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竹子怎样使用吲哚乙酸 竹子怎样使用吲哚乙酸溶液

2024-07-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633 次
竹子怎样使用吲哚乙酸 竹子怎样使用吲哚乙酸溶液

竹子如何使用吲哚乙酸促进生长

竹子是我国的传统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速度快,木材可用于建筑、制造家具等领域。在种植竹子时,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生长缓慢、易感病虫害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吲哚乙酸能够促进竹子生长,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长调节剂。

吲哚乙酸的作用机理

吲哚乙酸是一种天然生长素,能够影响植物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发育等过程。竹子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生长素来调节其生长节律。使用吲哚乙酸可以增加竹子的生长素含量,从而促进其生长、分枝和根系发育。

吲哚乙酸的使用方法

竹子使用吲哚乙酸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的一种:

浸泡法

将吲哚乙酸溶液浸泡竹子根部,可以促进竹子根系的发育,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1.将吲哚乙酸粉末溶解在适量的水中,调成0.1%浓度的吲哚乙酸溶液;

2.将竹子栽种在土壤中,使其根部完全浸泡在吲哚乙酸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0-15分钟;

3.取出竹子,晾干后重新种植。

需要注意的是,吲哚乙酸浓度过高会对竹子造成伤害,应该控制在0.1%以下。

竹子使用吲哚乙酸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吲哚乙酸的使用量应该适量,过量使用会对竹子造成伤害;

2.竹子的生长环境应该保持湿润,以便吲哚乙酸更好地渗透到竹子内部;

3.竹子的种植时间应该选择在生长旺季,以便吲哚乙酸更好地发挥作用;

4.吲哚乙酸的使用应该注意安全,避免误食或接触皮肤。

相关问题:

问题一:吲哚乙酸可以促进哪些植物的生长?

答案:吲哚乙酸可以促进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如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

问题二:吲哚乙酸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答案:吲哚乙酸的使用方法有浸泡法、喷洒法、灌溉法等。

问题三:竹子使用吲哚乙酸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见效?

答案:竹子使用吲哚乙酸后,一般需要1-2周的时间才能见到效果。

问题四:吲哚乙酸使用过量会对植物造成什么影响?

答案:吲哚乙酸使用过量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如根部坏死、叶片变黄等。

问题五:吲哚乙酸的使用时间有何要求?

答案:吲哚乙酸的使用时间应该选择在植物的生长旺季,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关拓展:

问:竹林要怎么才能杀死,需用什么药(小竹子)

可用硫酸亚铁或者环嗪酮解决。

环嗪酮一般是用于荒地防除竹子,环嗪酮是颗粒剂,一般余雹运以撒施方式施药,建议在生长旺盛的季节用药,例如春季和夏季。环嗪酮施用后,竹子一般需要经过几个月才会死亡,也可以连续使用多次,效果更好,有些农户在用药前将竹子砍倒,这是会影响效果的

如果是大面积的成片竹林,是没有办法用人工清除的,而用机械清除成本又太高,这种情况可使用药物进行清理。竹子是喜欢碱性土壤的,如果遇到酸雨竹子就会大面积死亡,这时可用硫酸亚铁通过对土壤的改善把竹子完美解决肆如掉,等其根系吸收后就会发挥药效竹子逐渐死亡,最终达到除根的目的。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遇到大风天气,一般粉剂农药与喷雾农药会受到影响,农药易被大风吹散,降低农药的效果,达不到效果。而且农药随着风的扩散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随意在大风时候喷粉时,风速不宜超过1米/秒,低容量喷雾,风速不宜超过5米/秒,超低容量喷雾,竖梁风速不宜超过1—3米/秒。

2、阴雨天使用农药,农药很容易被雨水冲刷掉,或者雨水稀释农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药流入土壤里面还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

3、高温炎热时间喷洒农药,农药容易被挥发,分解,影响农药效果,甚至还可能引起施药人员的中毒。一般喷药温度适合在20—3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亚铁

问:给竹子用吲哚乙酸竹子会不会长得很多

会的。
使用吲哚乙酸嫌旅,具有芹神凳卓越的功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增生。
吲哚乙酸是最早应用于农业的瞎雀生根剂,它虽是广谱多用途植物生长调节剂,但因它在植株体内外易降解而未成为常用商品。

问:竹子使用吲哚乙酸后多久开花

竹子喜温暖的气候,北方的寒冷干燥使竹子成活率低,生长不良。要使竹子在北方始终保持绿色,生长良好,必须了解它的特性,对竹子进行精心栽培及养护。
一、栽植前的准备
1.翻地 栽植前首先对栽植地进行全面平整,清除杂物,翻地深度达30厘米以上。将表土翻入底层,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底土翻到表层,有利于风化,翻地最好在秋冬前完成。
2.挖穴
3.准备水源 打好水井,并安装好水管。
4.回填 用表土回填到穴深的1/3,每穴放5公斤(小竹)或10公斤(大竹)农家肥及竹类专用生长剂,与回填土拌匀。
二、栽植
1.搬运 卸车或搬运竹苗时必须轻拿轻放,如不能及时栽种应放于遮阴处,已经分散在穴中的竹苗要及时栽种。
2.竹苗处理 竹苗栽种时必须进行封顶修剪,以确保成活和正常生长。封顶时主苗保留一些枝叶,同时用竹类生长素处理根部,以促进迅速形成新根。
3.种植 如果土壤较贫瘠,每穴放磷酸二铵0.1公斤(小竹)或0.3公斤(大竹),穴中加入1/2深的水,与穴中泥浆充分混合,加土,将根系和泥浆盖上后踩实,最后盖一层松土,四周做埂,埂高10厘米左右,浇足浇透定根水。
4.栽植深度 竹子深栽不易出笋,太浅易被风吹倒。大竹苗栽植深度为35至40厘米,小竹苗栽植深度为30至40厘米。
三、种植密度及种植穴规格
中型竹种植密度按每平方米4至8株,最高到10株。如实行大面积片植,每亩600至1000株;种植穴长×宽×深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
大型竹密度可按需要选择,但要保证通风透光,种植穴长×宽×深为80厘米×60厘米×50厘米。
四、养护管理
1.浇水 水分是直接影响新竹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因母竹经过挖掘、搬运、栽植,竹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吸水能力减弱,呼吸作用加强,若水分不足,就会发生枯萎,影响生长,甚至死亡。北方地区春季一般雨量少,空气湿度小,新栽竹的枝叶水分蒸腾量又大,更要及时浇水保湿。若遇长期雨天,要排出积水,保持土壤通透。
2.除草 新栽竹林植株稀疏,光线充足,杂草容易孳生,若不及时铲除,不仅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也直接影响新竹生长。除草最好选择夏季晴天,铲除的杂草容易枯死。一般年铲两三次,若有条件除草数天后施入一些速效化肥。
3.新栽竹的养护 要防止人、畜破坏,还要及时挖除一些弱笋,每株母竹保留两三个健壮竹笋,培养成竹。新竹长成后,应砍去1/3的顶梢,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抗旱能力,促进竹鞭生长。要防止病虫害发生。
4.成年竹的管理 新栽竹3年后便成为成年竹。为使竹园翠绿秀丽,提高出笋率,必须加强竹园的抚育管理。
(1)护笋养竹 当新竹尚未郁闭时,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促进竹园发育的关键措施。散生竹应做到不挖鞭笋、冬笋,保护春笋,挖除鞭笋和冬笋对竹子的生长有很大影响,不但出笋减少,也会使成竹长势衰弱。
(2)调整合理的竹林结构 大型竹逐年砍去或挖去七年生以上的老竹,留六年生以下的青壮年竹。中型竹应挖去五年生以上的老竹,疏伐量与当年留养的新竹数量大致相等,使竹林的年龄结构为一、二、三年生竹各占30%,四年生竹占10%。还要砍小留大或挖小留大,视竹子的质量,砍弱竹、小竹、病竹、残竹,留养健壮的竹子。每年冬天挖老篼,深翻土。还要断鞭、埋鞭、培土,断鞭时间一般在7至9月。
(3)施肥 1至2月每亩施尿素15公斤,促进笋芽发育和笋体膨大,提高春笋产量。6月新竹展叶时,每亩可施入腐熟的人粪尿1500公斤,供应新竹生长和老竹复壮所需养分,并促进竹鞭生长,能使竹林叶色加深,提高光合作用。8月正值行鞭和笋芽分化阶段,每亩可施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0公斤,以促进竹鞭复壮,笋芽分化、肥大,提高来年的发笋率。秋冬伐竹后,每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垃圾肥3000公斤,以增加土温,提早***笋。
施肥方式可用铺施、沟施或穴施相结合的方法。
另外还要对竹子进行去梢,以抑制顶端优势,促进竹鞭生长和发笋,并可减少和防止风雪危害。去梢时间一般在霜降至第二年春分间进行,但以立冬时为好。

问:吲哚乙酸溶液对竹子有什么作用

浓度高时,如:1000mg/kg,在储藏室可放半年,最好用有机溶剂溶解,稳定性能更好。低浓度的水溶液不耐储存,最好随配随用。河南农大: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