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灰霉病介绍介绍 大葱灰霉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大葱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严重影响大葱的产量和质量。针对这种病害,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来减轻病害的影响。同时,在推广防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优化网站的SEO,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采用我们的方案。
大葱灰霉病的特点
大葱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病原菌进入植株后,会引起大葱叶片、鳞茎和花序等部位的感染,导致它们腐烂、变软、变黑。严重的病害会导致大葱的死亡或严重减产。
大葱灰霉病的防治
防治大葱灰霉病的关键是采取综合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抗病品种
在大葱育种过程中,应该优先选用抗病品种。这些品种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可以减轻大葱灰霉病的发生。
2.加强管理
在大葱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包括及时清除杂草、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等。
3.使用化学药剂
在大葱灰霉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是在使用药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以避免对大葱的伤害。
大葱灰霉病高清图谱
大葱灰霉病高清图谱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病害的特点和防治方法。同时,通过将图谱上传到相关网站,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我们的防治方案。
拓展问题
1.大葱灰霉病的发生有哪些常见的诱因?
大葱灰霉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常见的诱因包括高湿度、高温度、缺氧、植株密度过大等。
2.大葱灰霉病的化学防治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化学防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剂的剂量、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等问题。同时,要选择合适的药剂,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3.如何评价大葱抗病品种的抗病性?
评价大葱抗病品种的抗病性需要进行大量的田间试验和实验室检测。主要从抗病程度、病害发生率、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价。
4.大葱灰霉病对农民的影响有哪些?
大葱灰霉病会导致大葱的死亡或严重减产,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同时,病害的防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5.大葱灰霉病高清图谱的制作有哪些技术要点?
制作大葱灰霉病高清图谱需要注意拍摄角度、光线、清晰度和色彩等问题。同时,要对病害的特点进行准确描述,方便人们了解和使用防治方案。
问答拓展:如何区分小葱灰霉霜霉疫病,劳烦老师专家解答?图下是哪种病害呢
上图为霜霉病,以下回答由大葱种植一站式服务平台葱满满提供。
灰霉病:病株叶片上产生白色斑点,斑点梭形至长椭圆形,长1~5mm,病斑多时汇集成斑块,使半叶或全叶卷曲、枯焦,潮湿时枯叶上生大量灰色的霉层,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使葱叶卷曲枯死。
霜霉病:发病始于外裤纤升叶中部或叶尖、很快向上、向下、向心叶发展。鳞茎受害后长出的病叶为灰绿色,发病严重的叶片扭曲畸形、枯黄矮缩、变肥增厚。湿度大时病株表面遍生灰白色绒霉,无明显单个病斑,这是该病的主要特征,也是鉴别该病的重要依据,中上都叶片受害时,在干旱状况下,病部以上组织逐渐干枯***、易从病部折断枯死。在潮湿的情况下,病叶易腐烂,遇上风雨时,发病的叶片便掉落到根际上面,干燥后皱缩扭曲。中下部叶片发病时,病部上方叶片***干枯,病害迅速蔓延,叶片似开水烫伤,随后枯黄凋萎。假茎早期发病后。其上部生长不平衡,致使植株向被害一侧弯曲。假茎晚期发病后,病部易开裂、严重影响种子成熟。
葱疫病:主要为害叶片、病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温湿条件适竖携宜时、病斑迅速扩胡老展,重病田枯死部位常达葱管长的一半,甚至2/3。当病斑扩展到叶片的一半时,呈湿腐状,并导致葱叶***。受害部位黄化干枯,只残留两层膜状表皮、茎部受害后,根盘处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绿色腐烂。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部可长出白色稀疏霉层。
问答拓展:大葱黄梢是什么病
没有图片,不好判断。应该是疫病或霜霉最多。
大葱干尖是影响大葱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大葱干尖的原因有多种,实际生产中由于菜农、经销商不能找到干尖的直接原因,经常配错而、错了药,不但延误了治疗时机,也加重了农民负担。如何快速,准确找出干尖的根源,对症下药,现将我的经验介绍给朋友们。
一、病害干尖
1、大葱灰霉病
症状:起初在叶上生白色斑点,多由叶尖向下发展,并可向下延伸2-3厘米干枯。湿度大时在枯叶上生出大量灰霉。
治疗药物: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乙烯菌核利,异菌脲等
2、疫病
症状:患部初现青白色不明显斑点,扩大后呈灰白色斑,致叶片从上而下枯萎;湿度大时患部长出稀疏白霉,天气干燥时则白霉消失。剖检长锥形叶内壁,可见白色菌丝体,此有别于葱生理性“干尖”。
治疗药物:嘧菌酯、苯酰菌胺、烯酰吗啉、氟吗啉、三乙磷酸铝、霜霉威、锰锌•霜脲、百菌清、杀毒矾。
3、根腐病
大葱叶尖发启脊黄,随后萎缩枯死,其根茎部组织变黑、腐烂,根系逐步坏死,最终导致死苗、死棵。一般情况,定植时伤根、定植后大水漫灌后,雨水多慧袜,再遇高温天气时,发病重。
治疗药物:恶霉灵、甲霜灵、福美双、甲基立枯磷、三氯乙氰尿酸钠、碘、铜制剂悄碧渗等
二、生理性干尖
1、酸性土壤危害引起干尖中性土壤适于葱的士长,以pH值7.0-7.4最适宜。当有机肥施用较少,大量施用硫酸铵、过磷酸钙时会使土壤酸化,引起葱叶生长缓慢,细弱,外叶枯黄。防治对策:每亩施用足够的腐熟有机肥并施150公斤氧化钙(CaO)。
2、干旱引起干尖葱的种植过程中不注意浇水,土壤干旱,植株缺水易引起干尖。防治对策:根据葱的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适时、适量浇水。苗期适当控水,不干不浇,15-20天浇一次小水;营养生长期结合追肥、培土及时浇水,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收获前10-15天控制浇水,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70%。
3、微量元素缺乏引起干尖缺钙心叶干尖黄化,发育受阻,缺镁外部叶尖黄化。防治对策:可根外追施补足,如用0.1%-0.3%硝酸钙(Ca(NO3)2)、0.1%氯化镁(MgCl2)喷雾。
4、高温和冻害引起的干尖葱的生长温度范围是7-35℃,超过35℃时叶尖干枯,低于7℃首先叶尖受低温冷害后,叶尖变白。防治对策:对于露地栽培的大葱注意浇水降温;棚室栽培的加强放风,防止出现30℃以上的高温,加强保温,使最低气温不低于7℃。
5、有毒气体危害引起于尖在密闭情况下追施硫酸铵((NH4)2SO4)或氯化铵(NH4Cl),会引起氨气危害,土壤酸化引起亚硝酸气体危害。氨气危害使叶尖枯萎,逐渐变为褐色;亚硝酸气体危害叶尖变白枯死。防治对策:一是放风;二是增施有机肥,密闭不能放风的情况下,不追施碳酸铵;三是用天意原露灌根或喷雾解除危害,具体用法是用500倍液灌根1次,用1000倍液喷雾,每7天1次,连喷2次,防治效果可达100%。
6、药害引起干尖药剂浓度过高,使叶尖变白、干枯。防治对策是掌握合理的药液浓度,喷0.05%核苷酸水剂(绿风95)500倍液可解除约害,或用天意原露500-800倍液于清晨或傍晚喷雾,每7天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可达100%。
三、种蝇危害引起干尖
1、症状种蝇幼虫蛀入葱根部危害引起地上部叶尖干枯,拔起葱可见葱根变褐色,严重时腐烂或枯死。
防治方法:成虫发生期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于上午9-11时喷洒,隔5天喷1次,连喷2-3次。幼虫孵化高峰期和田问发生幼虫危害时(越早越好),可采用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灌根,隔7-10天1次,连灌2-3次。
四、早期预防
注意使用抗病性强的大葱种子,如早熟大葱种子嘉禾大葱、新润大葱,晚抽大葱种子冬阳极晚抽、荣耀极晚抽,杂交大葱种子吉野一本、新润日光等。大葱种子未包衣需要消毒处理,育苗田用悪霉灵或赤霉素等杀菌剂消毒。高畦深沟栽培,开沟排水,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配方施肥,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使植株壮而不过旺,有助于增强抗病力,减轻危害。
问答拓展:大葱灰霉病是怎么出现的?如何用药防治呢?
葱灰霉病寄生在葱上,引起叶枯病。发病初期,大葱叶枯白,然后变成灰棕色。在患病部位产生砖褐色的霉菌层,即病原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初期,大葱叶枯白,然后变成灰棕色。在患病部位产生砖褐色的霉菌层,即病原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症状鉴定大葱叶主要有三种症状:白斑型、干尖型和湿腐型。其中白点型较为常见,叶片出现白色至淡如喊虚褐色的斑点,扩大成棱形至长椭圆形。潮湿时,斑点上有灰棕色毛霉层,后期斑点相互连接,造成大部分叶片甚至整片叶片腐烂死亡;干尖病叶的叶尖渣燃先涝渍,后由淡绿色变为灰褐色,后期有灰霉层;湿烂的叶子沾了水,病斑微绿,像滚烫的水。斑点上或疾病与健康的交界处有浓密的绿色绒毛。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们有难闻的气味,变成褐色并腐烂。
病原菌随发病寄主越冬或越冬,菌丝和菌核在田间和土壤中的发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冬,成为下一季侵染寄主植物的主要菌源。在适宜的温度下,湿度和降雨量是灰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露地大葱在秋季苗期即可感染,冬季病情发展缓慢,春季再蔓延,达到高峰。冬春多雨,降水多,病情重。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壤土作为苗床和种植地。雨后及时排水。当土壤湿度较高时,浅耕会分散水分。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消灭大田种植中的病苗,早期拔除田间系统中的病株,运出田间焚烧。
合理密植和轮作。及时清理农村,减少传染源。生病和渗卖***的植物应该及时焚烧,以防止细菌的传播。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尤其是氮肥,增加磷钾肥,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经常耕作,以确保洋葱地里良好的通风和透光。雨季及时排水,防止高湿低温。病虫区应进行轮作,病虫残体收获后应彻底清除。在多雨地区可以推广实施毁地、垄作、高畦栽培,雨季可以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由于灰霉病菌易产生耐药性,应尽可能减少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当需要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轮换或交替混合使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