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吡虫啉与啶虫脒,这两者的区别都是什么呢?

2024-03-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44 次
吡虫啉与啶虫脒,这两者的区别都是什么呢?

  此篇农资内容会给网友们说明“吡虫啉与啶虫脒,这两者的区别都是什么呢?”的内容进行详尽阐述,希望对广大农友有所收获,关注下本站哈!

  区别一:作用方式差距。吡虫啉,它的杀虫方式主要有三种,包括触杀、胃毒和内吸,主要是内吸和胃毒作用方式灭虫。但是啶虫脒,它的内吸杀虫效果一般,触杀和胃毒效果很明显。

  内吸杀虫效果好的,死虫比较慢,触杀效果好的,死虫快。

  区别二:死虫速度有区别。

  啶虫脒用药以后,死虫速度快,农业生产中一般都认为啶虫脒有钱打后落的功效(前面打药,立刻就死虫)。而吡虫啉的死虫速度相对较慢,打药以后,不会立刻死虫,一般一小时左右能看到明显死虫。

  区别三:持效期有差距。一般认为,吡虫啉持效期要长于啶虫脒,主要是因为吡虫啉有内吸杀虫作用功效。

  吡虫啉能够在植物体内传导运输,形成保护膜,害虫后期啃食作物,依然会中毒死亡。对于一般抗性小虫,吡虫啉持效期在10天左右,而啶虫脒持效期在5-7天。

  区别四:对温度的敏感性差距。

  农业生产中发现,啶虫脒的药效发挥受温度影响更大,在北方大田区,早春使用啶虫脒防治小麦蚜虫效果比吡虫啉要差很多。当温度超过28摄氏度以后,啶虫脒杀虫效果又明显的强于吡虫啉,相关数据表明,是吡虫啉的10-1000倍,也就是说温度越高,啶虫脒效果越好。

  区别五:使用方式差距。

  吡虫啉的用法更多,可以冲施吡虫啉或者撒施吡虫啉颗粒剂防治地下虫。还可以用吡虫啉进行小麦拌种,这一切都是因为吡虫啉的内吸杀虫效果,它可以被植物体吸收,从而形成保护作用。

  但是啶虫脒,主要是触杀害虫,因此当它进行拌种或者冲施撒施时,持效期偏短,所以现在农业生产中,吡虫啉多作为喷雾防虫药剂。

  啶虫脒杀虫剂主要是干扰昆虫内神经传导作用,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乙酰胆碱受体的活性。

  啶虫脒杀虫剂除了具有触杀、胃毒和强渗透作用外,还有内吸性强、用量少、见效快、药效持续期长等特点。

  性质与作用: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部位的**乙酰胆碱受体,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传导,引起神经系统通路阻塞,造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部位的积累,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死亡。

  在50-100mg/L的浓度下,可有效地防治棉蚜,菜蚜、桃小食心虫等以500mg/L浓度施药可防治光潜蛾、桔潜蛾以及梨小食心虫等并可杀卵。

  或5%的制剂2500~3000倍液或10%的制剂5000~6000倍液或20%的制剂~倍液或40%水分散粒剂~倍液。

  或50%水分散粒剂~倍液,或70%水分散粒剂~倍液,均匀喷雾。在粮棉油及蔬菜等矮秆作物上,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15~2克有效成分的制剂,对水30~60升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