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豆王怎样防治锈病 架豆王怎样防治锈病呢
架豆王是一种高产、耐旱、抗病的豆类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架豆王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锈病的侵袭,导致大量减产。防治架豆王的锈病是当前架豆王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一、锈病的危害
锈病是架豆王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产量。锈病会使架豆王的叶片变黄、萎缩,甚至脱落,导致光合作用减少,影响架豆王的生长和发育,从而降低产量。
2.质量下降。架豆王被锈病侵袭后,豆荚的质量会受到影响,豆子变小、变形,口感和品质也会下降。
3.传染性强。锈病的病原菌很容易通过风、水、土壤等途径传播,一旦发生,会很快传染到整个种植区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防治锈病的方法
为了防治架豆王的锈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锈病品种是防治锈病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抗锈病的架豆王品种,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
2.合理施肥。架豆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架豆王的抗病能力,减轻锈病的危害。具体施肥方案可以根据土壤肥力和架豆王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3.喷洒药剂。在架豆王生长期间,可以采用药剂喷洒的方法防治锈病。常用的药剂包括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规定的用量和方法进行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三、如何判断锈病
锈病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观察叶片颜色。锈病初期,叶片会出现***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会逐渐变成棕色或黑色,形成锈斑。
2.观察叶片形态。锈病会导致叶片变形、萎缩、甚至脱落,如果发现架豆王的叶片出现异常,应及时检查是否被锈病侵袭。
3.观察豆荚。受锈病侵袭的豆荚通常会变小、变形,有时还会出现病斑。
四、如何预防锈病的发生
预防锈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种植抗病品种。如前所述,选用抗锈病品种是预防锈病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病草,保持田间通风、减少湿度,有助于减少锈病的发生。
3.合理施肥。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强架豆王的抗病能力,减轻锈病的危害。
五、锈病的治疗方法
一旦架豆王受到锈病的侵袭,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1.喷洒药剂。如前所述,药剂喷洒是防治锈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药剂喷洒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规范,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清除病叶、病草。将架豆王生长区域内的病叶、病草及时清除,可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六、
防治架豆王的锈病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障架豆王的产量和质量。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问题:
1.架豆王种植中还有哪些常见病害?
架豆王种植中还有一些常见的病害,如灰霉病、立枯病、炭疽病等。
2.如何防治灰霉病?
防治灰霉病的方法包括:加强通风、控制湿度、清除病叶、喷洒药剂等。
3.如何防治立枯病?
防治立枯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采用轮作制度等。
4.如何防治炭疽病?
防治炭疽病的方法包括:清除病叶、喷洒药剂、加强施肥等。
5.如何提高架豆王的产量和质量?
提高架豆王的产量和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优良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
问答拓展:架豆王花期叶子黄斑是什么病?
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炭疽菌感染,一般情况下炭疽菌感染就会出现这样的病症。问答拓展:架豆王亩产量多少斤,附种植方法和时间
在常规种植下,架豆王的平均产量约为3000-4000kg/亩,但是由于播种时间、方法以及管理方式各有不同,产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具体的产量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定。为了防止架豆王产量低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例如在浸种晾干后,每1kg种子可以拌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7g,拌匀后再播种通常能够防治立枯病,而萎蔫病则可用恶霉灵和福美双兑水灌根防治,每穴不少于0.5kg,蚜虫则可以用吡虫啉兑水喷雾防治。
一、架豆王亩产量多少斤
1、亩产量
在常规种植下,架豆王的平均产量约为3000-4000kg/亩,但是由于播种时间、方法以及管理方式的不同,产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架豆王具体的产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型谈定。
2、如何提升亩产量
(1)当架豆王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便容易影响产量,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防治,而架豆王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立枯病、萎蔫病、白粉病、地老虎、蚜虫等种类。
(2)在防治立枯病时,一般需要先浸种,待种子晾干之后,再按照每1kg种子混入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7g的比例拌匀后播种。
(3)在防治萎蔫病时,一般可以用恶霉灵和福美双兑水灌根,每穴不少于0.5kg,7天1次。
(4)在防治白粉病时,一般可以用腈菌唑和代森锰锌兑水喷雾,7天1次。
(5)地老虎一般可以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防治,蚜虫则用吡虫啉兑誉喊水喷雾防治。
二、架豆王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1、种植时间
一般可以在2-4月种植架豆王,但是因为各地的气候均有所不同,例如在较为温暖的云南一般可以在2月上旬种植,而在比较冷的北方,一般可以在4月份左右种植,因此种植架豆王的具体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种植方法
(1)选地作畦
①可以挑选排水良好且疏松肥沃的土壤,并结合整地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以及少量的化肥作为基肥。
②深翻土壤,整平后作畦,畦宽一般为1.2m,畦高一般为6cm,畦间距一般为70cm。
(2)处理种子以及播种
①首先稀释杀菌液,放入种子后浸泡2-3个小时,接着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就可以播种了。
②每畦一般可播种2行,行间距一般为40cm,株间距一般为30cm,每穴播3粒。需注意,若播种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可以覆盖薄膜保温。
(3)日常管理
①在幼苗生长阶段,需要适当的控水控肥,因为如果肥水太多,便容易造成烂根。
②在架豆王开始甩蔓时,可以将竹竿搭建成“人字形”,并配合搭建支架合理的进行引蔓,使得藤蔓能顺杆向上生长。
③在抽蔓阶段,一般可以配合中耕,施肥浇水庆租野1次,其目的在于促进藤蔓的生长与花芽分化。
④在开花结果期,通常需要充足的水分与养分,一般可以结合灌水进行施肥。
⑤在生长后期,若植株没有提早衰老,一般可以适当追1-2次肥。
问答拓展:东北地区春季拱棚种植秦国架豆
可晌碧兄以种架豆,但是需要在温室中,东北地区春季也仍然非常冷,没有温室,架豆是不会发芽的。栽培要点
1、整地选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pH值7.0、排水良好、经过冻垡的壤土。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kg、复合肥40kg,敲碎、整平,作畦,四周设排水沟,沟宽80cm、深60cm。畦长40m,畦南北方向,畦宽1.3m(其中畦面宽0.8m,沟宽0.5m)。
2、播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40%多硫悬浮剂50倍液浸种2―3h后,再用清水洗干净后播种,可防治多种根部病害。
3月底挖穴直播。每畦播2行,株行距为35cm55cm,每穴播3粒种子,播前先浇底水。播好后畦面盖地膜。
3、田间管理
①搭架植株甩蔓时,结合轻浇粪水,及时搭架引蔓。采用2.5―3.0m长的竹竿,搭成“人”字形,在架材的中上部绑一横档,每隔15m左右用一较粗的架材固定,增强其抗倒伏能力。蔓上架初期,以及刮风下雨后,需要扶蔓。
②施肥泰国架豆王生育期长,需肥量多,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轻施苗肥,花前酌施,花后勤施,盛荚期重施。苗期肥水过多,慧者易产生沤根,叶片发黄,或者植株徒长延迟开花和落花落荚,前期肥水应以控为主。抽蔓期,茎叶大量发生,根瘤菌尚未大量形成,可结合中耕培土追施1次粪水,每667亩施1000kg,促使蔓叶生长和花芽分化。现蕾至初花期,植株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需要大量肥水,每667亩施硫酸铵10kg或人粪尿1500kg。开花结荚后,植株营养消耗大,应保证肥水的供应,保持土壤湿润。但此时大量根瘤已形成,固氮能力增强,应少施氮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kg,过磷酸钙10kg,氯化钾5kg。以后每采收2次(5天)追肥1次。喷施少量镁、铁、锌、铜肥可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采收后期,如果植株不早衰,而气候条件适合其生育时,可适当再追肥1―2次,以促进翻花,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
③田间湿度管理及杂草防除开花期相对湿度在50%以上为宜,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干旱或雨水过多会引起落花落荚,须注意浇水及排除田间积水。整个生长期应及时拔除病株和杂草,疏去黄叶,增加光照,加强透风。理顺荚条,防止因机械阻碍引起的畸形荚发生。
4、病虫害防治
美洲斑潜蝇可用40%七星乳油600―800倍液,或90%巴丹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一般于发生高峰期每5―7天施药1次,连续施3次。
豆荚螟可用复方荚虫菌粉剂500倍液,或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从始花期开始喷施,每隔5―7天喷花蕾1次,上午8∶00―10∶00开花时施药最好。
白粉虱、蚜虫可用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3%克螨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可兼治蚜虫。用大蒜汁(取紫皮大蒜250g,加水浸泡30min,捣烂取汁,加水稀释10倍左右,立即喷洒)可防蚜虫。辣椒水(取干尖辣椒50g,加水1kg煮沸15min,过滤取上清液喷洒)可防白粉虱、蚜虫。
叶螨可用克螨特8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或1.8%虫螨克可溶性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叶螨时立刻喷药,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施3次。
锈病于发病初期,喷25%百科乳油1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或50%胶体硫100―15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施,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2―3次。将菜籽饼100g捣碎,少量热水浸泡2.5h,过滤加水3kg喷洒,可防锈病。
灰霉病发生初期喷施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1%武夷菌素水剂150―200倍液喷雾,也可防治。
炭疽病可用多菌灵粉剂500倍液,或百菌清粉剂5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施,每宴袭隔7―10天1次,连续喷3―4次。
细菌性疫病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100万单位新植霉素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根腐病、枯萎病对于发病严重地块要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采用高垄栽培,防止田间积水。于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5、采收
及时采收,保证荚果鲜嫩,品质佳,产量高。6月上旬采收,7月中旬结束。采荚多在清晨进行,标准是荚的腹逢线尚未凹陷。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