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吴茱萸锈病的发病部位 吴茱萸锈病用什么药治最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936 次
吴茱萸锈病的发病部位 吴茱萸锈病用什么药治最好

吴茱萸锈病是吴茱萸树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主要侵害吴茱萸树的叶片和嫩枝。锈病的发病会对吴茱萸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及时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一、吴茱萸锈病的发病部位

吴茱萸锈病主要侵害吴茱萸树的叶片和嫩枝,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更易发生。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的小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叶片会变得干燥、脱落。嫩枝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同时还会出现裂纹和疮痕,影响吴茱萸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吴茱萸锈病的治疗方法

吴茱萸锈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喷药来控制病害的发展。常用的喷药药剂有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锑、多菌灵等,这些药剂具有杀菌、防治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锈病的发展。同时,在喷药的过程中,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免对吴茱萸树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吴茱萸锈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吴茱萸锈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环境卫生,经常清理吴茱萸树的落叶和枯枝,防止病害滋生。

2.加强吴茱萸树的管理,保持树体健康,增强其抗病能力。

3.注意控制湿度,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度施肥,以免造成环境过于潮湿,诱发锈病的发生。

四、吴茱萸锈病的相关问题


1、吴茱萸锈病对吴茱萸树的影响有哪些?

吴茱萸锈病主要侵害吴茱萸树的叶片和嫩枝,会导致叶片变黄、干燥、脱落,嫩枝出现裂纹和疮痕,影响吴茱萸的正常生长发育。

2、如何治疗吴茱萸锈病?

吴茱萸锈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喷药来控制病害的发展。常用的喷药药剂有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锑、多菌灵等,可以有效地控制锈病的发展。

3、如何预防吴茱萸锈病的发生?

预防吴茱萸锈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持环境卫生,加强吴茱萸树的管理,注意控制湿度。

4、吴茱萸锈病的症状有哪些?

吴茱萸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的小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叶片会变得干燥、脱落。嫩枝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同时还会出现裂纹和疮痕。

5、吴茱萸锈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吴茱萸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风、雨水和昆虫等,因此要注意控制环境湿度,减少病害的传播。

问答拓展:吴茱萸这是什么病

吴茱萸这是锈病

该病主要危害吴茱萸的叶子,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不太明显的黄绿色小点,橙***小疱斑,致使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喷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65%代竖明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打一次。
(3)老木虫
幼虫在树干内蛀食,茎干中空死亡,7~10月份在离地面30厘米以下主干上手做出现未状胶质分泌物、木屑和虫粪。
防治方法:用小刀刮去卵块及初孵虫。幼虫蛀入木质内部,可在蛀孔外灌入可湿性六六六粉50倍液,或用毕纤衡药棉浸80%敌敌畏原液塞入蛀孔,封住洞口杀幼虫。

问答拓展:怎样种植吴茱萸?

吴茱萸又名石虎、吴萸,属芸香科、吴茱萸属。吴茱萸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紫褐色,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5片,有短叶柄,椭圆形或卵圆形。5~6月顶生伞房花序,密生黄绿小花,花单性,雌雄同株。蓇葖果初为绿色,后红色干后黑色,种子卵状球形,黑色有光。气香味辣。吴茱萸性喜光、温暖,也稍耐荫,对风土要求不严,以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砂土和油砂土为好,在温暖、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向阳坡地、地角、溪边、宅房均可种植。繁殖可用根插、枝插及分蘖等方法。根插选4~6年生、长势健旺,根系发达的树作母树,在立春前后挖铅笔竖或杆粗细的根,截成12~15厘米长,插入土中3/4,插后盖住泥灰、覆细土铺盖稻草,保湿1个月可长出新芽。枝插在新梢生长前,自母株上剪取较粗壮长30厘米的春梢,上有2~4个芽,插入土中1/3~1/2,压紧,遮荫保湿,1~2个月可以生根。

分蘖在冬至前后离母株60厘米周围,挖沟露出根系,用刀在根上每隔6~10厘米处砍一伤口,施入腐熟的堆厩肥,覆土,使在切口处长出新株,移栽作种苗用。盆栽吴茱萸用直径30~50厘米的圆盆,盆土园土4份,腐叶土2份,堆厩肥2份,河沙土2份配制而成,盆底垫上3~5厘米厚的薯慎炉渣,每盆施入饼肥20~30克,作成土堆,将数纤敬2~3年苗根部舒展于堆上,加上培养土,压实浇足定根水。吴茱萸重视追施肥料,秋冬应施基肥,一般以腐熟的堆厩肥和过磷酸钙,每株2~3千克,在春季开花前追施磷氮速效肥,花后施一次磷钾肥,每株可施1%磷酸二氢钾1~2千克。要及时整枝修剪,在树高80厘米以上时要剪去主枝顶部,促进分枝生长,利于成花结果,株高80~100厘米定干,3~4个主枝,第二年每个主枝再分生侧枝,形成外圆内空的自然开心形树冠。盛果期每年冬季落叶后,疏去密生枝、重叠枝、病虫枝、衰老枝、留下枝梢肥大、芽苞椭圆形的枝条。对煤污病、锈病、褐天牛及凤蝶幼虫,应及时防治。锈病在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1500倍或97%敌锈钠300倍。煤污病喷50%多菌灵800倍液。凤蝶用苏云金杆菌菌粉500倍液。

问答拓展:吴茱萸的病虫害怎样防治?

(1)煤烟病吴茱萸树受蚜虫、长绒棉蚧为害后,在被害处及其下部叶片、嫩梢和树干上,会诱发不规则的黑褐色煤状斑,受害处似覆盖一层煤状汪逗宴物。严重发病的植株,树势减弱,开花结果少。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为害严重。防治方法:在蚜虫和蚧类害虫发生期可喷洒40%乐果1500~2000倍液或25%亚硫磷800~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煤烟病发生期可喷1∶0.5∶150~200波尔多液,每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2)锈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近圆形的不明显小点,然后病叶背面有橙***指氏微突起的小困银疮斑(为病原菌的夏孢子),随着叶片上病斑的增多,导致叶片枯死。5月中旬发生,6~7月为害严重。防治方法:发病期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褐天牛又名蛀杆虫。幼虫从树杆蛀入,蛀食木质部,形成不规则弯曲孔道,内部充满蛀屑及粪便,每隔一定距离开通气排泄孔,把蛀屑及粪便排出孔外,以7~10月为害严重。防治方法:5~7月成虫盛发期,可行人工捕杀,在产卵裂口处,用小刀刮取卵粒及初孵幼虫;幼虫蛀入木质部后,树干上有新蛀孔,可用药棉浸80%敌敌畏原液塞入孔内或800倍液灌注,并用泥封孔,幼虫窒息而死;可试用天牛肿腿蜂防治。

(4)桔凤蝶幼虫咬食幼芽、嫩叶成缺刻或孔洞,三龄后食量大增,能将幼枝上的叶片食光。一年繁殖3~4代。以蛹附在树枝及其它附着物上越冬,翌年3月开始发生,5~7月为害严重。成虫白天活动,交尾后卵产在嫩叶上,孵化后,幼虫食嫩叶为害。防治方法:低龄幼虫,可喷90%敌百虫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次,或用Bt乳剂3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