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怎么耕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作技术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下就玉米地怎么耕进行探讨。
耕作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分析,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酸碱度、质地等指标,以便确定后续的土壤改良和施肥方案。
对于玉米地的翻耕,要根据土壤的质地和深度确定犁深,一般来说,犁深应该在20-25厘米之间,以保证玉米的根系能够充分生长,同时也能保证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储存。
在犁地之后,需要进行耕松,将土壤松软,增加通气性和渗透性,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根系的生长。同时,也可以在耕松的同时施入基肥,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发育。
玉米地的整地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田间管理。一般来说,玉米生长期内需要进行除草、中耕和追肥等工作,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其中,除草可以通过人工或药剂进行,中耕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松软度,追肥可以增加玉米的养分供应。
收获时需要注意,玉米的收获时间应该在玉米籽粒成熟后进行,一般来说,玉米的收获期在8-10月份之间。同时,也需要注意收获方式,避免玉米籽粒的散落和损失。
相关百科: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和有机质水平,其决定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施肥、翻耕、耕松等措施来实现。
基肥
基肥是种植作物时在播种前或栽植后施入土壤的肥料。基肥可以提供作物生长初期所需的养分,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除草
除草是指在作物生长期内,清除作物周围的杂草。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作物的竞争,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和产量。
相关问答拓展:
玉米地怎么挖?1、玉米地耕地首先翻地20-25厘米,然后耙耢平整细碎土块即可。耕地的同时应该施入底肥。
2、高产玉米玉米应该深耕,玉米所需养分的80%来自土壤,20%来自肥料,整地是为了使耕层上虚下实,有利于土壤保水、肥,增温。
3、在具有良好的土体构造,耕层深厚的土壤上面种植玉米为宜。
种玉米做法?选地:在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PH值处在6-8之间的砂质壤土地块上种植玉米。打穴播种:在地里打穴,然后施肥、播种,行距65厘米,株距18厘米,播种深度为5厘米,播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定苗:长出5片真叶时进行定苗。一般玉米灌浆期需水量较大,应该及时浇灌浆水,同时要加强施肥、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
一、玉米种植方法步骤
1、选地选种:选择在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砂质壤土地块种植玉米,PH值处在6-8为宜。选择纯度高、出芽率高、净度高的玉米种子进行播种,这样的种子抗倒性比较强、抗病性强。
2、打穴播种:在地里打穴,然后施肥、播种,行距65厘米,株距18厘米,播种深度为5厘米,播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玉米植株长出5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如果有缺苗现象需要及时进行补苗。
3、浇水施肥:玉米灌浆期需水较多,若出现干旱的情况,应该及时浇灌浆水,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前期施肥不足的地块,根据土壤肥力和苗情并结合浇水进行追施攻粒肥,可追施硝酸磷,不要追施尿素。玉米生育期中耕培土2-3次,可结合清除田间杂草进行。
4、管理:玉米蓟马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等药剂进行防治,在出苗后全田喷雾,越早越好,宁早勿晚。蓟马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防治。
田园玉米的种植方法?1、选地
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pH值处在6-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
2、选种
种植玉米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种子纯度高、出芽率高、净度高的种子,且种子的抗倒性比较强、抗病性能要好。
3、播种
可以直接打穴播种,在地里打穴,然后施肥、播种,行距65cm,株距18cm,播种深度为5cm,播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5叶时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缺苗要及时补苗。
可以整地作畦,在畦面上施肥、点穴,每穴播2粒种子,播后覆盖1cm的细土,再在畦面上搭棚。出苗后浇稀释的粪水,5叶时可移栽到大田里。
玉米的种植方法
4、管理
(1)温度:玉米是喜温作物,种子发芽要求6-10℃,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苗期能耐短期-2–3℃的低温,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早熟品种要求积温2000-2200℃,中熟品种2300-2600℃,晚熟品和25OO-28OO(3000)℃。
(2)光照: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以开花结实,据研究,白天蓝色等短波光玉米发育快,而早晨或晚上以红色等长波光发育快。
(3)水分:玉米的需水量较多,生长期间最适降水量为410—640mm,夏季低于150mm的地区不适于种植玉米;而降水过多,影响光照,增加病害,倒伏和杂草危害,也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4)施肥:在拔节、孕穗、抽雄、开花灌浆期追施氮肥,全生育期施氮素10一20kg/亩。
(5)中耕除草:生育期中耕培土2-3次,还要清除田间杂草。
(6)病虫:病害主要有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黑条矮缩病、青枯病等,虫害有粘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应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及药剂防治等措施及时防治。
玉米的种植时间
苞米种植技术?1.
整地操作 虽然玉米对土壤没有太高的要求,适应性很强。但追求高产的话,还是要整地的。而且玉米的秸秆较高,对根部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要求,需水需肥量也很大,因此最好在土壤层深厚,结构透气性好,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地块里栽培。土壤层最好有足够多的有机质和矿物质,pH值在5-8之间。比如夏季播种的玉米,要把大田先耕翻一遍,把前茬的作物茬清理掉,使用深耙的方式,把表层土活化起来,有利于播种。
2.
种子处理 处理种子的方法有很多,主要目的是把优质的种子筛选出来,去除掉劣质的种子。并且提升发芽率,减少病虫害,为壮苗齐苗打下基础。 晒种:播种之前的三天,先把种子晒一晒,但不能在高温天晒种,特别是不能直接铺在水泥地上晒,那样会影响发芽率。 拌种:根据病虫害的类型,选择药剂进行拌种,可以有效的防治部分的地下害虫。 浸种:把种子使用温水浸泡,可以促进发芽。
玉米田中耕好还是不中耕好?中耕好 因为中耕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通过中耕可以松土、增透气性和吸收养分的可能性,同时也能有效的控制玉米田中的杂草。中耕还可以提高土地的保育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利于环保。所以从玉米的生长和环保方面来看,中耕比不中耕更好。进一步说明,不中耕或少中耕玉米田中土地硬化、杂草生长过旺,影响玉米生长,草渣烧掉后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而过度中耕又可能会将玉米的根系破坏,影响生长。所以如何平衡中耕和不中耕的比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对待。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