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纹枯病的症状(小麦纹枯病症状与防治)
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和中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种植过程中,以下几种情况都会导致生姜出现黄叶或枯叶死棵问题。
1、叶枯病生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为黄褐色枯斑,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叶面,发病部位生出黑色小粒点,严重时会全叶变褐枯萎。高温高湿、连作、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氮肥过量、植株徒长等条件下易发病。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秋冬要彻底清除病残体,田间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冲施/滴灌/喷灌:矿源黄腐酸钾+枯草芽孢杆菌,一亩地各一袋,一同使用,出苗后冲施2次,每10-15天一次。
快速发根壮苗,健壮植株,改善土壤环境,补充有益菌,抑制病害发生;
预防喷雾:姜瘟净300倍+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吡唑醚菌酯1500倍,每15-30天喷淋一次,雨后必须及时用喷淋一次。
2、姜瘟病主要侵害姜根部、地下茎和地上茎。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挤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带病姜种是主要侵染源,水肥使用不当,高温多湿,时晴时雨,土温变化剧烈也是引发姜瘟的主要原因。病原还可通过流水、地下害虫进行传播。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种植;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发现病姜后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出现病株后,杜绝漫灌,串灌,以喷灌,浅水沟灌为宜。
2)死棵用薄膜袋子连土一起带走,不要用编织袋,以免病菌撒的到处都是。用生石灰填土,周围用土围起来,撒上生石灰。
3、纹枯病又称立枯病,主要为害叶鞘,也为害叶片。发病叶鞘上有生灰绿色圆形病斑,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叶片有水浸状病斑,扩大后呈云纹状不规则的大型病斑,软化腐烂,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后期菌丝集结形成菌核。
高温多湿,种植地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土壤黏重,重茬,肥力不足易得此病。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及时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避免用稻杆作姜地覆盖物;水旱轮作;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4、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后扩展成梭形、椭圆形或不定型病斑,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斑边缘有黄色变色部。发病后期,病斑连合成斑块,叶片变褐变枯。空气潮湿时,斑面会出现小黑点。
连作地,田间湿度大,偏施氮肥,生长势过旺,雨水多易发病。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的地块,高垄深沟栽培;施足氮肥,增施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及时清除病株残体。
5、生理性黄叶
1.培土时造成的物理伤害:培土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生姜受伤,影响养分的传输,或易受病菌侵害,从而导致黄叶。
2.土壤黏重,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质含量低、黏重的土壤,会影响生姜根系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出现烂根、缺素症状,从而导致叶片发黄。
3.水分、光照、高温:干旱缺水、阴雨连绵、光照强,温度高时叶片蒸腾失水的速度快于根系吸水的速度,都会导致生姜出现黄叶。另外,夏季持续高温,地表水分蒸发,高温水蒸气也会灼伤了生姜的叶片,使叶片萎蔫。
4.药害:除草剂选用不当会出现药害,不止当季使用的除草剂会出现药害,如果上茬使用了残效期较长的除草剂也会受害,出现生长缓慢、叶片发黄之类的情况。
防治措施:培土时谨慎操作,避免对生姜造成伤害;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及时排水防涝,及时浇水;夏季要注意遮阴,减轻叶片蒸腾作用;选择残效期短的除草剂。
严格选地,避免连作: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壤土、粘壤土,要求田块地势稍高,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生姜不宜连作,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
生姜虽然是可以在其他土地种植过蔬菜的地方进行种植,但是它的根茎特别的脆弱,对于水分也是特别的敏感,同时它的抗旱能力和抗涝能力都不行,这就需要我们在选土地的时候要慎重了。我们要尽量选择那种沙质土壤,还要保证土地的地势高一点儿,这样才能保证在下雨天的时候能及时的排水,让根部不受雨水的侵泡。
我们在整地的时候,要先把土地深翻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土质更为疏松一点。我们在深翻以后还需要往里面撒一遍基肥,这样才能保证土壤足够肥沃,我们在种植生姜的时候才能吸收足够的养分,达到量产的结果。我们在施肥的过程中要均匀的撒在土壤上面,然后再进行翻一遍土地,让这些肥料和土壤充分结合。
选种催芽这一步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要想让生姜长得好,这一步就要仔细的去挑选。首先我们要先挑选那种一眼看上去就特别粗壮的,其次就是色泽鲜亮、无病害、质地硬,这都是我们要在挑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当然了,现在生姜的品种也是特别多的,所以需要我们去询问一下该地区哪个品种种植的量产高,我们就挑选哪一个品种,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种植的时候可以达到量产的目标。
我们在催芽的时候也是要用对方法。在催芽的过程中要先把选好的种子放在多菌灵里面进行侵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把里面的病菌给杀死。我们在侵泡后,把它拿出来放在一个向阳的通风处,直至把它的表面晒的发亮,我们就去把它放在土地里面用稻草覆盖住,温度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就可以了,等到姜的嫩芽长到2厘米的时候就可以下地播种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