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锈病和锈癍病是一种病吗 锈病的典型症状特点

2024-05-3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423 次
锈病和锈癍病是一种病吗 锈病的典型症状特点

锈病和锈癍病是一种病吗?

作为农业方面的专家,我可以告诉大家,锈病和锈癍病是两种不同的病。

锈病和锈癍病的区别

锈病和锈癍病都是植物病害,但它们发病的原因和症状不同。

锈病

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在植物叶面形成锈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变成暗褐色。锈病还会破坏植物的叶片和茎部组织,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常见的锈病有水稻锈病、小麦锈病、玉米锈病等。

锈癍病

锈癍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在植物上形成***或白色的小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锈癍病还会导致植物叶片变薄、变形、变色,并最终脱落。常见的锈癍病有葡萄锈癣、桃树锈癣、苹果锈癣等。

如何预防和治疗锈病和锈癍病

预防和治疗锈病和锈癍病的方法都是差不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植物健康

健康的植物更能抵抗病害,因此要保证植物的养分均衡、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等条件。

2.清除病源

发现植物上有锈病或锈癍病的症状,要及时清除受感染的部分,防止病害扩散。

3.使用防病剂

可以使用化学防病剂或生物防病剂来控制锈病和锈癍病的发生和扩散。

4.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种植,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损失。

锈病和锈癍病是一种病吗?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锈病和锈癍病是两种不同的病害,它们发病的原因和症状都不同。我们在预防和治疗时也要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措施。

拓展问题

1.锈病和锈癍病的病原体有什么不同?

锈病的病原体是锈菌,而锈癍病的病原体是真菌。

2.锈病和锈癍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锈病和锈癍病的发病原因都与环境和植物本身的因素有关,如气候、土壤、营养、抗病性等。

3.如何判断植物是否感染了锈病或锈癍病?

通常可以通过观察植物上出现的病斑、病斑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特征来判断植物是否感染了锈病或锈癍病。

4.如何防止锈病和锈癍病的传播?

可以采取隔离、清除病源、使用防病剂、种植抗病品种等措施来防止锈病和锈癍病的传播。

5.锈病和锈癍病会对农作物产生什么影响?

锈病和锈癍病会破坏植物的叶片和茎部组织,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相关拓展:

问:植物生的像铁锈的是什么病

锈病
  rust
  由4,000种以上真菌引致的几千种重要经济植物和杂草的病害。锈菌在生活环中可滑梁寄生於一种植物(单主寄生)或两种不同植物(转主寄生)。禾秆锈菌(Pucciniagraminis)生活环中具5种孢子型,为转主寄生锈菌寄生於小麦或其他禾谷类和禾草上。其他转主寄生锈菌以桧属作为一种寄主,以苹果、日本榲桲、山楂、蔷薇以及有关植物作为另一种寄生;白松锈菌以五针松作为一种寄主,以茶藨子及鹅莓(茶藨子属〔Ribes〕)作为另一种寄主;另一种锈菌以道格拉斯杉作为一种寄主,以杨作为另一寄主。单主寄生锈菌如侵袭石刁柏、豆类、菊花、咖啡、蜀葵、金鱼草、甘蔗及向日葵的锈菌。
  锈菌一般在叶、嫩茎及果实上产生***、橙色、红色、锈色、褐色或黑色粉霉状疱状突起。受染植株的生长及产量受影响,有的植株凋萎或顶死。防治法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及无锈病植株;在一种转主寄生植物数百码范围之内消灭另一种转主寄生植物;严格执行卫生措施;每隔7∼10天用杀真菌剂喷粉或喷雾,在锈病出现前两周开始施行。
  由几种白锈菌属(Albugo)真菌引致的白锈病与真正的锈病不同,它不需转主寄生。它侵袭许多草本植物,病株叶上出现浅***部分,叶下表面及其他地上部分带有白垩色蜡质,以后变成粉霉状,最后变成深暗色的疱状突起。叶片凋萎,早期死亡。茎及花器膨胀变形,植株矮化。防信没运治法包括采用无病植株及抗病品种,消察氏灭植株受侵部分、杂草和收获后的残株,实施三年轮作制,疾病常发季节每隔10∼14天喷雾数次,采用杀真菌剂。
  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背或叶面产生黄褐色或淡***小点,后期病斑中央突起呈暗褐色,即夏孢子堆,周围有***晕圈,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末状夏孢子,严重时整张叶片布满锈褐色病斑。
  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及秆锈病等4种。其中,普通锈病遍布世界各玉米栽培区,南方锈病主要发生在低纬度地区,热带锈病主要分布于美洲,秆锈病仅在坦桑尼亚和美国有报道。我国发生的为普通锈病,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他地区虽有分布,但危害很小。玉米锈病发生在玉米生育后期,一般危害性不大。
  普通锈病可发生在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后变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或聚生,椭圆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锈粉状夏孢子,呈黄褐色至红褐色。后期在叶两面形成冬孢子堆,长椭圆形,突破表皮呈黑色,长1~2毫米,多个冬孢子堆汇合连片,叶片提早枯死。
  防治要点:发病初期用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天达裕丰2000-2500倍+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连喷2次,每次间隔5-7天。

问:兰花叶子的背面有像黄锈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呢?

兰花的叶子从茎部开始簇生,线状披兰的叶终年常绿,而且它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姿态端秀、别具神韵。也是我国有名的四君子之一。

但是兰花也是花中出了名的娇贵,养一株好的兰花可不是随便浇浇水施下肥那么简单可以的了,养它需要万分的细心、耐心、小心的呵护,所以如果你能养好兰花,那可是相当的有成就感。

今天我们来说说兰花常见的一种病“锈斑病”,一种它很容易得的一种病。什么是锈斑病,我们得先知道它是样的病,是怎么致病兰花,才能根据它的特性来避开兰花感染致病,或是致病了如何去治疗。

锈斑病俗称沙斑病或是铁锈病。病原是驼孢锈菌等多种锈菌类,而多种锈菌类由常久接触培养土的积水,且通风不良,致细菌繁衍溃烂而引起。病原入侵后,叶端背表层会鼓起许多如芝麻大小的铁褐色凸状物。致病数日后,其凸状物破裂,露出锈色粉状物(病菌孢子)随风四处飘扬,重复侵染。

而且由于该病的病斑,初期斑形很细小,斑色不是很明显,又处于叶端背,在叶面是非常不易被觉察到,需要逐一翻检才能发现。如果待到叶面上能发现病斑,其病菌孢子已扩散。锈斑病发病时间很快,初期不易察觉,而且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扩大病变范围。所以我们在养殖兰花时为了避免发生锈斑病我们就要做好这几点了。

这是兰花病症表现现象,可以作为我们判断兰花是否有锈斑病依据之一。

第一、养兰花时就需要注意通风了,选择疏松透气、相对卫生和干净的土壤,例如园土仙土和陶粒等。还有盆土的排水也要及时,尽量不要发生积水,避免病菌的滋生。

第二、还要经常喷洒预防型的杀菌药进行预防。如果兰花已经出现锈斑病,首先我们要将兰花与其它花卉进行隔拍耐态离,防止病原因为四处传播病菌孢子而传染给其它的花卉。之后清除已经出现病状的烂叶、烂茎。

然后对整个植株进行喷洒杀菌剂,一般常用的治疗锈病的杀菌剂:有粉锈宁、咪鲜胺、丙环唑等,每周喷一次,2-3次后治疗的效果才会比较好。在使用的时候,经济条件好的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药剂交袭源替使用,这样治疗效果最明显。

也可以用五氯硝基苯稀释500倍液喷浇,或用灭菌丹或多菌灵稀释600倍液将病株浸上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再用“促根生”稀释清水3000倍浸透20分钟,重新栽种。以上的消毒药品都多少有毒,使用的时候注意自身的安全防范,当然养殖兰花,要以预防为主,否则一但出现锈斑病之后治理比较麻烦,但是就算出现了锈斑病也不要担心。

做好以上的步骤,就能够很好的治愈它,再加上精心的呵亩陵护,很快的就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问:锈菌引起的植物锈病,在锈孢子或夏孢子阶段病斑所表现的病症多呈()。

A

问:锈菌引起的植物锈病,在锈孢子或夏孢子阶段病斑所表现的病症多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