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期是什么意思
灌浆期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农民们必须重视的阶段。那么,灌浆期是什么意思呢?
灌浆期的定义灌浆期是指植物果实生长的一个阶段,也称为果实膨大期。在这个阶段,果实逐渐变大、变重,同时在果实内部形成空隙,这些空隙被液体填满,使果实变得肥厚、饱满。灌浆期是果实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灌浆期的特点灌浆期通常是植物的生长季节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果实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果实逐渐变大、变重,水分和养分不断地向果实内部输送,使果实变得肥厚、饱满。同时,果实内部的色素、糖分、蛋白质等物质也在不断积累,使果实的品质得到提高。
灌浆期的关键环节在灌浆期,果实的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水分、养分、病虫害等。农民们在灌浆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适当控制水分,避免果实过度膨胀而破裂。
- 合理施肥,保证果实充分吸收养分。
- 及时采摘,避免果实过熟而影响品质。
- 防治病虫害,避免果实受到损害。
果实品质是指果实的口感、营养成分、色泽、香味等方面的特点。果实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果实的市场价值和消费者的口感体验。果实品质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种、栽培管理、环境因素等。
参考来源:
《现代农业技术大全》
《果树栽培与管理》
相关问答拓展:
京津冀小麦灌浆期几号浇水?
在冀南,小麦浇灌浆水的时间,在五月一号前比较合适,此时,小麦扬花,灌浆,用水量大。
灌浆水必须浇,不浇如果再无雨,小麦会因旱大减产。
浇时,听天气预报,看天,风大就等等,风小或无风再浇。
返青期灌浆是什么时候?小麦返青期灌浆是小麦授完粉后为灌浆期
玉米的灌浆期在什么时候?玉米灌浆期,指的是玉米籽粒形成期,这时候需要养分和水分充足,一般在7月份左右玉米会进入灌浆期。
玉米进入灌浆期,高温少雨的天气有利于玉米灌浆,但易造成田间干旱,影响玉米灌浆。为加强玉米灌浆期灌水管理,防止因田间干旱造成的损失,为玉米正常成熟奠定基础
玉米灌浆是什么?1玉米灌浆期又名玉米籽粒形成期。
自受精至乳熟期,10~20天(早10,中15,晚20)。
特点是:
⑴胚分化基本完成,初具发芽能力。
⑵子粒体积迅速增长,并基本建成(达最大的75%),干物质积累较少,只有10%,水分含量变动在80~90%,处于水分增长阶段。胚乳由清浆—自浆。
⑶果穗轴基本定长、定粗。
⑷是决定粒数的主要时期。
对田间管理的要求是此期要求养分和水分充足。
玉米灌浆期多少天不下雨会干旱?玉米灌浆期一般有15-30天左右,而且不同品种的灌浆期也会有一定差异。早熟品种一般有10天左右,中熟品种一般有15天左右,晚熟品种一般有30天左右。在这一时期一定要保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玉米穗粒多、粒重,从而达到高产。
2、在玉米灌浆期时一定要防治植株早衰,因为玉米进入灌浆期后,主要以籽粒发育为主,生殖生长最旺盛,而植株的营养生长几乎完全停止。这时根系的吸收功能就会开始降低,茎叶出现老化,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合成的有机物就会减少,植株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导致早衰。尤其是在干旱条件下,最容易发生早衰。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