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双唑草腈使用方法(乙唑螨腈的使用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964 次
双唑草腈使用方法(乙唑螨腈的使用方法)

通讯员杨槐柳张斌

毒影难逃这火眼金睛

这里是全国禁毒战线少有的以民警名字命名的毒品检测工作室。这里没有短兵相接的刀光剑影,需要的是绝对的细致。

2024年,一个派出所送来一袋K粉检测样品,那是他们跟踪数月,熬得鼻青脸肿,好不容易取得的战果,只等检测结果一出,将毒贩绳之以法。本是一道“常规题”,接检、称量、取样、净化、上机分析……杨道兵三下五除二做完了,谁知仪器上并未显示相应图谱。难道是仪器出了故障?杨道兵重做了一遍,结果还是阴性。

侦查员又急又纳闷:“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这家伙明明一直和涉毒的人来往。”杨道兵也是一头雾水。下班了,他迟迟未走。“我们办案不能错抓一个并不涉罪的人,也不能放跑一个危害社会的人!”不解开这堆白色粉末之谜,他想自己回去也吃不香、睡不着。

发出抓捕指令时冰毒刚合成

2024年,武汉警方盯上一条线索:汉口瘾君子黄某,本已因吸毒离婚破产,突然间却富了起来,3辆豪车频繁使用,还在化工市场大批量采购化工原料,警方怀疑他制毒。民警连续跟踪发现,黄某偷偷地将制毒原料运进了汉口一栋居民楼。他十分慷慨地改建破旧楼房,花几十万元安装了一部新电梯,免费供同一单元的邻居乘坐。他违规在8层楼的楼顶加盖房子,必须持专门的电梯卡方可到达。他还在楼道、电梯口、电梯轿厢内布下不少摄像头,把自己的“空中堡垒”保护得无懈可击。

当年4月初,在缜密侦查的基础上,武汉警方召集禁毒、特警、相关分局商议行动方案时,一个难题怎么也绕不过去:到底何时才是行动的最佳时间?早了,依据法律可能只能认定未遂;晚了,毒品可能被黄某转移,找不到证据。“万一搞错了可就打草惊蛇,前功尽弃了。”此时,任何一个方案的提出都意味着巨大的责任。

作为毒检专家,杨道兵大胆担当,他认为制作冰毒需要添加氨水和催化剂铝,若化学反应进行到添加这两种重要物质时,就是采取强攻的出手时间了,应该可以人赃并获。

“制毒反应刚刚完成,毒品还是热的。这个案子的主要嫌疑人最后被判处死刑。”好几年过去了,杨道兵回忆起这惊险但又成功的一幕仍兴奋不已。

撕开合法外衣揭露毒魔

近年,一些利欲熏心的毒贩为规避犯罪风险,在正常化学品经营中,夹带结构相似、不易辨别的违禁品。若没有毒检专家的鼎力帮助,办案容易迷失方向。2024年,在一起案件办理中杨道兵凭着过硬技术立下汗马功劳。

那年初,一家药业公司私下里参与制贩新型毒品活动,其制贩毒品的种类、方法、地点等起初并不清楚。

他没日没夜地参与到前期秘密取样、鉴定工作,从多批次样品中,分离出瘦肉精、双唑草腈等不涉及毒品的物质,同时又找出了仅存在于某一次样品中的国家管制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成分。

“拿到这个,我们办案子才有底气!”专案组民警顺着他提供的科学依据、合理建议,大胆推进侦办工作,一举查获远在千余公里外的制毒窝点。行动那天,杨道兵再次披挂上阵,剑锋对准需要筛查的几十种可疑样品,最终鉴定出国家管制的11种新型毒品10余千克,为案件最终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头雁高飞引领群雁前行

作为工作室负责人,杨道兵不仅自己刻苦钻研技术,他还组织工作室技术人员编写培训教程,对全局基层民警展开吸毒现场检测和成瘾认定资格培训,累计帮助3000余名基层民警快速提升业务工作水平。

2024年,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出台《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对“可能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毒品鉴定中应当含有含量鉴定的”。2024年,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等单位一起研究出台相关规定解决办理毒品犯罪中的含量鉴定问题,杨道兵带领工作室的同志们奋战百日,起草了《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毒品含量鉴定工作的暂行规定》《新型毒品含量鉴定取样方法》《新型毒品含量鉴定实验室方法》等重要文件,成功破解了困扰基层的毒品含量鉴定技术标准问题。规定出台至今,工作室已完成300多起案件的含量鉴定,以更精准的物证服务重特大毒品案件的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