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高治番茄灰霉病吗 番茄灰霉病防治的农药
世高治番茄灰霉病吗?
世高治番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番茄产量和品质的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对番茄的叶片、花朵、果实等部位都有影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而世高是一种治疗番茄灰霉病的药剂,能够有效地防止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和扩散。
世高的作用机理世高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主要成分是丙环唑,具有广谱杀菌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双重功能。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呼吸链中的呼吸酶活性,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目的。
世高的使用方法世高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前应先将药剂充分搅拌均匀,以确保药剂的有效成分分布均匀;
2.在番茄生长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浓度的药剂,一般来说,在幼苗期使用浓度较低的药剂,成熟期使用浓度较高的药剂;
3.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喷雾或者浸泡等方式进行施药;
4.使用时应注意药剂的安全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世高的优势相比于其他治疗番茄灰霉病的药剂,世高具有以下优势:
1.世高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能够有效地防止多种病原菌的感染;
2.世高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双重功能,能够促进番茄的生长和发育;
3.世高使用方便,能够在不同生长阶段使用不同浓度的药剂。
世高治番茄灰霉病的副作用世高治疗番茄灰霉病的副作用主要包括:
1.对番茄的生长和发育有一定影响,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番茄生长不良;
2.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从而影响世高的治疗效果。
世高治疗番茄灰霉病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世高治疗番茄灰霉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剂的说明书,按照药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
2.使用时应注意药剂的安全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使用时应注意药剂的贮存方法,避免药剂受潮、受热、受光等影响。
番茄灰霉病的其他防治方法除了使用世高外,还有其他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方法,例如:
1.病害预防:对于番茄灰霉病易发生的环境,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增加通风、控制湿度等;
2.病害检测:定期检测番茄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害并进行治疗;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等生物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化学防治:使用杀菌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相关问题:答案:番茄灰霉病会影响番茄的叶片、花朵、果实等部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答案:世高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能够有效地防止多种病原菌的感染。
答案:使用世高时需要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注意药剂的安全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注意药剂的贮存方法,避免药剂受潮、受热、受光等影响。
答案:除了世高外,还有病害预防、病害检测、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答案:长期大量使用世高可能会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从而影响世高的治疗效果。
问答拓展:世高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1)剂型10%世高水分散粒剂。(2)性质与作用世高是瑞士诺华公司新研制的高效、安全、低毒、广谱性杀笑羡菌剂,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三大功效,并对作物有强烈的刺激生长作用,能明显提高瓜果、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实践证明,10%世高水分散粒剂杀菌谱广,能一药多治、兼治,对多种真菌性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内吸、渗透作用强,施药后2小时内,即被植株吸收,并有向上传导的效能,可使新生的幼叶、花、果免受病菌为害。世高是低毒杀菌剂,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药剂残留毒性标准。按照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无论是口服或经皮毒性指标,均属于低毒农药。
(3)使用方法①防治枣树、葡萄等果树的叶斑病、锈病、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天达2116”1000倍液进行全株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2次即可。
②防治番茄叶霉病、早疫病、灰霉病,黄瓜黑星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豆类叶斑病、锈病,烟草赤星病、黑星病、黑斑病,西甜瓜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草莓叶斑病、白粉病,芹菜斑枯病,大蒜叶枯病,辣椒炭疽病、疫病等病害,用2000倍10%世高+600倍瓜茄果型“天达2116”药液喷洒植株,不仅防病效果显著,而且可显著地促进作物的生长裂者发育,大幅度提高产量与品质。
③防治人参黑斑病,用1000~1500倍10%世高+600倍中草药专用型“天达2116”液喷雾。
④防治梨黑星病、轮纹病用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用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桃黑星病、白粉病、褐腐病用2500~3000倍液喷雾。
(4)注意事项①要与“天达2116”混用,碰源拍提高药效,减少药害发生。
②应与其他农药交替使用,以避免和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
问答拓展:西红柿打什么农药?
(一)灰霉病棚室种植的番茄发病重。
1、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滴灌、膜下暗灌技术,防止大水漫灌。发病初期及时摘除残留花瓣及柱头,病叶、病果,拔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
2、生态防治:以增温、排湿为目标,加强通风管理。具体做法是:晴天上午先闭棚升温,当温度达28-30摄氏度时持续1小时后开始放顶风;中午继续放风,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下午温度到18-20摄氏度时关闭通风口;夜温保持在14-16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阴天也要在中午短时通风换气。
3、药剂防治:烟剂熏蒸、粉尘法防治病虫,同常规喷雾相比具有不增加棚内湿度、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农药等优点,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不同的施法。
(1)科学喷花:喷花时,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入0.1%速克灵可湿册猜粉及少量链霉素水剂,可预防病菌从开败的花处侵染果实。
(2)烟剂熏蒸:在傍晚进行,按每使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200—300克熏烟,点燃后密闭棚室l夜。
(3)粉尘剂防治:保护地内可采用6.5%万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1公斤/亩。
(4)喷雾防治:可选用50%农利灵、50%速克灵、65%甲霉灵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1000—1200倍液等。
(二)早疫病
1、病叶病果,棚室内及时通风散湿。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施药,7天左右1次,可选用:
(1)5%百菌清粉尘1公斤/亩喷粉。
(2)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250克,分放几处,傍晚点燃闭棚***。
(3)喷雾防治:用70%代森锰锌500倍,间隔期15天。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或80%必得利600—800倍等喷雾。
(三)晚疫病
1、首先要控制好温湿度,尽量降低棚内温湿度,白天控制在26-30℃,夜间控制20-24℃,可在棚膜上加盖遮阳网降低棚温。及时通风散湿使相对湿度保持60-70%。发病后摘除病叶、病果。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施药。可选用:
(1)5%百菌清粉尘1公斤/亩喷粉,7天喷一次。
(2)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250克,分放几处,傍晚点燃闭棚***。
(3)72%克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4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或64%杀毒矾400—600倍等喷雾防治。
(四)叶霉病
1、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下部病叶。
2、在防治早疫病、晚疫病时可考虑兼州中型治,但喷药时应以叶片背面为主。药剂防治可用粉尘剂或烟熏剂防治。喷雾防治可选用47%春雷霉素+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间隔期21天;或用2%武夷菌水剂500倍喷雾,间隔期2天,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粉600—800倍液等。
(五)病毒病番茄病毒病田间症状主要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等。近年来番茄条斑病毒病危害越来越重。防治措施:
1、晚打杈、早防蚜。晚打杈可减少和推迟农事操作对烟草花叶病毒的传播;早防蚜可预防黄瓜花叶病毒的发生和传播。
2、药剂防治:用83增抗剂100倍液,苗期、缓苗后各喷一次。
发病初期及时用1.5%植病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或高锰酸钾1000倍喷雾防治。
(六)脐腐病属于生理病害,是由于水分供应不足或缺乏微量元素引发的病害。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均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浇水均匀。
幼果期叶面喷洒1%过磷酸钙,或1%氯化钙,或绿芬威3号1000倍,每隔15天一次,连喷2次。
(七)温室白粉虱白粉虱的为害不仅仅局限在温室,97年以后,在露地番茄等蔬菜上白粉虱的发生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黄板诱杀:***对白粉虱成虫具有强烈的诱集作用,在棚室内设置长条形黄板,上面涂一层粘油,诱集、粘杀成虫,一般每亩设置30一50块。
2、释放丽蚜小蜂:在白粉虱发生较轻时,可以在棚室内按每株15—20头的量释放丽蚜小蜂,半月1次,连放3次,进行生物防治。
3、药剂防治:白粉虱发生较重时,施药防治:
(1)傍晚闭棚后,用10%灭蚜烟剂500克/亩或22%敌敌畏烟剂300克/亩密闭熏杀。
(2)露地或棚室种植,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菜喜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雾。
(八)美洲斑潜蝇
1、黄板诱杀:在棚室内设置长条形黄板,诱集、粘杀斑潜蝇成虫。
2、药剂防治:可用1.8%虫螨克3000倍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九)蚜虫:
1、利用蚜虫的驱避性,田间黄板诱杀或挂银灰膜避蚜。
2、化学防治:用0.36%世绿(苦参碱)1000倍—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除尽悬浮剂2000倍液。
(十)棉铃虫主要以二代棉铃虫危害春播露地番茄,6月中下旬为卵盛期。
可采用黑光灯或杨柳枝把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卵孵化盛期用Bt制剂200-300倍液喷雾。卵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期,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21%灭杀毙6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问答拓展:西红柿叶霉病怎么治
发病症状:番茄叶霉病不侵染果实,主要侵染西红柿叶片。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褪绿斑,后期病斑上滋生灰色或黑紫色的不规则形霉层,老百姓俗称“黑毛病”,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褪绿变黄,严重时,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叶霉病通常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蔓延,一般棚室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85%左右时易发病。连阴天光照弱、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的环境下,叶霉病发生尤为严重。该病严重影响叶片的生理功能,能导致西红柿大幅度减产。
防治措施:移栽幼苗前,用45%百菌清烟剂进行室内消毒,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采用粉尘法或烟剂熏烟,药剂可选用5%加瑞农粉尘剂、45%百菌清烟剂。喷雾要在上午进行,注意叶背着药,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7~8天喷1次,连喷3次,注意交替用药,防止历简产生抗药性。在喷药时,菜农要注意重点的喷洒部位。叶霉病的病菌是在土壤里的病残体上存活,番茄开始发生叶霉病都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在一个棚内靠近南面的棚脚处的番茄最先发病,因此在发病前喷药时要重点照顾植株的下部叶片和大棚南面的植株。在发病后喷药要重点保护植株中上部的功能叶肢运裤片。
需注意事项:西红柿叶霉病非常容易暴发,一旦发病很难防治,而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其抗药性也会逐渐增强。在喷药时还会将病斑上的孢子打散,使其扩散到空气中,并随气流转移到其他叶片上进行再侵染。叶霉病的防治要赶早,最关键的时期是在番茄的第一至第二穗花坐果期,应该重点预防,每间隔7天喷施一次药悄世剂。一旦下部叶片已经发现病斑,要及时喷施治疗性药剂,相同的药剂防治的越早,效果就会越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