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丹用量(呋喃丹花盆用量)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管理,相关人员不妨看看
从种类上来看,大豆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大豆是一种短日照、喜温植物,需要较多的水源,但是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的作物。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技术相比,我国在种植大豆这方面发展较为缓慢,但实际上我们对大豆的需求量是很高的,例如大豆中的异黄酮和卵磷脂都是对人体非常重要的营养成分,其加工出的食用油和酱油都是非常重要的调味品。
一、关于大豆的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的产量就离不开优化大豆的培植技术,在理论的指导下,在时间中不断对大豆的培植技术进行改良,这样就能够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1轮作换茬
在具体的栽种中,应该避免在同一片土地栽种相同的作物,这样一方面会降低土壤中的養分含量,也是病虫害出现的主要诱因。很多害虫会在土壤中寄生,第二年如果继续栽种同种作物,就会直接造成感染,直接导致减产现象。所以在栽种活动中应该注意轮作,以降低病虫害的影响。1.2病残体的清除
在收割了大豆之后,应该及时清理病残株,并且及时耕翻种植用地,把病残体埋藏在较深的位置,可以避免病原体残留的现象。如果该地区出现虫害,可以把土壤耕翻。采用压地、日晒、雨淋和风吹和天敌的进食,可以有效降低虫卵和病菌的存活率,让次年的病虫害的危害得到缓解。1.3品种的选择
为了达到大豆增产的效果,可以选用抗病虫的大豆品种来进行种植,在当前我国,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方式。这些抗病虫的大豆品种并不是一种天然形成的作物品种,而是经过不同地域的几道培育而成的这种类,并且根据培育地点的不同,其大豆的种类也会存在一些差异,总体上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增产方式。
二、种子处理
2.1种子精选
种子的质量决定着最后的收成,所以在进行播种之前,我们要对种子进行进行的筛选。将颗粒不饱满以及发育有缺陷或是病虫害入侵的种子挑出,这样剩下的颗粒饱满的种子未来的产量就会有一定的保障。
2.2微肥拌种
①钼酸铵拌种每千克豆种用1.5克钼酸铵,溶于水中,用液量为种子量的1%(注意:水多易造成豆种脱皮),均匀洒在豆种上,混拌。②硫酸锌拌种每千克豆种用4-6克硫酸锌,溶于水中,用液量为种子量的1%,均匀洒在豆种上,混拌。以上2种微肥切不可过量,可以同时使用。
三、播种方式
3.1等距穴播法
这种播种方式采用机械播种,并且可以把播种距离有效固定,这样就能让播种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发芽之后其形成的间距恰好合适,这种播种方式非常符合大豆的生长需要,对增产有很大帮助。
3.2窄行密植
缩短垄间的差距,增加种植的行数,进行密植,这是一种在国内和国外都积极采用的栽种方式,如果把行距从60厘米缩短为40厘米,可以增产10%以上。3.3原垄播种
这是为了防止土壤出现跑墒而开发的一种种植方式,直接在原垄茬上进行播种,这是一种适用于干旱或者水分不足的情况所适用的播种方式,其有明显的抗旱效果,对豆苗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4精量点播
在秋翻的时候,把茬子刨净,原垄上运用精量点播机。这种栽种方式有下籽均匀的效果,并且播种的深度适中,对豆苗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也可以进行集中施肥,缩小工作量。3.5双条播种法
这种播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播种深度一致,种子出苗之后也能确保其平整均匀,打理方便,消除杂草工作量小。
3.6密植法
在进行大豆播种的时候尤其应该注意播种是否达到一个合理的密度,大豆杆径上存在区别的话,就应该改变其种植密度,适当加大种植密度可以加强大豆的长势,在其成长的时候也不会因为养分和水源以及阳光的缺乏而导致减产的情况。3.7配比和施肥
肥料是促进作物成长的关键因素,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应该注意肥料的配比情况,每个地区土壤状况不同,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肥料的拌制。
3.8除草工作
杂草的生长经常带走大量的养分和水分,并且生命力十分顽强,在生长过程中,和大豆需要的资源具有很高的相似度,为了让豆苗可以获得更多的养分,确保其生长,就应该重点清除豆苗周围的杂草。
四、关于防治病虫害
4.1苗期病虫害的防治
在预防根腐病方面,可以采用50%多菌灵粉剂混合50%的福美双粉剂,二者比例为3:2,用药量应该以种子重量的5‰作为参考。在应对大豆根潜蝇方面,可以采用45%的乐果或者氧化乐果如有,在播种前以种子总重量5%进行搅拌之后放置3-6天后种植。在应对大豆胞囊线虫病上,可以采用3%的呋喃丹颗粒,用量可以参考每亩1.5-2公斤,也可以采用5%甲拌磷颗粒剂进行播撒,每亩2-3公斤。在应对二叶甲方面可以采用40%的乐果乳油,按照种子重量的5%进行搅拌,放置3-5天内播种。4.2关于大豆生长中期的病虫害防治
这一时期主要应该防治蚜虫、蓟马和红蜘蛛等害虫;草地螟等毒蛾类幼虫和菟丝子。在预防害虫的工作中可以选用10%的吡虫啉,每公顷兑水播撒200毫升左右,防治毒蛾类幼虫可以采用90%敌百虫溶液,每公顷兑水播撒1000毫升左右。如果发现菟丝子,可以采用48%的地乐胺乳油进行喷雾,并且将其清除。4.3关于大豆生长后期的病虫害防治
这个阶段主要防治对象有大豆食心虫、褐纹病和灰斑病。在进行灰斑病和褐纹病的防治上,可以每公顷播撒1500克40%的灭病威胶悬粒,也可以每公顷播撒1800克50%多菌灵粉剂,或者每公顷1800克的50%甲基托布津粉剂。大豆食心虫一般在成虫发生期进行给药,或者在幼虫孵化之前给药,选用可选用5%锐劲特1000倍液或20%绿得福1500倍液或0.36%苦参碱1000倍液或2.5%菜喜1000倍液或48%乐斯本1500倍液,不同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喷药时一定要均匀喷到植株的花蕾、花荚,叶背、叶面和茎秆上,喷药量以湿有滴液为度。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