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荸荠怎么读
野荸荠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它的种植和采摘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有很多人并不知道野荸荠的正确读音和写法。本文将从野荸荠的基本介绍、野荸荠的正确读音和写法、野荸荠的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野荸荠的基本介绍野荸荠,学名为LyciumbarbarumL.,属于茄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野荸荠植株矮小,枝繁叶茂,果实呈红色,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野荸荠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是当地人们的重要食品、药材和养生品。
二、野荸荠的正确读音和写法野荸荠的正确读音为yěbǐqí,其中“荸荠”读音为bǐqí,而不是一些人常见的错误读音bíqí。野荸荠的正确写法为“野荸荠”,其中“荸荠”两个字的笔画分别为12画和9画。
三、野荸荠的栽培技术野荸荠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施肥、浇水、修剪等方面。选地时,应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以保证野荸荠的正常生长。施肥时,应选择有机肥和磷肥等营养充足的肥料,以促进野荸荠的生长和发育。浇水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野荸荠的生长需要,适时浇水,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影响野荸荠的生长。修剪时,应根据野荸荠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点,适时进行修剪,以保持野荸荠的形态美观。
拓展百科知识:1、野荸荠的功效:野荸荠具有很多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可以滋补肝肾、明目、降血压、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2、野荸荠的营养价值:野荸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参考来源:《野荸荠栽培技术》
《野荸荠的药用价值与开发利用》
相关问答拓展:
荸荠与灯心草的区别?
野荸荠学名叫做灯心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最高则能达到50公分左右,一般喜欢生长在稻田边上,并且没开花的时候,光看叶子很像是水稻,叶子则为管状,十分细长,果子为菱形散状果子,星星点点的挂在叶尖上,走近之后非常漂亮。秋天则种子掉落,越过冬天之后,开春则能生根发芽。
地菱的学名叫什么?地菱的学名叫荸荠。
荸荠(学名:Eleocharisdulcis(Burm.f.)Trin.)是莎草科、荸荠属植物。匍匐根状茎瘦长。秆多数,丛生,笔直,细长,圆柱状,高40-100多厘米,直径2-3毫米,灰绿色,光滑,无毛,有横隔膜,干后秆的表面现有节,兼有许多纵条纹。叶缺如,仅在秆的基部有2-3个叶鞘;鞘淡棕色,光滑,无毛,膜质,抱茎,鞘口斜,顶端急尖,长7-15厘米。小穗圆柱状,长2-4厘米,直径约3毫米,苍白微绿色。小坚果倒卵形,扁双凸状,长2毫米,宽1.2毫米,平滑,顶端不缢缩,***,表面细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扁,狭长三角形,不为海绵质,基部具不明显的环,环的质地与小坚果相同,只色泽较淡。花果期5-10月。
凫的普通话读音?“凫”,普通话读音为fú。“凫”的基本含义为“荸荠”,如凫茈;引申含义为“家鸭”,如凫雏、凫雁。
在日常使用中,“凫”也常做动词,表示浮游;泅水,如凫水、凫泛。
“凫”,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本义为“野鸭”,字由“鸟”和“勹”构成,后来陆续在商朝金文、秦朝小篆中发现,“凫”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直播水稻二次除草最佳时间?7月到8月中旬开始水田开始进行二次封闭。
水稻田在开始分蘖时候进行二次封闭。
水稻直播田在播种后20天左右进行二次封闭除草。
水稻移栽缓苗后可进行二次封闭。
水稻开始分蘖时候进行二次封闭,做好除草工作。
水稻田在开始分蘖时进行二次封闭。
主要原因在于杂草生长不一,防治补缺。
第二次在水稻栽插后7-10天、秧苗活棵后进行封闭。
水稻插秧后缓过来苗可进行二次封闭。
第二次在水稻栽插后7-10天、秧苗活棵后施药,可以选用苄嘧·苯噻酰、丙草胺、丁草胺、噁草·丁草胺、苄嘧·丙草胺等药。
水稻除草剂使用说明书?25%2甲·灭草松水剂(12:13)
常见规格:200克/瓶;
使用剂量:200毫升/亩;
对水量:20-30千克/亩;
防除对象:水稻田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
施药时期:水稻5叶期以后,8叶期以前,阔叶杂草及莎草基本出齐后2-5叶期时,均匀茎叶喷雾。
注意事项:请严格按照推荐剂量200克/亩使用,不得随意加量,防止会对水稻造成一定的药害。
产品特点:
1、对稻田阔叶杂草、三棱草、野荸荠有特效。可以有效防除丁香蓼、鸭舌草、矮慈菇(瓜皮草)、野慈菇、牛毛毡、日照飘拂草、节节菜、耳叶水苋、泽泻、陌上菜、水竹叶、眼子菜、水花生、醴肠等阔叶杂草。
2、杀草速度快。药后很快被杂草吸收,使杂草植株畸形、扭曲,最终枯死。
3、按推荐剂量使用,对后茬作物无影响。
100g/L氰氟草酯乳油
常见规格:100g/瓶
推荐剂量:前期100克/亩,中期150克/亩,后期200克/亩;
对水量:20-30千克;
施药技术:水稻直播后秧苗3-5叶期,禾本科杂草特别是千金子2-4叶期时茎叶喷雾,施药前一天排干田水,药后1-2天内回水,并保持3-5厘米水层5-7天。
55%苄嘧?苯噻酰WP
常见规格:35g/袋
推荐用量:抛秧、移栽、机插后一周待返青活棵后拌肥50-70克/亩撒施
部分大户在整地过程中拌底肥撒施焖田
注:
药后不宜淹没水稻心叶
10%苄磺隆WP
常见规格:40g/袋
既可封闭也可以茎叶防除阔草莎草,安全可靠。
(湖南、湖北、浙江量很大)
封闭:毒土法撒施20-40克/亩
茎叶喷雾30-50克/亩
20%苄?乙WP
常见规格:30g/袋
推荐用量:移栽后一周待返青活棵后拌肥30克/亩撒施
不宜焖田,以免乙草胺药害
注:
1、只推荐移栽田
2、不能长时间积水,禁止淹没水稻心叶
3、注意冷水田、漏水田
常见水稻田和玉米田除草剂使用说明书,你值得拥有!
玉米田
4%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
常见规格:100ml/瓶
推荐剂量:100ml-150ml/亩
对3叶期以前的部分阔叶杂草也有很好的防效。
对莎草类表现出一定的抑制和防除作用,当达到能杀死5叶期以上莎草的用量时,玉米亦常表现出药害。
杂草对该药剂吸收快,死亡慢,药后当天杂草就能吸收,2-3天后停止生长,5天后新叶开始褪色,有明显外部药害症状,14-21天后彻底死亡。
影响其推广的主要因素是对玉米的安全性,如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制种田玉米、大田栽培的某些敏感性玉米品种不能应用;高温或高温、高湿应用,玉米5叶期以后,药液在喇叭口内形成药液积累易出现药害;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药剂应用的间隔期不到7天必然产生药害。
10%硝磺草酮悬浮剂
常见规格:100ml/瓶
推荐剂量:100ml/亩
选择性玉米田内吸传导型茎叶除草剂,也有一定的土壤活性。先正达公司于2024年在我国取得行政保护,2024年开始推广销售。是近两年应用最广的全田喷雾类玉米田除草剂,施药后影响敏感植物光合作用,叶片变白,最终因缺乏营养而死亡,因玉米体内含有分解酶,故对玉米安全。
27%烟嘧·硝磺·莠去津(2:5:20)
常见规格:180g/瓶
推荐用量:150g-200g/亩
使用要求:烟硝莠三元复配,尖叶草圆叶草(禾本科与阔叶杂草)均一次除草,玉米3-5叶期喷雾除草产品,除草全面,速度快,杀草谱广,是目前主流的玉米除草配方。详细使用见各产品使用说明。
24%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4:20)安全型
常见规格:100ml/瓶
推荐用量:150ml-200ml/亩
本剂为选择性的玉米田专用茎叶除草剂(内加莠去津增效),对稗草、马唐、狗尾草、马齿苋、苋菜、蓼、芦苇等一年生杂草有较好效果。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部分阔叶杂草。试验表明,对药敏感性强的杂草有椑草、狗尾草、野燕麦、反枝苋;敏感性中等的杂草有本氏蓼、律草、马齿苋、鸭舌草、苍耳和苘麻、莎草;敏感性较差的杂草主要有藜、龙葵、鸭趾草、地肤和鼬瓣花。
每季作物最多使用1次。配制药液前,先将药瓶充分摇匀后,按比例将药液稀释,充分搅拌后使用。为避免药害产生,不要重复施药。
安全高效:不伤叶不烧心,死草彻底,不反弹;全田喷雾:3-8叶全田喷雾,无须定向,可大田机喷作业;增产增收:保健促长,玉米增产增收;对禾本科草特效:加量使用,对玉米安全,对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等禾本科草效果优异。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