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农药的配法是什么 蔬菜农药的配法是什么呢
2024-06-0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986 次
蔬菜农药的配法是指在农药使用过程中,不同农药之间的搭配使用方法。正确的配方可以提高农药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且可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常用的蔬菜农药配方
1.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的配方:
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可以用于防治蔬菜病害。配方为1%的硫酸铜和2%的氢氧化钙混合。使用时,先将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分别溶解在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即可。
2.氯氰菊酯和乙草胺的配方:
氯氰菊酯和乙草胺的混合物可以用于防治蔬菜害虫。配方为每亩地使用50毫升氯氰菊酯和400克乙草胺。使用时,将氯氰菊酯和乙草胺分别溶解在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即可。
配方的注意事项
1.配方的比例要准确。如果比例不正确,会影响农药的效果。
2.不同农药之间不能混合使用。混合使用会导致农药的效果削弱,甚至产生毒性反应。
3.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安全。农药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要穿戴好防护服和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4.农药使用后要注意清洗。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使用工具和周围环境,避免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蔬菜农药的配方是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必须掌握的知识。正确的配方可以提高农药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且可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注意配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问答拓展:蔬菜上的土制农药如何制作
蔬菜上的土制农药如何制作春耕之时,农药需求大,今天教大家用蔬菜自制农药的方法。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生姜型农药。首先取出生姜大约1公斤左右,然后把生姜切碎并且捣烂,再添加清水大约12公斤左右浸泡在4小时左右,之后就可以过滤掉清液作为叶面施用,可以有效的防治农作物的棉蚜以及菜青虫,消灭虫的效果将会达到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之间。
大蒜型农药。需要除去掉皮的大蒜大约15公斤,然后将其彻捣烂成泥的形状,添加清水大约50千克左右,然后进行浸泡半个小时,在过滤之后喷洒水稻1到2次,这样可以使降低稻热病产生的几率。喷洒在棉花上面,可以有效的防治棉蚜,控制其的效果在百分之八十之上。
大葱型药剂。采取大葱1公斤左右,然后把它们楚地的切碎且捣烂,添加大约0.4公斤的水搏竖亏进行浸泡,把大葱的原液榨取,然后使原液再用6倍的清水稀释之后进行喷洒,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红蜘蛛以及棉蚜控制其的效果将会达到百分之五十七左右。
韭菜型农药。同样取出韭菜大约1千克,然后进行切碎捣烂,榨取掉韭菜里的汁液。然后给每公斤原液添加6公斤的清水混合喷雾,可以防治棉花红蜘蛛使其效果达百分之七十。
黄瓜藤型农药。施用黄瓜藤大约1.2公斤,添加半公斤的清水,将这些藤捣烂榨取出其汁液,然后给每份原液添加6份的清水进行稀释以此喷洒,可以有效的杀灭菜青虫、菜螟等害虫,其效果可达到百分之九十。
苦瓜叶型农药。首先把苦瓜叶进行切碎且捣烂,然后添加相同量的清水进行浸泡需要1到2天左右,过滤之后榨取其中的原液,平均每公斤原需要液加清水4-5公斤进行混合喷洒,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棉蚜、红蜘蛛,其效果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五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据国际物质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VC的90%、VA的60%来自蔬菜。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目前果蔬中的营养素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正在被人们研究发现,农药可以用来杀灭昆虫、真菌和其他危害作物生长的生物。最早使用的农药有滴滴涕、六六六等它们能大量消灭害虫。但它们的稳定性好,能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在动植物及人体中不断积累,为此被淘汰。后来改用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等,替代最初的农药。然而它们含有磷元素,容易造成水生物富营养化。近年来,一批高效低毒的农药出现,现在人们已经找到了具有专一性的农药,即激素类农药,当下人们使用的农药残留多对农作物伤害大。
本发一种蔬菜农药是一种高效性、针对性基神、环保性、无二次毒性、无残留、无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无公害的新型农药,是实现生态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纤和,绿色企业的重要保证,具有广阔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蔬菜农药,该农药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无化学药剂,对人、畜、树体安全,低毒、无害,杀灭害虫的效果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蔬菜农药,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黄土8-10份、薄荷10-20份、沙参5-7份、藏红花6-10份、红花油6-8份、聚氧乙烯2-4份、茉莉油3-5份、氧霉素5-7份、苦菜根6-10份。
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黄土8份、薄荷10份、沙参5份、藏红花6份、红花油6份、聚氧乙烯2份、茉莉油3份、氧霉素5份、苦菜根6份。
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黄土9份、薄荷15份、沙参6份、藏红花8份、红花油7份、聚氧乙烯3份、茉莉油4份、氧霉素6份、苦菜根8份。
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黄土10份、薄荷20份、沙参7份、藏红花10份、红花油8份、聚氧乙烯4份、茉莉油5份、氧霉素7份、苦菜根1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具有配方科学,工艺先进,价格低廉的特点;
2、对人、畜、树体安全,低毒、无害,杀灭害虫的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黄土8-10份、薄荷10-20份、沙参5-7份、藏红花6-10份、红花油6-8份、聚氧乙烯2-4份、茉莉油3-5份、氧霉素5-7份、苦菜根6-10份。
实施例二:
黄土8份、薄荷10份、沙参5份、藏红花6份、红花油6份、聚氧乙烯2份、茉莉油3份、氧霉素5份、苦菜根6份。
实施例三:
黄土9份、薄荷15份、沙参6份、藏红花8份、红花油7份、聚氧乙烯3份、茉莉油4份、氧霉素6份、苦菜根8份。
实施例四:
黄土10份、薄荷20份、沙参7份、藏红花10份、红花油8份、聚氧乙烯4份、茉莉油5份、氧霉素7份、苦菜根10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问答拓展:哪里有给蔬菜、果树等农作物配农药杀虫剂或防病的有关药剂浓度配法的方法讲解?
如今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广泛。为了准确地量取农药,做到有效、安全,小编为大家介绍三种农药配置方法。一、稀释方法。百分比浓度是指100份药肥液或药肥粉中含药、肥的份数,用"%"表示。如2%的尿素,表示在100公斤尿素溶液中有2公斤尿素,98公斤水。 二、倍数浓度。指1份农药的加水倍数,常用重量来表示。如,配制700倍的50%多菌灵,是用1份50%的多菌灵,加700份水搅拌而成的。 三、对水方法。几种农药混用时,不是每加一种药都加1次水,而是各种药都用同1份水来计算浓度。例如:配制500倍的尿素加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是用2份尿素加1份甲基托布津加1000份水。另外,对水时,应先配成母液,即先用少量温水将药液化开,再加水至所需浓度,充分溶解,以提高药效,防止药害。 正确使用农药,才能放心使用瓜果蔬菜,才能吃到真正的绿色食品。这就要我们使用农药的时候,农药经绡人员更要弄清每种药物所针对的病虫害和用法用量,在指导农民使用过程中万不可信口开河,随意增减配比。
农药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1、不同农药的正确配制方法
(1)纤基液体农药的稀释:液体量少时可以直接进行稀释。在准备好的配药容器内盛好需要的清水,然后将定量的药剂渐渐倒入水中,用木棒轻轻搅匀便可使用。需要配制较多药量时,最好采取二步配制法;即用少量的水将农药原液先配制母液,再将制好的母液按稀释比例倒人准备好的清水中,充分搅匀,便可使用。
(2)可湿性粉剂的稀释:应采用二步配制法,即先用少量水配制好较为浓稠的母液,然后再倒人盛有水的容器中进行最后稀释。但应注意二步配制所需的水量要与理论用水量相等。
(3)粉剂农药的稀释:主要是利用填充料进行稀释。先取草木灰。米糠。干细泥等,再将所需的粉剂农药混入搅拌,反复添加/直到达到所需倍数。
(4)颗粒剂农药的稀释,利用适当的填充料与之混合;稀释时可用干燥的沙土或中性化肥作填充料)按一定比例搅匀即可。
2、用农药要做到“六不要”
(1)不要用污水配药:污水内杂质多,用以配药容易堵塞喷头,还会破坏药剂悬浮性而产生沉淀。
(2)不要用井水配药:井水含矿物质较多,这些矿物质与农药混合后易产生化学作用,形成沉淀,降低药效。最好用清洁的河水配药。
(3)不要在风雨天和烈日下喷药:刮凤喷药会使农药粉剂和药液飘散。雨天喷药,药粉、药液易被冲刷,降低药效;烈日喷药,植物代谢旺盛,叶片气孔开张,易发生药害。最佳喷药时间为上午8~10时,下午3~6时。
(4)不要滥用衣药:按作物种类、防治对象和药剂性能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农药。、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山竖桐,滥用农药往往会造成药害。
(5)不要在花期喷药:农作物和果树的花期和幼果期,组织幼嫩,抗病力弱,易发生药害,应在花期和幼果期以后喷药。
(6)不要一药连用:常用一种农药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逗坦;降低防治效果,应交替使用不同的农药。
上一篇:乙草胺喷在作物叶面上 乙草胺喷在作物叶面上会死吗 下一篇:灌浆期是什么意思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