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导致小麦减产、降质,甚至死亡。防控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在防控小麦条锈病的过程中,药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选择什么样的药剂来防控小麦条锈病,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一、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穗部。小麦叶片上出现的条锈病斑,会导致叶片减少光合作用,严重时还会导致叶片枯死。小麦穗部上出现的条锈病斑,则会导致小麦的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小麦死亡。防控小麦条锈病对于小麦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二、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的选择
在防控小麦条锈病的过程中,药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选择什么样的药剂来防控小麦条锈病,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我们需要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药剂。例如,在小麦拔节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长效控制作用的药剂,如环孢菌酯、苯醚甲环唑等;在小麦开花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快速控制作用的药剂,如三唑酮、烯丙环唑等。
我们需要根据小麦所处的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药剂。不同地区的小麦条锈病病原菌种类和药剂抗性状况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药剂。例如,在北方地区,小麦条锈病多由条锈菌发生,对环孢菌酯的抗性较高,因此可以选择三唑酮等其他药剂;而在南方地区,小麦条锈病多由条锈菌和叶锈菌共同发生,对环孢菌酯的抗性较低,因此可以选择环孢菌酯等药剂。
我们需要根据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程度和病情轻重,选择不同的药剂。例如,在小麦条锈病发生较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低毒、高效的药剂,如苯醚甲环唑等;而在小麦条锈病发生较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高效、广谱的药剂,如三唑酮等。
三、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
2、选择适合当地小麦生长的药剂。
3、避免不同药剂混用,以免引起药害。
4、注意药剂使用时间,避免在小麦生长关键期使用,以免影响小麦生长发育。
5、注意药剂存储,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或低温环境。
四、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相关问题
问题一:如何判断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程度?
答案:可以通过观察小麦叶片和穗部上是否有条锈病斑来判断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程度。如果小麦叶片和穗部上出现了大量的条锈病斑,就说明小麦条锈病发生较重。
问题二: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需要在什么时候使用?
答案: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需要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使用。例如,在小麦拔节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长效控制作用的药剂,如环孢菌酯、苯醚甲环唑等;在小麦开花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快速控制作用的药剂,如三唑酮、烯丙环唑等。
问题三:使用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使用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使用,选择适合当地小麦生长的药剂,避免不同药剂混用,注意药剂使用时间,注意药剂存储。
问题四: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的种类有哪些?
答案: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的种类比较多,常用的有环孢菌酯、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烯丙环唑等。
问题五: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
答案: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使用药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书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
6、注意药剂使用方法,避免对人畜造成伤害。
问题六:如何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答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选择高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株,加强病害监测等。
问题七: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有哪些其他方法?
答案:小麦条锈病的防控除了药剂防治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例如,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抗病菌株的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拮抗细菌、真菌等;也可以利用高温、紫外线等物理方法进行防治。
问题八: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小麦条锈病防控药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使用,选择适合当地小麦生长的药剂,避免不同药剂混用,注意药剂使用时间,注意药剂存储,注意药剂使用方法,避免对人畜造成伤害。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农药防治?
(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陪轮锈病发生。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族念损失。清除自生麦。
(2)种子处理。
用种子质量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芦穗信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1%~0.15%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
(3)田间喷药。
发病初期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三唑酮类、丙环唑类、腈菌小麦锈病唑类、烯唑醇类、戊唑醇类农药是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药剂。
如果小麦在扬花期出现锈病,也不能不管,不得不打药时,尽量在下午进行打药,避开小麦的授粉期,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药剂尽量选择复配药剂,这样安全性和效果都会更好一些。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锈病没察空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农业防治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没拆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枯瞎、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
5、消灭田间菌源: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
小麦自生苗是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和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小麦锈病大量的越夏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减轻小麦锈病为害。
问:小麦条锈病怎么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严重时可以侵染穗部。发病时出现金***条形孢子堆组成的病斑,破坏叶肉组织,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减少子粒产量。它可以在小麦苗期发病,也可以在成株期发病。苗期发病虽然对产量不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但也会减少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壮苗的形成,间接影响成株的生长和发育。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应选用内吸性杀菌剂,目前国内常用的是三唑酮(俗称粉锈宁),它不仅对条锈病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可防治白粉病。用三唑酮对种子进行拌种,可显著减少苗期条锈病的发生和为害。
问:小麦条锈病如何防治?
一、标本兼治1、实施采用多基因型品种的合理布局:小麦锈菌的发生是小麦品种和锈菌群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互作的结果。如果采用生产品种的抗性基因多样化,则不利于病原菌的定向选择,从而减少病菌新小种产生和发展的机会,还能使抗病品种延长使用限。这样一来,使具有丰富多样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种群体与复杂多样的病菌群体成为互作体系,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而不会因为某一新小种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大面积病害流行。我省应加快推广不同基因型的抗病品种,以降低当前条锈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
2、在条锈菌越夏、越冬的关键地区,从源头上控制小麦条锈病的菌源基地的菌量:越夏区:(1)彻底更换与内地相同基因型的品种的种植;(2)严格控制秋苗发病早的地区和周边环境,除实行冬麦播种前深翻1—2次外,并用药剂防治秋苗发病的中心病田及周边田块;(3)提倡冬麦播种前应全部使用药剂拌种,推迟菌源早发及减少菌量;(4)实施推迟播种期,将越夏区的播种时间推迟在10月中、下旬为宜;(5)对春麦区,必须实施用药保护。越冬区:在全省各地(市)州,均有不同面积的越冬场年,除在平坝采用不同基因型品种布局外,对一些早发地区,可实施冬前早防早治,春后全面用药保护,采取播前药剂拌种。特别应注意平坝周围半山桥梁区的防治工作。只有严格控制了冬前菌量,才能减缓春后发病程度的压力,而且也降低了流行程度。
3、采用物种多样性防治条锈病:目前,采用物种多样性防治新方法,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也收到了一定成效。物种多样性等于多个小麦品种的混播,是对相同季节里生长的多种作物而言,比如与小麦能同季节里生长的有蚕豆、油茶、大蒜、马铃薯、蔬菜、药材等。也就是说利用自然界共生的多种作物,来达到控制小麦条锈病大发生的目的。其原理是对条锈菌具有的特殊传播方式(高空远距离传播)进行阻断来达到控制小麦接受外来菌量的目的,并降低发病程度及再传播的机会。
4、药剂防治:目前市面上药剂种类很多,有特效的百理通,粉锈灵等。但在实际操作上还应重视:(1)加强对农技干部的培训,正确使用对路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2)要求条锈病菌源越夏、越冬的关键地区,播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加强冬季早防早治。(3)在冬前条锈病发生早的地区及其周边地区,春后必须用药防治,确保小麦后期正常生长,减少产量损失。
二、强化防治措施的落实
1、对越夏关键地区,除采用不同基因型品种布局外,应逐步减少小麦播种面积,以降低冬麦区条锈菌的压力,减缓新小种产生的速度。
2、防治小麦条锈病的药物一般采用三唑酮(粉锈宁)粉剂或乳油,150克/亩。也可选用先正达公司的敌力脱(Tilt)25%乳油,25毫升/亩;巴斯夫公司的欧博(opus)12.50克/亩。打一次药可持效40天左右,效果很好。国产的氰菌唑、烯唑醇、粉菌特等防治效果也不错。据了解,今年我省许多地方小麦白粉病发病较重,上述药剂均可兼治白粉病。由于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主要着生在小麦叶片的背面,故喷药时应以叶背为主。为了提高药液在叶面的粘着力,可在配药时加少量洗衣粉,将药液充分搅匀后喷雾,这样效果会更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