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金针虫 金针虫用什么农药可以消灭

2024-06-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322 次
金针虫 金针虫用什么农药可以消灭

金针虫:农作物的隐形**

金针虫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农业害虫,常被誉为农作物的“隐形**”。它主要寄生在植物根系中,通过取食植物根系的汁液来获取营养,会导致植物根系受损、生长缓慢,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金针虫的危害不容小觑,对于农民来说,它是一道巨大的难题。

金针虫的生物特征

金针虫是一种微小的线虫,体长约0.5-1.5毫米,直径约为0.1毫米,身体呈细长的圆柱形,分为头部、颈部、体部和尾部。它们是典型的寄生虫,寄生于植物根系中,通过取食植物根系的汁液来获取营养。

金针虫的危害表现

金针虫是一种地下害虫,它们的危害表现常常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农作物受到金针虫侵害时,常常会呈现生长缓慢、发黄、萎缩、凋谢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受害植物的叶子会出现枯黄、卷曲的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金针虫的防治措施

由于金针虫的生命力极强,一旦侵害农作物,很难进行有效的防治。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避免金针虫的侵害。

1.合理轮作

合理的轮作可以减少金针虫的侵害。轮作时,应适当增加豆类作物的比例,既能够增加土壤的固氮能力,又能够减少金针虫的数量。

2.优化施肥

在施肥方面,应适量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的肥力,并在施用化肥时,应注意控制氮素的施用量,避免过量的氮素供应,从而减少金针虫的危害。

3.使用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治金针虫的方法。它们可以通过诱导或杀灭金针虫来达到防治的目的,对环境和人体无害,是一种绿色的防治方式。

金针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的危害不容小觑。为了保护农作物,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减少金针虫的侵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金针虫的研究,开发出更加有效、绿色的防治手段,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相关百科知识

线虫(xiànchóng):线虫是一种体长较长、无脊椎的微小动物,身体呈线形,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或海水中。线虫数量庞大,物种多样,有的物种对人类和动植物有害,有的物种则对环境保护和生物研究有重要作用。

防治(fángzhì):防治是指对某种**、虫害或其他害虫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措施。防治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关拓展:

问:金针虫的危害,生活习性,金针虫药

金针虫,也叫做节节虫,分类多种,金针虫的危害是什么呢?金针虫怎么防治呢?金针虫有什么药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金针虫的危害金针虫是一种地下害虫,体形细长略扁,体壁较硬,呈金黄或茶褐色,并有光泽,故名“金针虫”,成虫是叩头虫,属鞘翅目。
金针虫幼虫咬食小麦、危害刚发芽的种子、激缺幼苗的根部,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齐呈撕裂状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金针虫生活习性金针虫一般生活在秸秆还田腐熟不好和管理耕作粗放的地块,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越冬。
金针虫2-3年完成1代,在秋后小麦苗期及春季返青期危害严重,尤其以早春危害严重。
金针虫在土中活动受温度、湿度条件的影响很大,依土壤温湿度变化做垂直运动,当10cm深土层温度6℃时即做上升运动,土温达10℃~20℃时可严重危害种实和幼苗。
春季多雨水则为害加重。
金针虫防治方法创造不利于金针虫活动的环境。
种植前要深耕多耙,收获后及时深翻;夏季翻耕暴晒,特别是麦收后及时翻耕可以杀死部分害虫,利用金针虫成虫趋光性,于成虫发生期在田间地头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
金针虫药可采用药剂拌种、撒毒土和灌根等方式。
拌种可用40%甲基异明扒辩柳磷乳油、48%毒死蜱(乐斯本);土壤处理可用2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200~250克,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3公斤,拌细土25公斤播前撒施耕地或顺垄条施;冬前和小麦返青期发现金针虫为害造成死苗时,要及早进行灌根。
可用40%辛硫磷100~150毫升兑水50~75公斤配制药液。
因而药剂此晌的筛选及施法是化学防治的关键。
目前,化学农药常用于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根部灌药、撒施毒土、地面施药、植株喷粉、毒土(饵)、涂抹茎干等来防治地下害虫。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金针虫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问:金针虫是什么?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植物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烟草的有很多种。金针虫(Elateridae)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植物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烟草的有很多种,但主要有Limonius(北美洲)(Akehurst,1981)、细胸金针虫(Agriotes)(美洲、亚洲、欧洲)、褐纹金针虫(Melahotus)(北美洲、欧洲、亚洲)、宽胸金针虫(Conoderus)(美洲、澳洲)(Akehurst,1981)和Hemicrepidius(北美洲、欧洲)。中国的主要种类有沟金针虫(Pleonomusc**iculatus)、细胸金针虫(Agriotesfusicollis)、褐纹金针虫亮谈(Melanotuscaudex)、宽背金针虫(Selatosomuslatus)、兴安金针虫(Harminiusdahuricus)、暗褐金针虫(Selatosomussp.)等。成虫体长8~9毫米或14~18毫米,依种类而异。体黑或黑褐色,头部生有1对触角,**着生3对细长的足,前胸腹板具1个突起,可纳入中胸腹板的沟穴中。头猜键基部能上下活动似叩头状,故俗称“叩头虫”。幼虫体细长,25~30毫米,金黄或茶褐色,并有光泽,故名“金针虫”。身体生有同色细毛,3对胸足大小相同。金针虫的生活史很长,因不同种类而不同,常需3~5年才能完成一代,各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地下越冬,越冬深度约在20~85厘米间。沟金针虫约需3年完成一代,在华北地区,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为活动盛期。成虫白天躲在麦田或田边杂草中和土块下,夜晚活动,雌性成虫不能飞翔,行动迟缓有假死性,没有趋光性,雄虫飞翔较强,卵产于土中3~7厘米深处,卵孵化后,幼虫直接为害作物穗谨。

问:金针虫有何形态特征?

金针虫的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8~9毫米或10~18毫米,依种粪而异。体黑或黑褐色,头部生有1对触角,**着生3对细长的足,前胸腹板具1个凸起,可纳人中胸腹板的沟穴中。头部能上下活动似叩头状,故俗称“叩头虫”。(2)幼虫幼虫圆筒形,体表坚硬,蜡**或褐色,末端有两对附肢,体长13~20毫米。根据种类不同,幼虫期1?3年。**下侧有一个爪,受压时可伸人胸腔。当叩头虫仰卧,若突然敲击爪,叩头虫即会弹起,向后跳跃。(3)蛹在土中的土室内,蛹期大约3周。

问:危害草坪的金针虫有哪几种?


金针虫是鞘翅目叩甲科幼虫的总称,由于幼虫多为黄褐色,
体壁坚硬光滑,体形似针,故又称为金针虫,别名铁丝虫、姜虫、金齿耙等,成虫称叩头虫。在中国有10多个种,从南到北分布很广,其中分布广、为害重的有以下几个种,沟金针虫、细
胸金针虫、宽背金针虫、褐纹金针虫。沟金针虫的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至东北地区南部和内蒙古,西至甘肃、陕西、青海,以有机质缺乏、土质较疏松的沙壤旱地平原地段发生较重。细胸
金针虫主要分布淮河流域和东北、西北地区,以水浇地和低洼地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黏土地区危害重。宽背金针虫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的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宁夏、甘肃等地,以退化淋
溶黑钙土、栗钙土地带发生严重。褐纹金针虫在华北地区与细胸金针虫混合发生,分布特征相似,以水浇地发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