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鱼蒙眼 地图鱼蒙眼病怎么治疗
地图鱼蒙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认为地图鱼蒙眼的养殖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
地图鱼蒙眼的特点地图鱼蒙眼,学名“中华鳅鱼”,是一种淡水鱼类,属于鳅科动物。地图鱼蒙眼的体长可达30厘米左右,体形纺锤形,头部与身体呈45度角。地图鱼蒙眼的体色主要为黑色,背部有一条白色线条,因此得名“地图鱼”。另外,地图鱼蒙眼的眼睛长期处于闭合状态,只有一条细小的眼裂,因此被称为“蒙眼鱼”。地图鱼蒙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虾类等为食。
地图鱼蒙眼的养殖方法地图鱼蒙眼的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箱式养殖两种。池塘养殖适合于较大的养殖场,对于初次养殖者来说,建议选择箱式养殖。箱式养殖需要准备一个长方形的鱼缸,缸内水深一般为30-50厘米,底部铺设一层沙子或石子,作为自然底床。饲料方面,地图鱼蒙眼对鲜活鱼类、虾类的喜好度较高,也可以选择专门的鱼类饲料来进行补充。养殖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之间,水质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新水。
地图鱼蒙眼的经济价值地图鱼蒙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鱼类,营养价值极高。地图鱼蒙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地图鱼蒙眼的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养殖周期短,收益较为可观,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
拓展百科知识淡水鱼类是指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鱼类,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鳗鱼等多种鱼类。淡水鱼类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是人们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同时,淡水鱼类的养殖也是一项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
参考资料:
1.杨凤仙,李俊.地图鱼蒙眼箱式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4,8(1):17-18.
2.陈波.地图鱼蒙眼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4,9(7):72-73.
3.王晓峰.淡水鱼类的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24,18(3):32-33.
相关问答拓展:
1、鱼蒙眼是什么意思?
1、可能是水质变坏、细菌感染造成的鱼蒙眼症状,这时的鱼眼睛外面有一层白色的薄膜,眼球浑浊,这就是鱼蒙眼症状。
2、可能是鱼眼睛受伤,比如网购鱼苗在运输过程中被摔伤或是同一缸的鱼群打架导致鱼眼部受伤,也会有眼睛发白的情况。
2、海水鱼蒙眼是什么原因?
鱼蒙眼病,是指鱼的眼睛看上去有一层薄薄的白色膜,造成鱼蒙眼病的主要原因是水质不好造成鱼的眼部感染,酸碱度不适合鱼等等,都会造成鱼蒙眼病。
治疗鱼蒙眼病,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老三样:
第一升温,第二换水,第三下盐,这三种方法都能改善鱼蒙眼病的症状。鱼蒙眼病有些是能自愈的,但关键的要点,我们一定要改善水质,平时要勤换水,可以每天换水1/4,要注意换水时,水的流速,水的流速一定不能太大,下盐的量是水体的千分之3到5‰。
3、水族箱中的鱼吗,蒙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治呢?
鱼蒙眼的成因:
1.水质不佳或是有氢进入到鱼体中,使鱼眼睛变白混浊。
2.鱼眼睛受伤,结核菌弧菌等细菌的侵蚀而变出现白蒙。
鱼蒙眼症状:
1.蒙眼初期,鱼眼睛有白雾,可以见到一层白色的膜,眼球浑浊。
2.末期时,鱼眼睛会出现肿胀并伴有白色的棉絮状物质。
3.鱼眼球表面的白蒙主要是由于水质恶化所引起,而眼球中心的白化现象及锥形絮状物,是由于感染所引起。
鱼蒙眼的治疗:
鱼的蒙眼的治疗一定要及时,延误治疗,很容易造成鱼失明,但是在发病初期发现及时时,建议不要过早使用药物治疗。
1.蒙眼初期,一般可采取“老三样”来治疗
(1)每天换掉三分之一的水,换水时一定要注意温差,避免温差过大。
(2)加盐,每100升的水中放入300克的盐。
(3)升温到32摄氏度。时时观察龙鱼的病情,如果有所好转,那就继续照此医治即可。
2.蒙眼发现较晚时,“老三样”已不能够医治,需要通过药物治疗了
(1)采用杀菌或是抗生素类药物,青霉素、大庆霉素都可以。每公升水中注入1—2万单位。
(2)使用鱼类专用药。依照说明书下药。下药期间水温要提高2—3摄氏度,注意换水。
(3)鱼眼球混浊完全新人痊愈需要的时间较长,要在三---五个月的时间,当鱼眼睛肿胀现象消失后,可以适当减少药量也可根据病情停药。
鱼蒙眼一定要及时治疗,平时的饲养也要保持良好的水质,避免鱼因此而生病。
4、海象鱼蒙眼怎么办?它不吃了,是看不见,所以不吃?
立即用老三样处理水质。换水1/3,按水体面积下粗盐0.3%,温度升高至30度保持恒温,之后每天换水1/5,至少连换一周,换水后注意补充盐量,蒙眼病很容易恢复,无需担心。
5、虎鱼外蒙眼会自愈吗?
不能自然恢复
如果虎鱼蒙眼症已经很严重或者老三样不起作用,此时就需药物治疗。主要是要杀菌,可以使用杀菌类或者抗生素类的药物,比如青霉素、大庆霉素或者其他的鱼类专用药品。
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参考说明书来操作,且治疗期间将水温提升2度,不可喂食,以免增加生病鱼只的负担,注意保持水质清洁。此种治疗时间较长,大致需要3到5个月才可痊愈,因此得有耐性。如果发现虎鱼肿胀的眼睛消失,则可减量用药或者停药。
拓展好文:地图鱼饲养标准,附常见混养方案与基本病症治疗方法
地图鱼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热带鱼之一。它跟大部分热带鱼一样,来自于亚马逊河流域。去过圭亚那、委内瑞拉或者巴西的朋友,可能会在河里见到过这这种鱼。
野生的跟人工培育的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差别可以直观的从体表特征上体现出来。野生的地图鱼并没有多艳丽,周身遍布的色泽更接近于周围环境。背鳍更趋向于锯齿形,观赏性不足,但浑身带着野蛮气息,比人工繁育的地图霸气。
很多人喜欢地图鱼是因为它一身神秘莫测的花色,像藏着某种捉摸不透的秘密。等接触的时间长了,它会跟你互动,让人觉得一番辛苦其实是有回报的。
地图鱼是图丽鱼属之中的一种鱼,大多地图鱼的身体上布满了红色、橙**的斑纹,看起来像地图,地图鱼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它的另一个标志性特征是尾端被金色包围的黑色斑点,有点像星星,有些人称这种地图鱼是:眼斑星丽鱼。
地图鱼体型比较大,最大可达到45.7厘米,虽然行动缓慢,但特别喜欢吃,能吃的都吃,主要食物是小鱼、小虾,人工饲料也没问题。因为能吃,大家给地图鱼起了另一个名字“花猪鱼”。此外它还有图丽鱼、猪仔鱼、尾星鱼等别称。
有一些鱼友认为地图鱼体型大,而且足够凶猛,混养起来多半会欺负其他鱼。实际上,它确实有一定凶性,而且野生地图鱼的斗志很强,有时也自相残杀,但人工饲育的没那么强攻击性,有时连鹦鹉都打不过。需要认清这种鱼贪吃的本性,与人工、野生之间的差别。
地图鱼是种比较好养的鱼,只要定期维护水质,生病的几率相对小一些。
适合水温:22-26℃
适宜水温:25-26摄氏度
酸碱度(pH):7.0-7.5。
硬度:7-10
2-3天换一次水;
定期检查水底排泄,用吸虹清理;
地图鱼对溶氧量的要求高一些,最好一直打氧,对硝化系统也有好处。
养鱼工作做好,也避免不了偶尔的病症。一些偶然间的事情可能会造成鱼病。地图鱼的常见病症有:
眼睛浑浊
这个跟蒙眼相似,但形成原因更复杂,眼膜受伤,结核菌、弧菌感染,PH震荡,用药不当,水质不良,氮气进入鱼体内等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病症。
解决办法:
1.换水约1/3左右,加0.05%粗盐。升温到30摄氏度,温度上浮空间2℃左右。
2.用每公升1-2万单位的金霉素、青霉素药浴,温度升高2-3℃。
白点病
不止地图,其他鱼种也经常得白点病,主要是小瓜虫作乱,没什么好说的,先升温到28℃以上,绝了它的生存环境。用红药水泡5-10分钟,每天泡一两次,能很好的解决白点病。
烂尾
烂尾跟白点病一样,发生频率挺高的,不过这种症状比白点病复杂一些。造成烂尾的主要原因是水质不良,同时鱼受伤后细菌感染也会烂尾。
治疗:
抓住最关键的就好:
1、在10千克水里放一克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单独药浴;
2、100千克/3-5片痢特灵药浴半小时左右;
3、2-3支庆大,直接倒缸里;
大部分朋友会遇到这三种常见病,其他比较麻烦的病症需要去店里咨询,或单独贴出来让的大家帮忙支招。
保持好鱼身体情况,就可以考虑一些混养之类的事情了。除了钟爱金鱼或锦鲤的朋友,大多人买了鱼,多多少少会有混养的打算。地图鱼不难养,价格也大多在15-45元之间,不至于一出事就心疼到滴血的程度。而且地图鱼的性格也还可以。
地图+银龙+鹦鹉
地图+招财鱼
地图+七星刀
地图+鹦鹉+菠萝
有些牛人也会混养雀鳝、皇冠之类的猛鱼。虽然当时没有出现状况,但没有丰富的混养经验,不建议地图跟这些猛鱼混养。
对于地图鱼,或者说对于观赏鱼,甚至将涵盖范围扩大到宠物,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心,并长此以往的用心感受它们带来的美好,养宠这件事就是美好的,生活也是美好的,人生就是丰富多彩的,内心的精神世界也能得到满足。在美好悄然而来时,让心安静下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