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恶苗病俗称什么

2024-01-0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19 次
水稻恶苗病俗称什么

  本篇内容会给农友们分享“水稻恶苗病俗称什么”的内容进行精确分享,希望对农友们有点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水稻恶苗病,俗称疯稻、贼稻、徒生病,发生在我国各稻区。病谷播种后往往不发芽或不能出土。

  苗期病苗高于健苗,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有些病苗在移植前死亡,会出现淡红色或白色霉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精选问答:


  1、水稻种地下自己枯死什原因?

  (1)虫害。造成水稻穗枯死的虫害主要有:螟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褐稻飞虱、蝼蛄等,其中螟虫以二化螟为主,以幼虫蛀食茎秆造成白穗,拔起白穗可见断口处有明显虫咬痕迹。褐稻飞虱以成、若虫**水稻基部刺吸汁液为害,严重时造成植株基部组织破坏、腐烂,同时诱发基腐病、菌核病,常造成田间水稻局部或连片枯死。蝼蛄为害主要集中于田埂边,咬断近地表茎秆,造成整棵枯死。

  (2)病害。造成水稻穗枯死的主要病害有:穗颈瘟、节瘟、恶苗病、性基腐病、小球菌核病、纹枯病等,其中穗颈瘟在水稻抽穗期侵染危害,致使穗颈褐变坏死形成白穗,危害枝梗可造成稻穗局部枯死;节瘟主要危害穗下1、2节,致茎节变黑干缩,形成白穗、瘪粒;恶苗病危害的植株一般到拔节孕穗期陆续整株枯死,发病轻的就可推迟到灌浆期显现症状,形成白穗、瘪粒;性基腐病穗期危害,致使基部茎节病变,植株失水形成枯孕穗、白穗,病株根节有恶臭味,并生有少量较短的侧生根。小球菌核病一般危害基部茎秆,致使茎秆整段变黑腐朽,易拔断,造成全株枯萎或贴地倒伏枯死,剖开叶鞘和茎秆的腐朽组织,可见大量黑色菌核。纹枯病在苗期至穗期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也危害茎秆,病斑呈云纹状,穗期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枯死,形成死孕穗或白穗瘪粒,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形成褐色菌核。

  (3)药害。主要是由药剂使用不当造成的。一是用药浓度过大造成局部植株严重灼伤死穗;二是误用除草剂造成植株连片整株枯死。

  2、甲基硫菌灵能治水稻白叶枯病,细条病吗?

  可以防治。

  (1)防治水稻稻瘟病,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约用量40-60克,喷雾

  (2)防治水稻纹枯病,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约用量40-60克,喷雾

  (3)防治水稻恶苗病,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约用量40-60克,喷雾

  (4)防治水稻立枯病,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约用量40-60克,喷雾

  (5)防治水稻稻曲病,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约用量40-60克,喷雾

  (6)防治水稻白叶枯病,亩用70%可湿性粉剂,约用量40-60克, 喷雾

  (7)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约用量40-60克, 喷雾

  (8)防治水稻**病,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约用量40-60克, 喷雾

  (9)防治水稻细菌性角斑病,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约用量40-60克, 喷雾

  (10)防治水稻小粒菌核病,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约用量40-60克, 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