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虾为什么脱壳

2024-02-0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31 次
虾为什么脱壳

  这一篇文章内容会给全国农资人分析“虾为什么脱壳”的内容进行剖析,希望对农资人们有几许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虾蜕皮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属于甲壳类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体型会不断增大。

  坚硬的外壳会限制它的生长,所以需要更换新的外壳。虾按来源主要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两大类。

  养殖淡水虾时,应为其提供水深1.52米的池塘,保持水质清洁。

  虾脱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它属于甲壳类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体型会不断增大。

  如不及时去壳,可能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来说,虾一生要剥50个左右的壳。

  根据来源不同,虾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其中海虾又称红虾,如龙虾、对虾等。

  另外,北大西洋的欧洲虾一般身长8厘米,壳色为灰色和深褐色。有褐色和红色斑点。

  淡水虾养殖一般池塘水深1.52米,四周最好有一定的坡度。里面的淡水水质应该是干净的。

  如果太浑浊,可能会引起对虾的**。水中还需要养殖水草,为淡水虾提供栖息地。

  养殖淡水虾时,可提供蔬菜和水草如玉米、南瓜、菜籽饼、豆粕、麸皮等作为饲料,而动物性饲料可以是干鱼粉、螺肉、小鱼片等动物内脏为主。


好文探索:造成虾脱壳困难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怎样才能促进对虾脱壳?


  在对虾养殖中,大家都知道对虾的生长必须依赖脱壳。在环境适宜前提下,虾苗30~40小时脱壳一次,体重1~5克的仔虾约4~6天脱壳一次,15克以上的大虾一般二周脱壳一次。

  当出现连续蜕壳不遂、大量偷死的现象时,一定是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必须要尽快找到原因及时处理。否则损失巨大。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白对虾的脱壳困难的九大原因与软壳现象、蜕壳误区及预防措施。

  1、水质恶化,表现在旧壳仅脱出一半或脱出旧壳后身体反而缩小。

  2、营养问题,长期饥饿影响脱壳,营养不足或饲料差不易吸收造成缺钙,而影响脱壳。

  3、放养密度过大、密集挤迫,互相干扰会延长脱壳时间或脱不出而死亡。

  4、水温突变,低温阻碍脱壳,高温也会延迟脱壳。

  5、药物影响:乱用抗生素后应用药物过多影响脱壳或产生不正常现象。

  6、光照太强或水的透明度太大,水清到底,使对虾整天乱游塘不脱壳。

  7、一些有害生物如纤毛虫,使对虾的甲壳发生矿化,新旧壳发生粘连导致对虾蜕壳困难。

  8、溶解氧不足,对虾脱壳困难。

  9、水里缺少微量元素矿物质。(相当重要)。

  如果非正常性蜕壳过于频繁,发生应激性蜕壳后的虾常会出现体弱壳软,生长缓慢等不良情况。

  主要是体质虚弱,营养缺乏造成,池水硬度低,缺少钙源或者一些细菌性感染也会引发软壳现象,细菌感染的软壳一般会同时伴有体色异常,出现肌肉白浊、红体等情况。

  有很多养殖户认为既然虾脱壳才能长大,于是就想方设法缩短脱壳时间,间隔时间越短,虾生长越快,养殖周期越短,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虾每次脱壳前都需要积蓄相当的能量,而且脱壳后是虾体最弱的时期,容易被病原侵入,所以每次脱壳都是对虾的生命难关。利用一些非正常方法使虾脱壳,常会造成增重率低,虾体质明显下降,发生病害。

  要解决白对虾蜕壳不遂问题,注意保持虾体健康是最关键的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要多方面配合。

  采食,是虾获取各种营养素的最主要。这要求一是饲料品质要好,营养供应均衡。二是消化利用率要高。

  饲料本身的消化利用率要好,同时,要调整白对虾的胃肠道,在减轻肝胰腺负担的基础上,增加肝胰腺、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

  建议措施:经常拌料“酶益添”、“活力肽”、“复合免疫多糖”、“免疫促长素”等营养物质,提高对虾的抵抗力及免疫力。

  在保肝护肠方面,建议拌料“转肝灵”、“肝血通”+“肠益生”、“聚能菌素”、“白便白斑宁(菌肽型)”,促进对虾肝胰腺及肠道功能的发育。

  定期改底,保持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处于较低的水平,减少对虾的危害作用。保持塘底的氧化还原电位处于较高水平,利于有机质分解和利用。维持平衡的藻相、菌相,保证养殖水体中有充分的溶解氧,及时消纳残饵和粪污。

  建议措施:定期交叉使用“金盾全能”、“铂盾全能”、“虾蟹底康”改底,重要的是使用安全、高效、成本适宜的产品。定期补充养殖水体内的有益微生物群,使之处于优势种群状态,抑制有害菌对虾体的侵扰。

  从事水产养殖,特别是对虾的养殖,从幼虾到成虾阶段,蜕壳基本上是在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左右,因此这段时间要加强注意。

  建议措施:及时泼洒或拌料“酶益添”、“复合免疫多糖”、“免疫促长素”或“复合vc应激灵”,提高对虾抵抗力,同时在蜕壳前及蜕壳期间使用“安进巨能钙”、“脱壳活力钙”、“钙镁全能”等补充水体钙镁元素,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蜕壳不遂的现象。


精选问答:


  1、虾脱壳了是不是说明水质好?

  这是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一只虾一生能退壳五十次。虾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如果水质太差,虾的退壳失败率会非常高。随着退壳次数的增加,虾身上的外壳会越来越硬和厚。?

  2、虾多大会脱壳?

  虾脱壳周期虾苗一般30到40小时脱一次壳,重量为1到5克的虾仔一般4到6天脱一次壳,15天以上的对虾一般半个月脱一次壳。

  虾是通过蜕壳实现生长的,蜕壳后的新体壳于12-24小时后硬化。蜕皮分长蜕皮和生殖蜕皮两种,幼虾脱离母体后,很快进入第1次蜕皮,换上柔软多皱的新皮,并迅速吸水增长,此乃生长蜕皮,由幼体到成体共蜕皮11次。雌虾性成熟后便开始生殖蜕皮,以后每次**产卵前都要进行生殖蜕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