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西葫芦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呢

2024-02-2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24 次
西葫芦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呢

  这篇知识文章会给朋友们分享“西葫芦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呢”的内容进行介绍,期待对各位农资人们有几许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西葫芦叶黄的原因一般有:根生长阻塞导致黄叶。植物缺乏导致生理功能障碍,导致某些元素或多种元素吸收代谢功能下降,导致各种症状的黄叶。土壤粘度高,根缺氧产生黄叶。


好文探索:西葫芦叶片发黄、叶缘干焦是咋回事?


  近日有读者咨询:西葫芦定植以后,现在叶片发黄、叶缘干焦,不知是何原因。根据读者反映的情况,我分析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种植户可根据病症区别防治。

  一、苗期叶片发黄的主因是根系发育不好而侵染的茎基腐病。

  茎基腐病过去多在西葫芦进入结果期时才开始发病,主要危害茎基部。但近两三年来,该病在大部分蔬菜种植区,尤其是在定植后的7~15天内,出现明显的突发且加重发展的趋势,如若采取措施不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毁种。

  一般多出现下部叶片变黄,茎基部水渍状,茎基部皮层外部无明显病变,而后皮层逐渐变为淡褐色至黑褐色,绕茎基部一圈,病部失水变干缩,病部以上叶片变黄、萎蔫,后期叶片变为黄褐色。该病系土传病害,菌丝生长适温为32℃。

  定植期过早或定植后气温偏高与较重发病有一定关系。

  解决办法:以药剂灌根的方式效果最好,喷雾防治效果不理想。

  具体做法是:(1)用50%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正根”牌氨基酸液体水溶肥300倍液,每株用药液100~150毫升,于植株根部用一次性口杯缓缓浇灌,间隔7~10天灌1次,连灌两遍。(2)用30%中农·瑞苗清(甲霜·噁霉灵)水剂3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水剂750倍液+“安根”牌氨基酸水溶肥750倍液灌根,灌法同上。

  二、叶缘干焦可能是侵染了西葫芦疫病。

  西葫芦疫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此病主要危害嫩叶、嫩尖、幼茎和果实。

  苗期染病,多于嫩尖、幼茎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情发展较快,会很快腐烂而死。叶片发病,多从叶缘或叶柄连接处产生水白色、暗绿色、不规则形大病斑,病斑扩展较快,常使叶片全叶腐烂,干燥时病部呈青白色,易破裂。

  解决办法:(1)用68.75%银法利(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0倍液+30%苗康二代(噁霉灵)水剂750倍液+生根壮苗剂500倍液,全株喷雾。(2)用10%科佳(氰霜唑)悬浮剂600倍液+60%利刃(甲霜·霜脲氰)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防治。

  三、叶黄、叶缘干焦也有可能是苗期缺钾或其他多种中、微量元素。

  苗期缺钾或其他中、微量元素,其症状特点是:下部叶片叶尖和叶缘先发黄,而后逐渐向脉间叶肉扩展,严重时叶片焦枯,卷缩早脱,植株萎蔫,果实发育受阻,呈头大蒂细棒槌形畸形果。

  解决办法:用富含氮、磷、钾51%(17∶17∶17),又含11种中、微量元素、17种稀有元素的引酵稀土600倍液+富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欧亚美水溶肥300倍液+滋生750倍液喷雾,间隔5天喷1次,连喷两遍,效果较好。


精选问答:


  1、西葫芦变黄还能吃吗?

  西葫芦变黄不是变坏,也不烂也不黑,当然可以吃,变黄说明你保护不到位,没做好保鲜,时间长了发黄,是老了特点,吃是没问题,口感不太好而己。

  2、西葫芦常见病害及防治?

  西葫芦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针对不同的病害,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1. 疫霉病:疫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西葫芦叶片和果实出现黄斑和腐烂,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防治措施:避免过度浇水和通风不良,及时清除枯叶和病害部分,必要时可以喷洒杀菌剂。

  2. 白粉病:白粉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西葫芦叶片和茎部出现白色粉状物质,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防治措施:加强通风,保持植株周围环境的干燥,及时清除病害部分,必要时可以喷洒杀菌剂。

  3. 疮痂病:疮痂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西葫芦果实表面出现痂皮,影响果实品质。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病害部分,必要时可以喷洒杀菌剂。

  4. 病毒病: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西葫芦出现黄化、畸形等症状,影响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病害部分,保持植株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病毒的传播。

  除了以上常见的病害,西葫芦还容易受到虫害的侵袭,如蚜虫、斑点螟等。防治措施可以采用选择性杀虫剂和天敌等方法控制虫害的发生。

   预防病害和虫害的发生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要加强植株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及时发现和清除病害和虫害部分,这样才能让西葫芦健康生长,产出高质量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