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桧锈病的病状和病症 梨桧锈病造成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梨桧锈病的病状和病症
梨桧锈病是梨科植物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梨树和桧树。病原菌寄生于植物的叶片和嫩枝上,形成***或橙色的锈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萎、落叶和果实减产。梨桧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植物品种、栽培措施等因素有关。为了有效防治梨桧锈病,我们需要了解其病状和病症,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梨桧锈病的病状
梨桧锈病的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和嫩枝上的***或橙色锈斑。锈斑最初为淡***,随着病情加重,变成橙色或棕色。锈斑上有黑色的小点,这是病原菌形成的子囊壳。叶片上的锈斑一般较小,但嫩枝上的锈斑往往较大,覆盖整个嫩枝表面。嫩枝上的锈斑会导致嫩枝变形,最终影响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梨桧锈病的病症
梨桧锈病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叶片凋萎、落叶和果实减产。叶片上的锈斑会导致叶片变黄、干枯、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合成。嫩枝上的锈斑会导致嫩枝变形、畸形、生长缓慢,最终影响果实的生长和发育。梨桧锈病还会使果实表面出现锈斑,影响果实的质量和市场价值。
如何防治梨桧锈病?
为了防治梨桧锈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在种植梨树和桧树时,应选择抗病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剪除病株
及时剪除发生梨桧锈病的病株和枝条,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加强管理
加强植株的管理,保持植株健康,减少病害的发生。包括合理施肥、适当修剪、及时清除落叶、清洗农具等。
4.使用药剂
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喷洒,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的扩散。
梨桧锈病常见问题解答
Q1:梨桧锈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A1:梨桧锈病可以通过风、雨水、昆虫等途径传播。病原菌在叶片、嫩枝等植物组织上形成孢子,随着风、雨水、昆虫等传播到其他植物上,引起新的感染。
Q2:梨桧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A2:梨桧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植物品种、栽培措施等因素有关。例如,高温多雨、高湿度、土壤缺氮等条件容易促进病害的发生。
Q3:梨桧锈病如何诊断?
A3:梨桧锈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状和病症。病叶和病枝上出现***或橙色锈斑,有黑色小点,可以用手镜观察到子囊壳。
Q4:梨桧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A4:梨桧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剪除病株、加强管理、使用药剂等。
Q5:如何预防梨桧锈病的发生?
A5:预防梨桧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管理、清除落叶、清洗农具、保持通风等。
问答拓展:梨锈病有哪些症状?发病规律是什么?如何防治?
(1)症状
①叶片起初在叶腔橡正面发生橙***、有光泽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的病斑,病斑中部橙***,边缘淡***,最外面有一层黄绿色的晕,直径为4~5毫米,大的可达7~8毫米,表面密生橙***针头大的小粒点。天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淡***黏液。黏液干燥后,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组织逐渐变肥厚,叶片背面隆起,正面微凹陷,在隆起部位长出灰***的毛状物。一个病斑上可产生十多条毛状物。后来先端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末。病斑以后逐渐变黑,叶片往往早期脱落。
②幼果初期病斑大体与叶片上的相似。病部稍凹陷,病斑上密生初橙***后变黑色的小粒点。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灰***毛状物。病果生长停滞,往往畸形早落。
③新梢、果梗与叶柄病部呈橙***并膨大呈纺锤形,初期病斑上密生初橙***后变黑色的小粒点。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灰***毛状物。病部变黑发生龟裂。叶柄、果梗受害引起落叶、落果。新梢被害后病部以上常枯死,并易在刮风时折断。
(2)发病规律
①桧柏的有无和距离远近该病菌只有在既有梨又有桧柏的地方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才能侵染为害。所以梨园周围有无桧柏存在,野配就成为该病能否发生的决定条件。病菌的传播距离一般是2.5千米,最远也不超过5千米。所以桧柏距果园的远近也决定该病能不能发生。
②温度低于5℃或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该病不易发生。
③湿度春季多雨潮湿,尤其是梨芽萌发后30~40天内多雨潮湿,该病发生较重。在此期间,有一次持续两天以上、降水量15毫米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时,较易发病。
(3)防治方法
①梨锈病菌必须经过桧柏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清除梨园周围5000米以内伍脊旁的桧柏是防治梨锈病的根本措施。如果不能清除,则需喷药防治。
②在翌春梨锈病菌向梨园传播时,即在梨落花后至幼果期喷1~2次杀菌剂,预防病菌侵入。常用药剂有1∶2∶240的波尔多液、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0~7000倍液等。
③在梨园周围的桧柏树上喷药,防止病菌向梨园传播。喷药时期在春季病菌向梨园传播前和秋季病菌传播到桧柏上以后,一般在3~4月份和9月份进行,使用药剂与梨园相同。
问答拓展:梨锈病有哪些特征?
GymnosporangiumharaeanumSyd.症状
梨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严重时也为害幼果。叶片被害时,先在叶表面发生橙***、有光泽的小斑点,斑点数目不等,多者可达20—40个。其后斑点逐渐发展成圆形病斑,直径约4—8mm。病斑中间橙***,边缘淡***,表面密生针尖大小的桔***小点粒,即病原菌的性孢子器。性孢子器成熟后溢出淡***粘液,内含性孢子。粘液干燥后小点粒变为黑色。以后,病斑处组织肥厚,正面稍凹陷,背面隆起并生出灰褐色细管状物,即锈孢子器。每个病斑上可产生锈孢子器10数条,末端破裂后即散出黄褐色的锈孢子。其后病斑逐渐变黑色。当叶片上病斑较多时,往往早期脱落。幼果被害,多在萼洼附近形成大小约1cm的橙***圆斑,后期变为褐色,病部稍凹陷,病斑上发生初为桔***,后变黑色的小粒点,病斑四周产生细管含尺状锈孢子器。病果生长停滞,往往呈畸形而早落。叶柄及果柄被害后,病部呈橙***,膨大隆起成纺锤形,上面也着生有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新梢的症状与叶柄相似,但后期病部凹陷,龟裂,易折断。转主寄主桧柏染病后,最初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出现浅***斑点,其后稍隆起,逐渐突破表皮,露出红褐色或紫褐色、圆锥形或扁楔形块状物,直径1—2mm,单生或数个相连,即冬孢子角。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大,成为橙***舌形胶质体,干燥时干缩成表面有皱纹的胶块状。
病原菌(图1-27)
图1-27梨锈病
1.叶片症状2.冬孢子角3.冬孢子4.冬孢子萌发5.护膜细胞6.锈孢子
性孢子器葫芦形,埋生于表皮下,大小120—170×90—120μm性孢子纺锤形,无色,单胞,大小8—12×3—3.5μm。锈孢子器生于叶背面,长筒形,长约2.5—4毫米,直径0.3—0.5mm。护膜细胞六角形,有长刺状***突起,大小42—87×23—42μm。锈孢子近球形,橙***,表面有刺点,大小18—22×16—20μm。冬孢子纺锤形或椭圆形,双胞,橙***,具长柄,分隔处稍缢缩,每胞各具两个发芽孔,大小35—70×15—22μm。冬孢子在胶质冬孢子角上萌发生出先菌丝,4胞,每胞生一长柄,顶端着生小孢子。小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大小10—15×8—9μm。
发生规律
梨锈病菌为转主寄生。在梨树上形成的锈孢子成熟后,借风力飞落到转主寄主桧柏属(Juniperus)植物上,在适宜温度下萌发,侵入桧柏的叶、枝而产生冬孢子角。越冬后至春季,冬孢子萌发产生小孢子,随风雨传播,直接侵入梨树叶片或果实。侵入后经过一定时间形成性孢子器。性孢子器产生性孢子,性孢子经昆虫等传带到异性性孢子器的受精丝,受精后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向叶背面发展形成锈子器,产生锈孢子。锈孢子不能再侵染梨树,随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入后越冬。梨锈病菌无夏孢子阶段,不能发生再侵染,一年中只有一个短时期产生小孢子侵染梨树。小孢子遇干燥条件极易死亡,传播距离为2.5—5km,最远为50km。
梨锈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尤其温湿度的影响很大谈斗高。锈菌冬孢子的萌发和小孢子的侵染,都需要有一定的雨销告水和湿度,因此每年梨锈病发生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春降雨的早晚和雨量的大小。对温度也有一定要求,如冬孢子萌发温度为14—30℃,最适温度为17—20℃,锈孢子则为27℃。风在病害传播中也起重要作用。如早春无风或风向与梨园相背,在桧柏上越冬的冬孢子,产生小孢子后就不能借风力传播到梨树上,因而梨锈病的发生则轻。锈病菌一定要在有雨、有风、有适宜温度的配合,并有大量幼嫩寄主组织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较多的侵染。我国栽培的白梨、秋子梨系统的各品种均感病,西洋梨抗病力较强。除梨以外,此病还能为害山楂、木瓜等果树。
防治方法
1.切断侵染循环
在梨园四周2.5—5km以内,彻底砍伐桧柏,铲除转主寄主,切断锈病菌的侵染循环,是防治梨锈病的最有效措施。
2.药剂防治转主寄主
在风景区或城市绿化区,如不能立即砍除桧柏,则应于春雨前剪除桧柏上的病枝,并向桧柏喷布波美3度石硫合剂,或0.3%五氯酚钠与1度石硫合剂混合液,或1∶1∶160式波尔多液,也可喷布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00—4000倍液。
3.梨树喷药
梨树开花前喷布1∶2—3∶250—300式波尔多液1次,开花后喷布2次,每次间隔10—15天。或喷布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问答拓展:梨锈病的症状是什么芭芭农场
梨锈病的症状如下:
新稍受害症状:为害初期,病斑上会密生数目不等的小斑点,后期在病斑的表面产生灰***的毛状物,直至病部发黑龟裂。受危害的新梢病部以上枯死,在受到外界人为或非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就会折断脱落。
幼果受害症状:为害初期,幼果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病斑相似,蔽蠢冲病部凹陷。为害后期,病斑表面会产生灰***毛状的锈子器,进而导致病果停止生长,畸形早落。
叶片受害症状:为害初期,叶片正面呈现为橙***,有数目不等的小斑点,之后随着病情加重,病斑部位会逐渐档笑变肥变厚,叶片呈现背面隆起、正面为凹陷症状,并在隆起部位长出淡***的毛状物。当病斑数量较多的时候,叶片就开始不同程度的脱落。
梨锈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1、锈病病菌主要在桧柏枝叶上越冬,在春季借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从表皮细胞或气孔侵入宏歼发病。
2、梨树各品种对锈病的抗性也有差异,梨较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比较抗病。
3、锈病在4月初至5月上中旬降雨次数多、雨量大,则易流行。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