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规定每亩水面可以养几平米网箱
此篇农资内容会给大家分享“农业部规定每亩水面可以养几平米网箱”的内容进行讲解,期望对农资人们有少许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陆域。海水池塘养殖:养殖水面20公顷(含)以上。工厂化养殖:养殖水体立方米(含)以上。2开放性海域。深水网箱养殖:500口(含)以上(折算为40米周长数,610立方米/口)。普通网箱养殖:900平方米(含)以上。吊养、滩涂底播增养殖:200公顷(含)以上。围栏养殖:养殖水面20公顷(含)以上。
3封闭或半封闭海域。普通网箱养殖:540平方米(含)以上。吊养:100公顷(含)以上。滩涂底播增养殖:150公顷(含)以上。
(二)淡水养殖。淡水池塘、山塘养殖:养殖水面40公顷(含)以上。工厂化养殖:养殖水体立方米(含)以上。普通网箱养殖:600平方米(含)以上。吊养:50公顷(含)以上。
金鲳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食量大,消化快,抢饲凶猛,其生长迅速,从苗种开始养殖,3-6个月可达400—600g的上市规格,养殖户可根据金鲳生长速度快的特点,选择在金鲳生长最快的6、7、8月份加大投饲量,促其迅速生长,尽快达到上市规格,压缩其生长周期,降低风险。金鲳鱼人工养殖主要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模式。
养殖卵形鲳_的网箱应该选择在有一定挡风屏障或风浪相对较小,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不受内港淡水和污染源的影响,水质清爽,水质环境相对稳定的海区。水深一般要求在10米~15米(指落潮后),如果为深水网箱,可以设置在水深20米以上的海区,一般要保证在最低潮时,网箱底到海底的距离至少应在2m以上。
为保证养殖的成功,养殖海区的水质应满足以下条件:盐度20‰~30‰,水温18℃~32℃、酸碱度7~9,透明度8米~15米、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养殖卵形鲳_的网箱一般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网线编结而成。
网目为25~30厘米,网箱规格可以根据鱼苗的大小及实际情况调整。随着深海网箱的普及应用,实践证明卵形鲳_也适用于此类网箱养殖。
所以在深海区,则可以使用直径达20米以上由高强度聚乙烯(PE)制成的深水网箱进行养殖。根据网箱大小以及潮流和风浪的不同情况,多个网箱组成的网排应保持适宜的间距,一般要求在3米以上,以保障水流的畅通。
养殖金鲳,放苗时间在每年的4-5月份,放养规格为2-3厘米,当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为鱼种的适宜投放时间。卵形鲳_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海区水质环境条件、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水平、饵料来源情况及产量和规格要求指标等情况来灵活掌握。
一般来说,如果要早日收获,体长10厘米左右的鱼苗,可放为40尾/立方米~50尾/立方米水体,如果不急于收获,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鱼苗放养前要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及寄生虫。放养后要加强鱼苗早期的营养,壮苗,增强抗应激能力。
卵形鲳_是肉食性的鱼类,过去主要使用绞碎的鲜杂鱼进行投喂,但是也可以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而有较好的养殖效果。在金鲳鱼网箱养殖中普遍使用高档海水鱼膨化配合饲料进行养殖。
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食后停留不长的时间,若再投喂其爱吃的食物,仍然凶猛争抢。
在水温适宜其生长的6、7、8月份日投饵量可以控制在鱼体重的20%以上,而在水温较低的其他月份可以适当降低投饵量。
也有部分养殖者为使其迅速生长,压缩其生长周期,在高温季节通过增加投喂次数的方法来提高其日投饵量到其体重的40%。
网箱养殖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勤一细”,要经常对养殖卵形鲳_进行巡视,注意观察鱼群活动情况及水色、水质等情况。
一般每天早、中、晚都应该测量水温、气温,每周应该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
每隔15天~20天左右抽样测量卵形鲳_的体长和体重,以掌握其生长速度、规律等情况,便于确定饵料的投喂量,同时检查卵形鲳_鱼体是否有病害发生。
在网箱养殖中,网箱的清洗和更换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海水中浸泡了一定时间的网箱系统,会或多或少地附着藤壶、牡蛎等贝类和各种藻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流的畅通和水体的交换,从而影响了卵形鲳_的生长和加重了网箱系统的下沉力。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根据网箱上附着生物量及鱼类养殖情况进行换网和清洗。
一般3个月~6个月换一次网。网箱清洗可使用高压水枪喷洗、淡水浸泡、暴晒等方法进行。
在海水网箱养殖卵形鲳_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网箱的安全。应采用水面、水中(潜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经常检查网箱系统的附着情况,网箱有否破损、各种缆绳骨有否磨损、网箱系统的固定设施是否固牢坚硬等,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在灾害性天气出现之前应采取在加盖网。检查和调整锚、桩索的拉力,加固网箱的拉绳和固定绳。检查框架、锚、桩的牢固性。养殖人员、船只迁移至避风港等措施进行防范。
当年人工孵化的卵形鲳_鱼苗一般在10厘米左右进行投放,养殖4~5个月即可达到400g以上的商品规格。
养殖者可以根据卵形鲳_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预测来确定开始养殖的时间或放苗的规格,以期获得最大的收益。
试验池3口,位于紫泥镇甘文生态养殖示范区内,大小相同,每口池塘面积12亩,长方形,南北走向,池塘开阔向阳,池深2m,坡比l:25,沙泥底质,池底淤泥6cm-10cm。
可利用潮汐变化进排水,水质清新无污染,pH为70-82,盐度范围在5‰-12‰之间,氨氮含量低于05mg/L,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1mg/L。
利用冬闲干塘曝晒后翻耕平整,加固、加高池岸,对进、排水闸门渗漏水、塌陷处进行维修,清除过多淤泥。
池深达2.5m,各池有独立进排水系统,进水口安装40目—50目筛绢网,防止野杂鱼进入。每池安装4台0.75kW水车式增氧机。
池内建面积1亩—15亩暂养池。改造后每亩用100kg生石灰化水后干池泼洒消毒。
1、投苗前15天,进水80cm,每亩用10kg—15kg茶籽饼温水浸泡24小时后全池泼洒,以杀灭野杂鱼卵。
每亩投施100kg~150kg发酵有机肥,待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即可准备投放鱼苗。
到5月中旬,水温达到20℃时,每亩放养体长2.5cm—3cm淡化的卵形鲳_鱼苗2500尾,鱼苗购自厦门,先投放于暂养池培育。
每亩混养200尾体长为5cm—6cm_鱼苗、4000尾体长为1.5cm淡化斑节对虾苗,直接投放大塘。
放苗时池水茶褐色,含有丰富天然饵料生物,透明度为30cm,盐度为80‰。
苗种标粗卵形鲳_鱼苗在暂养池中24小时充气增氧,投苗2天后开始投喂浮游动物或刚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日投喂量为每万尾鱼苗1000g—1500g,逐渐驯化为用卵形鲳_0#全价配合饲料投喂。经过20天培育,卵形鲳_长至4cm-5cm,可打通暂养池,让鱼种进入大塘。
1、投饵管理卵形鲳_使用粗蛋白含量43%的卵形鲳_专用膨化颗粒饲料投喂,混养的鲻鱼、斑节对虾不另行投饵。
按鱼规格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饲料,前期用0#料、1#料,中后期用2#料、3#料。根据气侯、6月—9月水温为25℃—35℃时,卵形鲳_摄食旺盛,生长快,每天投喂3次—4次,日投饵量增至鱼体重15%以上。高温闷热天气要适度控制投饵量,避免卵形鲳_暴食。
投喂配合饲料要营养全面,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美国纳欣(国际)生物营养有限公司产品“银黄维红VC”或潍坊东方海洋(加拿大SASKAATCHEWAN大学)生物科技研发中心产品“激活肽”,调节卵形鲳_肠道微生态环境,加强肠道的吸收功能,增进饲料转化率,提高机体抗病、抗应激能力消化吸收,促进鱼类生长。
水质调控保持水位,养殖前期鱼塘逐渐加水,每天加水5cm-10cm,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一直到池塘水深1.5m后才开始逐渐换水,每2天—3天换水20cm-30cm。高温期水位保持2m以上,酌情增加换水量和换水次数。
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池水积累大量残渣、排泄物,增加池塘有机耗氧量,应加开启增氧机,用量为150-200/亩·米,高效降解池水中有机残渣、鱼虾排泄物,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
稳定PH值,通过营养,场所竞争及分泌类似抗生素的物质,抑制真菌和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保持水中有益菌群和浮游生物的生态平衡。其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功效明显高于常规菌群。增氧成分同时释放氧气,增加池底溶解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浮头和泛塘现象。
3、日常管理日常管理要做到早、中、晚最少巡塘三次,观察卵形鲳_摄食情况,发现卵形鲳_摄食量异常或死鱼时要查找原因,及时对症处理。
经常检查进排水口过滤网,清除杂物,发现破损及时更换,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发现池水恶化要及时加注新水,防止卵形鲳_缺氧浮头。卵形鲳_有**抢水习性,加水时进水口附近区域用围网围起来,防止卵形鲳_过密**在进水口周围造成缺氧窒息死亡。
好文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已于2023年7月14日经农业部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23年9月1日起实施。
第一条 为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农业部主管全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 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生态养殖,保护养殖环境。
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第五条 水产养殖用水应当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23)或《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23)等标准,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
第六条 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监测养殖用水水质。
养殖用水水源受到污染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确需使用的,应当经过净化处理达到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养殖水体水质不符合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经处理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应当停止养殖活动,并向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其养殖水产品按本规定第十三条处理。
第七条 养殖场或池塘的进排水系统应当分开。水产养殖废水排放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水产养殖规划要求,合理确定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和滩涂,同时根据水域滩涂环境状况划分养殖功能区,合理安排养殖生产布局,科学确定养殖规模、养殖方式。
第九条 使用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有关规定申领养殖证,并按核准的区域、规模从事养殖生产。
第十条 水产养殖生产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养殖技术规范操作要求。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配置与养殖水体和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水处理设施和相应的水质、水生生物检测等基础性仪器设备。
水产养殖使用的苗种应当符合国家或地方质量标准。
第十一条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逐步按国家有关就业准入要求,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第十二条 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格式见附件1),记载养殖种类、苗种及生长情况、饲料及投喂情况、水质变化等内容。《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应当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后2年以上。
第十三条 **的养殖水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应当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仍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禁止**。
第十四条 水产养殖单位**自养水产品应当附具《产品标签》(格式见附件2),注明单位名称、地址,产品种类、规格,出池日期等。
第四章 渔用饲料和水产养殖用药。
第十五条 使用渔用饲料应当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NY5072—2023)。
鼓励使用配合饲料。限制直接投喂冰鲜(冻)饵料,防止残饵污染水质。
禁止使用无产品质量标准、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变质和过期饲料。
第十六条 使用水产养殖用药应当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5071—2023)。使用药物的养殖水产品在休药期内不得用于人类食品消费。
禁止使用假、劣兽药及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其他化合物和生物制剂。原料药不得直接用于水产养殖。
第十七条 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水产养殖用药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或在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应当按照有关就业准入的要求,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第十八条 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填写《水产养殖用药记录》(格式见附件3),记载病害发生情况,主要症状,用药名称、时间、用量等内容。《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应当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后2年以上。
第十九条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水产养殖用药安全使用的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第二十条 农业部负责制定全国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的监控工作。
第二十一条 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样检测。
健康养殖指通过采用投放无疫病苗种、投喂全价饲料及人为控制养殖环境条件等技术措施,使养殖生物保持最适宜生长和发育的状态,实现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