  • 在施用丙环唑的时候需要注意保护好地瓜的叶面和果实,避免药剂对地瓜造成伤害。
  • 使用丙环唑的时候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药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地瓜可以使用丙环唑进行防治,但是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对地瓜和人体造成伤害。

相关拓展:

问:请问红薯根腐病怎么防治?

1.根腐病

1.1症状:又称烂根病。从根尖或中部形成黑褐色病斑,而后大部分根变黑腐烂。地下茎被感染形成黑斑,表皮纵裂。严重时发病组织疏松,病株矮小,节间缩短,叶片发黄或发紫皱缩,增厚便脆,遇干旱或日晒叶片萎蔫甚至干枯脱落,生长停滞,造成大片缺苗甚至绝收。

1.2发病规律:春薯栽后15~20天发病,30~40天开始严重,50~60天达到发病高峰。夏薯发病速度快,5月下旬至8月,9月中旬以后随气温下降,病情有所减轻。发病温度20~30℃,适温27℃。土壤含水量10%以下利于发病,所以5月中旬以前土温低于20℃,土壤含水量高于10%,一般不发病,5月中旬以后,土温高于20℃,干旱樱册年份发病重,浇水能减轻发病。沙质瘠薄土壤发病重于黏土肥沃地。连作地菌量积累多,发病严重。不同品种,抗性不同;晚栽发病重于早栽,夏薯重于春薯。

1.3传播途径:

1.3.1土壤传播。红薯根腐病主要是靠土壤传播的。病菌主要分布在45厘米以内土层。

1.3.2土杂肥传播。病区带病薯茎、根、薯块沤肥或作饲料,使土杂肥大量带菌。

1.3.3病株残体传播。每年遗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是使土壤菌量积累和家中的重要原因。

1.3.4种薯、薯苗传病。用病薯或在有病苗床上育苗,都脊派宏能使带菌传病。随着调运病苗,病菌就可以在无病区繁殖传播。

1.3.5流水传播。流水带病菌是近距离传播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1.4防治方法:

1.4.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如商薯19、济薯21、徐薯25等。

1.4.2清洁田园,处理病株残体,晒干烧掉;不用病薯做种薯;

1.4.3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深翻改土,适时羡肆早在壮苗;发病盛期前,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

1.4.4轮作倒茬。发病重的地块实行红薯与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轮作倒茬,可减轻病害的发生。一般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

1.4.5建立无病留种地,杜绝种苗传播。

2.红薯黑斑病

2.1症状:(又名黒疤病、黑疔等。是一种毁灭***害,是造成红薯死苗、烂床和烂窖的主要原因。含有毒素莨菪素。牛羊吃后可引起气喘病,导致中毒死亡。)整个生育期和储藏期间都可发生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和薯苗茎基部,自然条件下,绿色部分很少发病。

2.1.1育苗期:苗下部白嫩部分易受感染。茎基的白色部分产生黑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当温湿度适宜时,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层和分生孢子。后期病斑表面粗糙,生出刺毛状突起物,有时产生黑色粉状的厚垣孢子。发病严重时,造成烂床、死苗。

2.1.2大田生长期:栽插后7~14天,病苗基部叶片脱落,蔓不申长,根部腐烂,仅剩下纤维状物,随即枯死。病株薯块带病,特别是薯拐部分,常有椭圆凹病斑。薯块受害,多在伤口处出现黑色或黑褐色病斑,初为近圆形,后扩大为不规则形,轮廓明显,中央稍凹陷,有时可见到黑色刺毛状物。切开病薯,可见病部薯肉变青褐色或黑绿色。病薯块有苦味。

3糠心病

红薯茎线虫病又名“糠心病”、空心病、油梆子等。此病不仅在田间为害,直接影响产量,还可在储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导致烂床。是我国检疫对象之一。

3.1症状:主要为害薯块,其次是薯蔓和薯苗。凡被线虫寄生为害处,内部组织均呈褐白相间的疏松花瓣。

薯苗被害,多在近地表出,外观变青,没有明显的边沿和病斑。剥开茎部可见黑白相间的“糠心”,严重者糠心到顶。

薯茎受害后,主茎基部外面发生黄褐色龟裂斑块,内部呈褐色糠心,严重时糠心可达顶端,病株茎蔓变短,叶片失绿,主茎生长点干缩。一般多发生在近地面5~10厘米处。

薯块受害,如果线虫是由土壤通过皮层侵入的,则发病初期皮色稍变蓝色或蓝紫色,最后皮色变成暗紫色,并多龟裂,称为“糠皮”。如果线虫是由种薯和种苗带病传染的,则一般是侵入薯块中心,由内向外扩展,内部呈白色“糠道”,后常因杂菌侵染而形成“褐色通道”,称为“花瓣”、“糠心”。这种薯块外表无变化,但重量大为减轻,用手指弹有空响。如果线虫是由土壤和种苗混合传染的,则症状特点是表皮,薯块心部同时被害,症状明显,有时造成整个薯块“干腐”,或与软腐病菌同时发生,造成“湿腐”。

3.2.茎线虫的生活习性:红薯茎线虫可以终年繁殖,所以,无论是红薯生长期,还是储藏期均能为害。自产软孵化至成虫,完成一代需20~30天。

特点:“抗冻怕热喜温和,喜湿耐干抗药力强”。2℃即能活动,7℃以上可以产软,孵化和生长,最适温度25~30℃,35℃以上不活动。因而大量繁殖,侵害为春秋两季。茎线虫抗寒性强,在-2℃地温经1各月仍全部成活,在-25℃时经7小时死亡。在51℃经24小时或49℃温水浸10分钟则全部死亡。红薯茎线虫喜湿,抗涝性强,对干燥环境忍耐力很强。茎线虫抗药力强,许多杀虫剂无效。但甲基异柳磷、辛硫磷有一定防治效果。

发病规律:春薯重于夏薯,连作重于轮作,旱薄地重于肥水地,阴坡终于阳坡,丘陵旱地和沙质壤土地发病最严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3.3防治方法:红薯茎线虫为内寄虫,虫态不整齐,传播途径多,存活年限长,因此防治上的环节多,必须环环相扣,节节把关,连年防治,才能消除。

问:红薯地用什么除草剂?谢谢!

红薯地卖凳除草用亿甲宁精奎禾灵。
红薯田除草剂市面上目前有三类产品。
一类是专门除尖叶草的除草剂,成分是精喹禾灵,可以全田喷雾,对红薯没有影响。缺点是对圆叶草无效。亿甲宁精喹禾灵,红薯田尖叶除草剂。
二类是灭生性的除草剂,以前是百李配皮草枯,百草枯水剂不让生产后是以草铵磷为主流的除草剂,圆叶、尖叶草都可以除,但不能打到红薯上。
三类是市场上宣传的尖叶、圆叶都除的红哪差薯专用除草剂,一般是精喹禾灵加其他成分。这类的除草剂要谨慎使用,一般对红薯有抑制作用。一般不建议使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验后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