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上条锈病怎样防治 大葱上条锈病怎样防治呢
大葱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葱类作物之一。大葱上条锈病成为制约大葱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大葱上条锈病怎样防治呢?
一、病害特点
大葱上条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夏季发生。病菌寄生在大葱上,使其叶片出现红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融合,形成长条状病斑,严重时叶片变黄、枯死。病害严重时,不仅会影响大葱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导致病原菌向周围地区扩散,影响整个种植区域的大葱产量。
二、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能够减轻病害发生的程度,降低防治成本,提高大葱的产量和质量。
2.合理施肥。大葱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过量施肥会造成大葱叶片肥厚、过密,阻碍空气流通,从而增加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应根据土壤质量和大葱生长需求,合理施肥。
3.保持地面清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残株等,减少病害菌源。
4.药物防治。在大葱上条锈病发病初期,可使用铜制剂、三唑酮等药物进行喷洒防治。但应注意使用剂量,避免药害。
三、相关问题
1.大葱上条锈病如何诊断?
大葱上条锈病的症状比较明显,初期为红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融合,形成长条状病斑,严重时叶片变黄、枯死。在发现上述症状时,可通过对病叶进行显微镜检查或病原菌分离鉴定,进一步确认是否为大葱上条锈病。
2.大葱上条锈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大葱上条锈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温多湿、土壤缺氧、土壤肥力过高等。大葱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当、病原菌侵入等也会导致大葱上条锈病的发生。
3.大葱上条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大葱上条锈病的病原菌是真菌类病原体Pucciniaallii。
4.除了大葱上条锈病,大葱还会遭受哪些常见病害?
大葱还会遭受白叶枯病、炭疽病、软腐病等常见病害的侵袭。
5.如何预防大葱上条锈病的发生?
预防大葱上条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保持地面清洁、药物防治等。
问答拓展:大葱锈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大葱锈病是大葱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病害,染病后会引发大葱植株黄枯,直接影响大葱的产量和品质,甚至在病情发病较重的时候会成为大葱种植的毁灭性灾害,菜农应该及早防治,以免造成产量和经济损失。
一、大蒜锈病的发病原因
大葱锈病病菌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15~20℃,潜伏期在7天左右。春季随着气温回升,病菌会随风雨传播,发病区域呈点片状分布。一般雨水多偏温暖的季节,特别是昼夜温差大、容易结露时,容易发病。
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3~4月上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后随着气温回升和温度适宜,病情逐渐加重至全田普遍发病,进入主要危害期,秋季可再度侵染和流行。
密植,地势低洼、田间积水,土改拿壤肥力不足和植株长势弱的田块都利于锈病的发生。
二、大葱锈病的发病症状
大葱锈病主要在大葱的生育后期发生,主要侵染叶片、叶鞘和花茎。病部最初出现椭圆形褪绿斑点,并由病斑中部表皮下生出圆形稍隆起的黄褐色或红褐色疱斑,称为夏孢子堆。疱斑破裂翻起后散出圆形、近圆形橙***粉末状夏孢子,孢子密度大的时候可以连接成片,散发出很多锈菌孢子粉末,叶片提前枯死。植株生长后期,病叶上形成长椭圆形稍隆起的黑褐色疱斑,内部生有褐色冬孢子,称为冬孢子堆。
三、大葱锈病的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种植高抗或抗锈病品种,如章丘大葱、稷王1号大葱、铁杆巨葱等均为高抗锈病品种或抗锈病品种。
2、合理轮作换茬
在同一块地里,不宜连茬种植大葱,一般应一年一换。避免葱属蔬菜连作或间作套种。与非百合科作物轮作,从实际种植经验来看,大葱根系分泌物所产生的化感作用对其它蔬菜的部分土传病害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目前,春马铃薯—大葱—小麦轮(套)作模式在不少地区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合理密植
大葱定植的合理密度应该根据品种、土壤肥力、葱苗大小及定植时间早晚决定。一般定植株距4~7㎝。定植密度把握的基本原则是:
一般长白大葱每亩株数以~株为宜;短白大葱以~株为宜,定植较早或选用裤老大苗的可适当稀植,定植晚或选用小苗的应适当密植。
通过合理密植,保持大葱植株良好通风透光性。
4、加强水肥管理
移栽前要施足基肥。通过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发病重的要提前收获。每亩大葱田可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复合肥15㎏左右、过磷酸钙30~50㎏、硫酸钾10~15㎏,并在翻熟耙匀后,再移栽大葱,移栽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驱除病虫害,防止水分蒸发,同时缩短缓苗期。雨后及时排水,避免田间湿度过高。另外,在春、秋季易发病期间,每亩施用碳酸氢铵15~20kg,以促提高植株的抗进大葱生长,抵抗病害。
5、加强田间清洁管理
注意清洁田园,发病严重、没有经济效益的病株,及时清理出田园;收获后清除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消灭越冬菌原。
6、药剂防治
早春要及时查找发病中心,喷药封锁,以后视病势发展和降雨情况,及时喷药防治病害。可选用的药剂有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萎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0倍液等。兑水喷雾,视病情5~7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在用三唑酮等三唑类杀菌剂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使用,以免浓度过大造成药害,否则可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深绿、生长停滞等。
对于大葱锈病的防治,通过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出现锈病适宜的温湿度。同时通过增施磷钾肥等手段提高大葱的抗病能力,如果已经发病要及时查找中心病胡歼升株,通过化学药剂及早防治。
问答拓展:大葱生黄锈怎样治疗
大葱锈病防治方法:
1、选用良种
在种植之前,就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淘汰筛选出容易感病的品种。
2、合理轮作
同一块土地,避免连作大葱,实行轮作换茬。
3、合理水肥
合理的水肥管理,有利于大葱生长,增强抗病能力,由于病菌喜欢潮湿,因此需要种植人员在下雨天气需及时做好排水措施,干旱天气则要合理浇水,但是不能大水漫灌,以免田间湿度过高。施肥保证基肥要足,重施有机肥,平衡施氮磷钾复合肥。
4、化学防治
选用60%苯醚甲环唑7克兑水30公斤喷施,15克便可打一亩地,40%氟硅唑15克兑水30公斤喷雾,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打药时老绝要打匀打透。
大葱锈病的发病规律:
北方以锈病冬孢子在葱韭蒜、玉米、豆类病残体上以及土壤中越冬,南方以锈病夏孢子在葱、蒜、韭菜等寄主上辗转为害,或在豆类等活体上越冬,翌年锈病夏孢子随气流或灌溉、风雨、雾霾等传播进行再侵染附近的大葱植株和田块。锈病孢子萌发后可以从寄主表皮或气孔迅速侵入,锈病萌发适宜温度7~19℃,当温度高于25℃时,发病率明显下降,潜伏期为7-15天左右。
气温低的年份、土壤板结、酸化严重、偏施氮肥、营养不足、地势低洼、易于积水及生长不良的地块利于锈病的发生和流行。若气温和湿度正宽适宜,病情增长很快,由点举含亮片感染发展到全面普发,进入主要流行性严重危害期。
问答拓展:大葱有红锈病怎么办?
大葱锈病易发生在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的秋季,肥料不足,大葱生长不良的地块。主要防烂凯治措施为:(1)多施农家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丛历御液,也可用65%代森锰渗岩锌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效果更好,隔7~10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