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蛋鸡氯化胆碱如何使用

2024-02-2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44 次
蛋鸡氯化胆碱如何使用

  这一篇知识会给农友们阐述“蛋鸡氯化胆碱如何使用”的内容进行仔细介绍,期待对广大农友有点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氯化胆碱通常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氯化胆碱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蛋鸡器官中的脂肪沉积和组织变性。

  它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合成。增强畜禽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禽蛋产量。

  剂量一般为1-2g/kg。


好文探索:胆碱在蛋鸡生产中的作用


  胆碱是一种强有机碱,是卵磷脂的组成成分,也存在于神经鞘磷脂中,是机体可变甲基的一个而作用于合成甲基的产物,同时又是乙酰胆碱的前体。胆碱也被称为维生素B4,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在动物体内以卵磷脂、溶血性卵磷脂、磷酸胆碱、乙酰胆碱和神经胆碱的形式存在。

  胆碱在机体内代谢过程中发挥了中重要生物学功能:(1)作为前体物质合成乙酰胆碱,发挥神经递质的作用。(2)合成卵磷脂,作为磷脂的组成部分,参与生物膜和脂蛋白的形成,维持细胞正常结构和脂类代谢活动,对禽脱腱病和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预防起重要作用。(3)氧化生成甜菜碱,调节渗透压,参与一碳单位代谢,提供不稳定甲基。

  机体内胆碱的获取或者通过肝脏,卵类食物(主要以磷胆酰胆碱(PC)和卵磷脂的形式存在),或通过内源性合成(通过磷脂酰乙醇胺的连续甲基化过程)。

  机体除了从作为大分子PC的一部分而取得胆碱外,不能从其他途径生成胆碱。

  蛋鸡日粮中添加氯化胆碱,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由于家禽的胆碱需要量与日粮中的蛋白质,蛋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含量密切相关,导致对于胆碱的最佳添加量观点并不一致。

  1、饲料中胆碱的含量及生物利用率。

  饲料中的胆碱多以结合形式存在,其结合的主要成分为卵磷脂,占胆碱含量的90%以上,游离胆碱或神经鞘磷脂含量低于10。胆碱主要存在于玉米、豆粕、菜籽粕、花生粕、麦麸、鱼粉、肉骨粉及禽类副产物等饲料原料中。

  一般情况下,胆碱在动物性的饲料原料中含量最高,其次饼粕类糠麸类和谷实类等。

  1.2饲料中胆碱生物利用率的评价。

  家禽对饲料中的胆碱利用率的高低是影响饲料中是否添加胆碱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胆碱主要是在小肠前段、空肠和回肠吸收。在肠道经过消化酶的作用,胆碱从卵磷脂和神经磷脂中释放出来,在空肠和回肠经过钠泵的作用被吸收,十二指肠每天分泌2次,分泌的胆碱和摄入消化的胆碱大部分在空肠被吸收,进入门静脉循环。另外,大部分摄入的胆碱在吸收前被肠道微生物降解,降解产物主要为甜菜碱和三甲胺。

  当前胆碱生物学利用率的测定多以动物生产反应和缺乏症为衡量指标。 当家禽饲粮胆碱作为第一限制性营养物质时,生长反应与饲粮蛋白质和蛋氨酸水平密切相关,用生长反应来评价家禽对胆碱的生物利用率并不准确。以胆碱缺乏症为指标只能定性的说明胆碱抗缺乏症的功能,并不能定量的反应动物对胆碱的利用程度。

   试验日粮的设计以及对胆碱单一因素有反应的敏感指标选取时研究胆碱生物利用率的关键。

  胆碱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与蛋氨酸、胱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甜菜碱、叶酸、维生素B12以及甲基供体等密切相关。

  影响蛋鸡需要量的因素喝多,比如周龄、采食量以及饲粮蛋白质水平等。一般来讲,产蛋鸡饲粮中蛋氨酸+胱氨酸较高,胆碱需要量较低。

  美国NRC提出白壳蛋鸡和褐壳产蛋鸡每天需要摄入的胆碱含量分别为105mg和115mg,胆碱的需要量较低,但NRC推荐白壳蛋鸡每日采食量为100、120g时蛋氨酸+胱氨酸含量分别为0.58%和0.48%。随着周龄的增加,蛋鸡胆碱需要量下降,有观点认为青年鸡利用胆碱部分满足蛋氨酸需要的能力高于老龄蛋鸡,从而提高了青年鸡对胆碱的需要量。

  2.2蛋鸡饲粮中添加胆碱的效果。

  目前蛋鸡饲粮中添加氯化胆碱,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评价其对产蛋率、蛋重以及肝脂率的影响。二是进行过量胆碱对蛋品质和蛋鸡生物安全性的评价。但 如上面所说,胆碱的添加量受相关营养元素的影响较大。

  当胆碱添加量为1400mg/kg时,连续添加12周,对产蛋率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提高采食量和体增重。28周来航鸡饲喂1340mg/kg氯化胆碱,连续饲喂20周,对产蛋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降低肝脂率23.5%-28.2%。

  Tsiagbe等试验表明,玉米—豆粕型饲粮中需要补充胆碱才能达到最佳的生产状态,添加500mg/kg、1000mg/kg的胆碱可以显著提高产蛋率和蛋重。但March等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在蛋鸡饲粮中添加3834-5228mg/kg氯化胆碱36周,发现部分鸡蛋有土腥味,对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

  大量的研究表明,8周龄后很难发生胆碱缺乏症,造成家禽胆碱缺乏的主要原因有(1)饲粮中胆碱的添加量不够。(2)家禽对胆碱的利用率低。(3)饲粮中参与胆碱合成的营养元素的缺乏。(4)家禽处于非正常生理状态系影响胆碱的合成和吸收。蛋鸡缺乏胆碱主要表现为脱腱病,脂肪肝出血症、产蛋率下降和蛋重减轻。

  目前研究表明,蛋鸡对胆碱的耐受量较高,添加高水平的胆碱与鱼腥味的鸡蛋的产生密切相关。胆碱是三甲胺的前体物,而三甲胺恰好是鸡蛋产生鱼腥味的关键元凶,所以当日粮中含有大量的胆碱时极易诱发鱼腥味鸡蛋的产生。

  2.4胆碱预防蛋鸡脂肪肝出血症的机制。

  蛋鸡脂肪肝出血症是一种代谢性**,胆碱通过卵磷脂的形式提高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促进肝脏脂肪运输和通过提高机体对肝脏脂肪酸的利用来缓解脂肪在肝脏的大量蓄积。

  家禽的卵巢不能合成脂类物质,蛋鸡将大量肝脏中合成的脂蛋白转运到发育的卵细胞以形成蛋黄。目前有关胆碱是否影响及通过何种途径影响肝脏脂肪转运的报道较少,胆碱预防蛋鸡脂肪肝出血症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明确。

  目前对胆碱的研究大多集中在80年代,并且我国国内研究较少,饲料原料品种的变化及加工方式的改变,家禽对饲料中胆碱的生物利用率仍然有很多未知。目前,蛋鸡生产中普遍的做法是在饲粮中添加足量的蛋氨酸,适量添加胆碱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要。

  但添加胆碱也有负面影响,胆碱具有强吸潮性,对饲粮中其他维生素具有破坏作用。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在饲料中添加800mg/kg-1000mg/kg胆碱。

  随着蛋鸡的遗传潜力的进一步开发和健康养殖的推广,蛋鸡饲粮中胆碱的最适添加量需要进一步评价。


精选问答:


  1、蛋鸡所需的胆碱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蛋鸡所需的胆碱的生理功能有:

  1、胆碱参与脂肪代谢,具有促进蛋鸡生长的作用。

  2、蛋鸡缺乏胆碱比较典型的症状是骨粗短症。蛋鸡对胆碱的需要量为0.13%,耐受量为需要量的2倍。

  3、生产中要注意补充胆碱。胆碱的计量单位为毫克。鸡对胆碱的需要量为 500?2 000毫克/千克日粮。

  2、蛋鸡料配方?

  1、夏季:黄玉米57%、麸子5.8%、槐叶粉(或苜蓿草粉)8%、炒黄豆13%、花生仁饼10%、乳酸钙1.1%、益生素0.2%、氯化胆碱0.2%、金星维它0.03%、微量元素0.17%、盐0.5%、贝壳粉4%。

  2、冬季:黄玉米60.8%、麸子3%、槐叶粉(或苜蓿草粉)8%、炒黄豆12%、花生仁饼10%、乳酸钙1.1%、益生素0.2%、氯化胆碱0.2%、金星维它0.04%、微量元素0.16%、盐0.5%、贝壳粉4%。

  3、产蛋鸡是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鸡蛋是饲养蛋鸡的主要收入。饲养蛋鸡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蛋鸡品种应该选择体质健壮、觅食力强、抗病力强、产蛋率高、蛋质好、耐粗饲、适应当地环境的本地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