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的规则 棒球的规则文介绍
棒球规则解读:打击、守备、得分
棒球是一项充满策略性和技巧性的运动,它的规则也经过了长时间的演进和完善。本文将从打击、守备和得分三个方面,逐步解读棒球规则。
打击篇
1.击球员的站位和击球方式
棒球击球员的站位和击球方式是打击方面的基础。在比赛中,击球员必须站在击打区内,也就是在本垒板两侧各45度的区域内。而在击球时,击球员可以选择挥拍或者撞球的方式进行击球。挥拍是指击球员在球员投出球后,用球棒来进行击打。而撞球则是指击球员在球员投出球后,用球棒的侧面或底部来进行击打。撞球通常用于需要让球落地的情况下,而挥拍则是用于飞行球的情况下。
2.打击区域和投手的投球方式
在打击方面,打击区域和投手的投球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打击区域是指在本垒板两侧的区域内,从地面到膝盖高度的区域。而投手则必须站在投手板上,从那里投出球。投手必须站在投手板上并向本垒板投出球,而不能向第一垒或第三垒投出球。
守备篇
1.守备队员的站位和守备方式
在守备方面,守备队员的站位和守备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守备队员必须分别站在本垒、一垒、二垒和三垒的位置上,以及外野区域。当球员投出球后,守备队员必须根据击球员的击球方向,迅速调整站位和守备方式,以期能够捕获或拦截击球。
2.守备队员的防守方式
在防守方面,守备队员的防守方式也非常重要。例如,在内野区域,守备队员通常使用手套来接球。而在外野区域,守备队员则通常使用手来接球。守备队员必须在接球后迅速将球传给队友,以期能够制造出击球员失误的机会。
得分篇
1.安打和全垒打的得分方式
在得分方面,安打和全垒打是两种最常见的得分方式。安打是指击球员能够在击球后跑到一垒、二垒或三垒上,而全垒打则是指击球员能够将球直接打到本垒,从而得到一分。当击球员得到安打或全垒打时,其队伍将得到相应的得分。
2.跑垒得分的方式
除了安打和全垒打外,跑垒也是一种得分方式。当击球员打出球后,他必须尽快跑到下一个垒上,以期能够得到更多的得分。例如,当击球员打出一个传统的安打时,他可以选择继续跑到二垒或三垒上。如果击球员能够成功跑到下一个垒上,他的队伍将得到相应的得分。
通过以上对棒球规则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棒球是一项非常有趣和充满策略性的运动。无论是在打击、守备还是得分方面,棒球都需要运动员具备高超的技巧和战略眼光。如果你对棒球感兴趣,那么加入一支棒球队伍,体验这项运动的乐趣吧!
参考资料来源
1.塞缪尔·威尔顿,球类运动规则大全,人民体育出版社
2.约翰·史密斯,棒球的历史与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3.约瑟夫·史密斯,棒球技巧与战术,中国体育出版社
相关拓展:
棒球(体育运动)释义:
棒球(Baseball),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球棒击球进行攻守对抗的竞技项目。棒球最早起源于15世纪,即当时流行于英国的板桨球。后来传到美国。1839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敦举行了首次棒球比赛。1978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1992年,棒球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棒球的最高级的组织机构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成立于1938年。中国的最高级组织机构为中国棒球协会,1979年在北京成立。
问:棒球规则有哪些呢?
棒球规则比较复杂,我用人话讲清,不搞**粘贴。
1基本目标
扔球的叫投手,蹲着接球的叫捕手,挥棒打球的叫打者或击球员(后面穿黑衣服的是裁判,可以忽略)。
投手和捕手同队(守方),目标是顺利抛接球。打者是敌队(攻方),目标是阻止他们,把球打飞。
2.1如果打者打不到球
如果投手投了3个球,打者都打不到,打者就出局下场(三振出局),换攻方的下一个打者。(这里是很粗略的概括,细节后面再说)
2.2如果打者打到球
如果打者(攻方)成功把球打飞,他的目标就变成从最开始站的本垒出发,尽快沿着逆时针方向,经过一垒-二垒-三垒跑回本垒(见下图)。世滑返目标变了,名字也改了,不再叫打者/击球员,改叫跑者/跑垒员,往下一个垒包跑的行为叫进垒。如果跑回本垒,攻方得1分。如果来不及跑回本垒,可以先停在一垒/二垒/三垒(上垒,后面详细讲),下次有机会从这儿接着跑。
然后攻方下一个打者上场。如果他也成功打到球,就也要变成跑者进垒,但是每个垒上只允许站一个跑者。所以举例,如果上个跑者在一垒,下个跑者必须往一垒进垒,上个跑者为了给队友让地方,就必须往二垒跑(**进垒/强制进垒)。
守方安排7个队友(3个垒手+1个二三垒间的游击手+3个外野手)守在球场各处(见上图),目标是尽快接到被打飞的球,并根据情况互相传球,以球为“武器搜饥”,让跑者出局或跑不远(阻止/破坏跑者上垒)。
具体操作有几种方法:
1)球没落地,守方就接到球,跑者直接出局(接杀)
2)跑者没有踩到垒包,垒手就接到球并用拿球的手触碰跑者,跑者出局(触杀)
3)如果跑者只能向某垒进垒,但该垒垒手已经接到球并在垒上,所以就算跑者跑到垒上,也视为肯定被触杀。那就不用跑了,直接出局吧(**)
注意第一句前提条件:跑者只能向某垒进垒。比如跑者从本垒跑向一垒时规定不能回头,如果他上一垒前,一垒手就接到球并呆在垒上,跑者无处可去,只能被**。但如果跑者是从一垒跑向二垒,且一垒上没有其他跑者,就算二垒手接到球,跑者见势不好还能退回一垒,就不能**(二到三垒、三到本垒同理)。
所谓成功上垒,就是以上三种情况都没有发生:打者打出的球落地后才被接到;他踩上垒包时,该垒垒手没能触杀他;没有**情况。
掌握以上规则,棒球比赛就能看懂七七八八了。总结原理的话,我觉得不妨把球视为守方对攻方的武器:攻方怕它,所以要尽量把它打远,让守方难以取回;守方需要它,所以要尽快接到它;守方拿着球这个武器,就能把攻方杀出局(触杀、**),但是没拿球就没辙,只能看着攻方上垒。
3.赛制
一场棒球比赛有9局,每局分上下两半,上半局A队攻B队守,下半局对换。每半局在攻方出局3人后结束。如果守方运气好,可能前三个打者全部出局;如果打者不停成功上垒进垒,这半局就会持续很久。
攻方的目标是得分,守方的目标是不让攻方得分。攻方每有一人跑回本垒,得1分。如果半局结束时,垒上的跑者还是没能回到本垒,不计分(=白上垒了),下一局从零开始。
每队首发9人,作为守方是投手+捕手+3个垒手+游击手+3个外野手,作为攻方是第一到九棒,按顺序打击,九棒之后再从一棒开始。
4.其他细节和术语
好球、坏球、出界:前面说打者三次击球不中就三振出局,这有个前提——这个球打者确实有可能打中,投手不能天上地下乱投球。所以有了好球带的概念:大约是从打者身体中部到膝盖,和本垒板同宽,具体取决于裁判判断。如果投手的球穿过好球带或打者挥棒(满足其中一条即可),视为好球。如果投手的球没穿过好球带且打者不挥棒,视为坏球。
打者三次击不中好球,三振出局。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则打者保送一垒。
如果打者把球打到界外,算作投手的好球。不过如果已经有两好球,界外球就什么都不算。界外线见前面的图。注:界外线视为无限延伸,只要落在两条线的夹角里,哪怕打出球场也算界内。
触身球:投手的球砸中打者身体,打者保送一垒(或**)。
安打、全垒打:打者击球后成功上垒,这次打击就是一次安打。分为一垒/二垒/三垒安打和全垒打(也叫本垒打让戚,=四垒安打)。如果打者的球飞出球场且在界线内,显然守方没法把球捡回来,算作全垒打得1分。根据**进垒原则,如果垒上有人,一记全垒打能得不止1分,最多可得4分(满垒情况,垒上三人+全垒打打者全部跑回本垒)。
问:棒球的规则是什么
1、棒球比赛分为进攻方和防守方,每队各有9人,正式比赛共有9局,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两队进行轮流攻守,以得分多者为获胜方。正式比赛需4名裁判员,1人为主审,其余3人为司垒裁判。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配亮,按规定固定在场上。2、身为进攻方时,上场队员一名,其他的在球员区等待。攻队队员在本垒击球处依次用球棒击打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培州宽,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迹仔分。
3、身为防守方时,上场队员有九个,一个负责投球,一个负责接球,另外有七个散布在整个球场上进行防守,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截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
问:棒球的规则
棒球规则:
1.比赛中,攻击方10个人上场轮流击打(前提是3个出局以前)。(再提示一点:攻击方的10个人中,有一个只攻不守的指定打击)
2.比赛是9局制,在比分表中一般客队在上,主队在下。如果9局后比分是一样的(也就是平局),进入加时赛,直至分出胜负为止,全场比赛结束。
3.防守方的投手投球时不得砸到击球员,否则击球员安全上垒。(跟保送差不多)
4.出局:投手如果投出了三个好球,或击球员击球后被防守方任何一个人接到后,击球员出局。
5.保送: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后,击球员保送上垒。
6.满球数:指投手投出了3坏2好的满球数。
7.死球:投手投球时捕手没有接到,这就是死球,在垒包上的跑垒者不得试图跑垒。
8.安打:当击球员击的球没有被防守方的人接到,这就是安打。
9.全垒打:当击球员击的球飞到了观众席上,这就是全垒打。
10.得分:击球员击出安打后,从本垒(也就是他击球的那个垒)绕三个垒包跑一圈又回到本垒,就是得分,每一个人跑一圈回到本垒得一分(全垒打除外)。
11.好球:投手投的球捕手接的时候手套在正中央(或偏上一点点),就是好球。
12.坏球:投手投的球捕手接的时候手套在旁边,就是坏球。
应该就这些了。。。
问:棒球规则及图解通俗
棒球规则及图解通俗如下:
1、棒球比赛一场比赛有9局搭贺,每一局都分为上下两个半局。
2、队伍分为进攻方和防守方,两个队轮流攻守。以一局为例,上半局是客队进攻,主队防守;下半局是主队进攻,客队防守。
3、进攻的时候,上场队员只有1个击球员,防守的时候,上场队员有9个,一个是负责投球的投手,一个是负责接球的捕手,另外7个散布在整个球场上防守。
4、场上共有4个垒包,围成一个大菱形,投手站在中间,击球员站在第一个垒包即本垒上准备,争取把投手扔过来的球用球棒打出去,打的越远越好,然后逆时针跑,按顺序把一垒、二垒、三垒都攻陷了再回到本垒就算轿信是得一分。
5、9局比赛打完后,得分多的队伍获胜,如果得分相同,就需要加赛直到决出胜负,不过如果分数相差悬殊,闭枝轮则可以提前结束比赛。
问:棒球规则有哪些呢?
棒球规则比较复杂,我用人话讲清,不搞**粘贴。
1基本目标扔球的叫投手,蹲着接球的叫捕手,挥棒打球的叫打者或击球员(后面穿黑衣服的是裁判,可以忽略)。
投手和捕手同队(守方),目标是顺利抛接球。打者是敌队(攻方),目标是阻止他们,把球打飞。
2.1如果打者打不到球如果投手投了3个球,打者都打不到,打者就出局下场(三振出局),换攻方的下一个打者。(这里是很粗略的概括,细节后面再说)
2.2如果打者打到球如果打者(攻方)成功把球打飞,他的目标就变成从最开始站的本垒出发,尽快沿着逆时针方向,经过一垒-二垒-三垒跑回本垒(见下图)。目标变了,名字也改了,不再叫打者/击球员,改叫跑者/跑垒员,往下一个垒包跑的行为叫进垒。如果跑回本垒,攻方得1分。如果来不及跑回本垒,可以先停在一垒/二垒/三垒(上垒,后面详细讲),下次有机会从这儿接着跑。
然后攻方下一个打者上场。如果他也成功打到球,就也要变成跑者进垒,但是每个垒上只允许站一个跑者。所以举例,如果上个跑者在一垒,下个跑者必须往一垒进垒,上个跑者为了给队友让地方,就必须往二垒跑(**进垒/强制进垒)。
守方安排7个队友(3个垒手+1个二三垒间的游击手+3个外野手)守在球场各处(见上图),目标是尽快接到被打飞的球,并根据情况互相传球,以球为“武器”,让跑者出局或跑不远(阻止/破坏跑者上垒)。
具体操作有几种方法:
1)球没落地,守方就接到球,跑者直接出局(接杀)
2)跑者没有踩到垒包,垒手就接到球并用拿球的手触碰跑者,跑者出局(触杀)
3)如果跑者只能向某垒进垒,但该垒垒手已经接到球并在垒上,所以就算跑者跑到垒上,也视为肯定被触杀。那就不用跑了,直接出局吧(**)
注意第一句前提条件:跑者只能向某垒进垒。比如跑者从本垒跑向一垒时规定不能回头,如果他上一垒前,一垒手就接到球并呆在垒上,跑者无处可去,只能被**。但如果跑者是从一垒跑向二垒,且一垒上没有其他跑者,就算二垒手接到球,跑者见势不好还能退回一垒,就不能**(二到三垒、三到本垒同理)。
所谓成功上垒,就是以上三种情况都没有发生:打者打出的球落地后才被接到;他踩上垒包时,该垒垒手没能触杀他;没有**情况。
掌握以上规则,棒球比赛就能看懂七七八八了。总结原理的话,我觉得不妨把球视为守方对攻方的武器:攻方怕它,所以要尽量把它打远,让守方难以取回;守方需要它,所以要尽快接到它;守方拿着球这个武器,就能把攻方杀出局(触杀、**),但是没拿球就没辙,只能看着攻方上垒。
3.赛制一场棒球比赛有9局,每局分上下两半,上半局A队攻B队守,下半局对换。每半局在攻方出局3人后结束。如果守方运气好,可能前三个打者全部出局;如果打者不停成功上垒进垒,这半局就会持续很久。
攻方的目标是得分,守方的目标是不让攻方得分。攻方每有一人跑回本垒,得1分。如果半局结束时,垒上的跑者还是没能回到本垒,不计分(=白上垒了),下一局从零开始。
每队首发9人,作为守方是投手+捕手+3个垒手+游击手+3个外野手,作为攻方是第一到九棒,按顺序打击,九棒之后再从一棒开始。
4.其他细节和术语好球、坏球、出界:前面说打者三次击球不中就三振出局,这有个前提——这个球打者确实有可能打中,投手不能天上地下乱投球。所以有了好球带的概念:大约是从打者身体中部到膝盖,和本垒板同宽,具体取决于裁判判断。如果投手的球穿过好球带或打者挥棒(满足其中一条即可),视为好球。如果投手的球没穿过好球带且打者不挥棒,视为坏球。
打者三次击不中好球,三振出局。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则打者保送一垒。
如果打者把球打到界外,算作投手的好球。不过如果已经有两好球,界外球就什么都不算。界外线见前面的图。注:界外线视为无限延伸,只要落在两条线的夹角里,哪怕打出球场也算界内。
触身球:投手的球砸中打者身体,打者保送一垒(或**)。
安打、全垒打:打者击球后成功上垒,这次打击就是一次安打。分为一垒/二垒/三垒安打和全垒打(也叫本垒打,=四垒安打)。如果打者的球飞出球场且在界线内,显然守方没法把球捡回来,算作全垒打得1分。根据**进垒原则,如果垒上有人,一记全垒打能得不止1分,最多可得4分(满垒情况,垒上三人+全垒打打者全部跑回本垒)。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