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氧磺隆亩用量是多少
目前,我省水稻已进入分蘖期,农民朋友们知道,水稻有效分蘖的多少直接决定有效穗数的多少,有效穗数最终决定了水稻产量。所以要想水稻取得好的收成,一定要在水稻分蘖期注意田间管理,增加水稻的有效分蘖,进而取得高产丰收。
分蘖发生的环境条件
1.温度:分蘖生长最适温度为30℃-32℃,低于20℃或高于37℃对分蘖生长不利,16℃以下分蘖停止生长发育。
2.矿质营养:氮、磷,钾三要素对分蘖的影响最显著。分蘖期稻株体内三要素的临界值是:氮(N)2.5%,磷(P2O5)0.25%,钾(K2O)0.5%,叶片含氮量为3.5%时分蘖旺盛。
3.光照:水稻分蘖期间,光照充足分蘖发生快,阴雨寡照,则分蘖迟发,分蘖数减少。
4.栽插深度:以2cm左右为好,栽插过深,分蘖节位上移,分蘖延迟。为了实现预期的田间有效分蘖数量,水稻分蘖期管理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科学施用分蘖肥
在水稻返青后(5月末6月初)进入分蘖期,分蘖期需追施分蘖肥,以促进水稻早分蘖多分蘖。分蘖肥氮肥总量的40%分二次使用,第一次分蘖肥施入总氮肥量的25%,间隔10天施第二次分蘖肥,施入总氮量的15%,使用肥料以尿素为宜。对于缺锌或底肥没有施锌肥的地块,分蘖肥可加施锌肥,用量每公顷15-25千克硫酸锌,具有促进生长、增加分蘖的作用。分蘖肥施用过多或过晚,会增加大量无效分蘖、过早封行,影响水稻产量。在拔节前施用氮肥过多,易导致水稻基部节间过长,降低抗倒伏能力。
二、浅水灌溉、适当晒田
水稻返青后进行浅水灌溉,灌水深度3-5厘米,浅水灌溉可以提高土温和水温,增加土壤含氧量和有效养分,以利根的生长和分蘖的发生,浅水还有利于低节位分蘖的萌发,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
在水稻有效分蘖结束后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形成壮秆,增强抗倒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排水晒田可以降低土壤中的氮素浓度及其它矿质元素的有效性,减少水稻对养分吸收,抑制无效分蘖发生;增加土壤氧气含量,减少有毒物质(硫化氢等)的浓度,从而提高活力,促进根系发育。
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期一般在6月25日-6月30日。晒田时间一般从6月末到7月8日左右,到7月8日左右以后灌水施穗肥。
三、及时防虫、除草
1.水稻潜叶蝇
在幼虫初发期,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60-90克/公顷;或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90-120克/公顷;或40%乐果1500毫升/公顷,兑水茎叶喷雾。如潜叶蝇发生较轻可通过排水晒田减轻危害。2.杂草防除
水稻返青后每公顷用30%杀稗磷750-1000毫升加15%乙氧磺隆水分散粒剂225克结合分蘖肥(尿素)施用。后期如出现野慈菇、雨久花、鸭舌草等阔叶杂草,方法1:可用2.5%稻杰(五氟磺草胺)1000毫升/公顷兑水喷雾防治;方法2:有效分蘖结束后每公顷48%灭草松2500毫升+56%二甲四氯300克兑水喷雾;方法3:有效分蘖结束后每公顷48%灭草松2500毫升+20%氯氟吡氧乙酸500克兑水喷雾,或3%氯氟吡定脂(灵斯科)每公顷750克兑水喷雾。大龄稗草防治方法:每公顷30%莎稗磷500毫升+50%二氯喹啉酸1000克或30%莎稗磷500毫升+2.5%稻杰1000毫升,排水喷雾。来源:开犁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