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幼果灰霉病 大棚黄瓜灰霉怎么防治
大棚黄瓜幼果灰霉病防治方法
大棚黄瓜是夏季常见的蔬菜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幼果灰霉病的侵害,给产量和品质带来很大的影响。针对大棚黄瓜幼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大棚黄瓜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病害特点
大棚黄瓜幼果灰霉病是由灰色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幼果期的黄瓜上,病害初期果实表面出现水渍样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霉层,果皮软化,腐烂,病果无法食用。
二、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具有抗灰霉病的品种进行栽培,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2、加强通风。大棚内空气湿度过高,是灰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及时开窗通风,保持大棚内空气流通,减少空气湿度。
3、控制温度。大棚内温度过高也是灰霉病易发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及时降温,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病害的发生。
4、清除病残体。大棚内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的滋生和繁殖,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5、喷洒药剂。在病害初期,可以喷洒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如硫酸铜、多菌灵等,但是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三、相关问题
答案:大棚黄瓜幼果灰霉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空气湿度过高、温度过高、病菌滋生繁殖等因素。
答案:预防大棚黄瓜幼果灰霉病的发生,可以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加强通风、控制温度、清除病残体、喷洒药剂等措施。
答案:大棚黄瓜幼果灰霉病会导致果实腐烂,影响产量和品质,降低经济效益。
答案:感染了灰霉病的大棚黄瓜,果实表面会出现水渍样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霉层,果皮软化,腐烂,病果无法食用。
答案:灰霉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通风、控制温度、清除病残体、喷洒药剂等措施。
问答拓展:如何防治温室黄瓜灰霉病?
由于温室常年种植模式,病菌经常在温室内堆积,黄瓜温室也是如此。灰葡萄孢是温室中常见的病害,是影响黄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所以要加强防范。1.症状:黄瓜灰霉病菌大多从折断的雌花开始侵入,最初在花梗上产生水渍斑,逐渐长出灰褐色的霉菌层,使花器官软化、萎缩信搏物、腐烂,并逐渐扩展到幼瓜。甜瓜的病瓜部分开始变黄,后期产生白色霉菌,逐渐变成浅灰色,导致病瓜生长停止,变软,腐烂萎缩,最后腐烂脱落。叶片感染,斑点最初为水渍状,后变为不规则的淡褐色斑点,边缘明显,有时斑点上还长有少量灰褐色的霉层。在高湿度下,病斑迅速扩大,形成直径15-20毫米的大病斑。当茎感染时,茎腐烂,瓜破碎,造成烂苗。二。综合预防措施1。农业措施。保持棚膜清洁,增强光照,及时放风;雨天避免浇水,防止淹水。最好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浇水。推广高畦覆盖或滴灌的滑液栽培方式,降低棚内湿度;增加磷钾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培育壮苗,提高植物抗病能力。在生长初期和发病后,应控制浇水,并在适当的后期释放空气。如果把温室温度提高到32,孢子就不会产生,湿度会降低,屋顶和叶片上、叶片边缘的露水凝结也会减少。及时清除病花病瓜,带出田间银碧深埋。同时注意保温保暖,防止冷空气入侵。2.烟雾应用方法。可以选择10%的乳烟剂和45%的百菌清烟剂,每亩200-250g,晚上分不同点投放。用暗火点燃后,可以马上抽一晚上,第二天打开棚子通风。3.粉尘剂应用方法。晚上在盖草前喷洒5%百菌清粉、6.5%灭多威粉剂或5%加农粉剂,每亩喷洒1000克,***闭棚。4.喷涂方法。晴天早晨可使用600-800倍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的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的65%甲基甲基可湿性粉剂或1000倍的50%苯海因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喷洒后应及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熏蒸剂和粉尘剂的应用效果优于喷雾,尤其是在雨天,防治效果明显。因为灰葡萄孢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需要交替或交替用药。
问答拓展:黄瓜灰霉病是什么症状呢?用什么药好呢?
(1)症状与发病条件。
黄瓜灰霉病为害瓜花、幼瓜、茎、叶等。以为害瓜花和幼瓜最为普遍。发病初期幼瓜蒂部成水渍状,色渐变浅,病部变软、腐烂。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花瓣枯萎脱落,瓜条停止生长,瓜尖腐烂。叶部发病,病菌多从边缘开始侵染,病斑呈V字形向叶内发展,病斑上有不明显的轮纹;叶片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帆升为浅灰褐色,中间有时有灰色霉状物,病斑直径0.2~0.25厘米,其边缘较明显,有时病斑上有不明显的轮纹。茎部发病,病部溃烂,表面生灰褐色霉状物,前部瓜蔓折断死亡。
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其病菌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8~23℃,最高32℃,最低4℃,当湿度达90%以上时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
防治黄瓜灰霉病要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①选用抗病品种;嫁接育苗、壮苗定植;注意与非瓜类作物轮作;增施生物菌有机肥、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减少氮肥使用量,预防瓜秧徒长;调整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维持植株健壮长势,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性能。
②调整好生态环境。大田栽培要实行南北行向,适当增大行距,改善通风条件,态源老降低田间小气候湿度;在设施中栽培,白天实行高温管理(30~35℃),夜晚加大通气量,实行低温管理(10~16℃),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创造一个不适宜灰霉病侵染发育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的发生。
③及时摘除病瓜、病叶,对各种病残体要随即及时就地掩埋,严禁随地乱扔,散发病菌,传染病害。
④化学防治。药剂选用天达2116瓜茄果专用型加以下杀菌剂防治效果较好,但不可与碱性药剂混用。
50%凯泽水分散剂1500~2000倍液、10%世高2000倍液、99%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50%扑海因800倍液、50%速克灵800倍液、25%阿米西达2500~3000倍液、灰核威800倍液、菌核净600~800倍液、裂伍多抗霉素600倍液、65%抗霉威800倍液。设施栽培可用5%万霉灵粉尘剂,每亩温室1000克,喷粉预防,或25%灰霉清烟雾剂、45%灰太狼烟雾剂,每亩温室300~400克熏烟预防。
问答拓展:黄瓜灰霉病啥药最有效
灰霉病主要顷数告危害叶片,茎,幼果。
叶片受害,叶缘部水侵状褐色病斑,后成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并有浅褐色轮纹病斑,湿度雀明大时有灰色霉层。
茎受害,形成水浸状不规则病斑,灰白色或者褐色,病变部位有灰白霉层。
幼果受害顶部及其附近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大后呈暗褐色,表面有灰色霉层。
防治发病初期可用三氯异氰尿酸,乙蒜素,多抗霉素,腐霉利,咪鲜胺等交替使用防治。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希望对您有用毕乱。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