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锈病病菌的营养类型 海棠锈病病菌的营养类型是
海棠锈病病菌的营养类型
海棠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它也很容易受到海棠锈病的侵害。海棠锈病是由海棠锈病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它会导致海棠的叶片出现黄斑、脱落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海棠的生长发育。要想有效地控制海棠锈病,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海棠锈病病菌的营养类型。
海棠锈病病菌是一种异养菌
根据对海棠锈病病菌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一种异养菌。异养菌是指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质,必须从外界获取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来源的一类生物。海棠锈病病菌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寄生方式生存,它依靠寄生在海棠的叶片、嫩枝等部位来摄取有机物质和水分,从而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
海棠锈病病菌的营养方式
海棠锈病病菌是一种真菌,它的营养方式与其他真菌类似,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摄取营养:
1.吸收营养
海棠锈病病菌的菌丝体可以长到海棠的叶片、嫩枝等部位,从而与海棠的细胞发生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它会分泌酶类物质,将海棠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然后通过菌丝体吸收这些小分子物质作为自己的营养来源。
2.同化营养
除了吸收营养外,海棠锈病病菌还可以通过同化营养的方式来获取营养。同化营养是指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海棠锈病病菌可以利用自身的代谢能力,将一些无机物质(如氨氮、硝酸盐等)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作为自己的营养来源。
相关问题:
问题一:海棠锈病病菌的营养方式有哪些?
答案:海棠锈病病菌的营养方式主要包括吸收营养和同化营养两种。
问题二:海棠锈病病菌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生物?
答案:海棠锈病病菌是一种异养菌。
问题三:海棠锈病病菌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什么方式生存?
答案:海棠锈病病菌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寄生方式生存。
问题四:海棠锈病病菌的菌丝体可以长到海棠的哪些部位?
答案:海棠锈病病菌的菌丝体可以长到海棠的叶片、嫩枝等部位。
问题五:海棠锈病病菌如何利用自身的代谢能力获取营养?
答案:海棠锈病病菌可以将一些无机物质(如氨氮、硝酸盐等)通过自身的代谢能力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作为自己的营养来源。
问答拓展:海棠锈病的介绍
海棠锈病是各种海棠的常见病害,危害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以及梨、木瓜等观赏植物。在我国各个省市均有发生,发病严重时,海棠叶片上病斑密布,致使叶片枯黄早落。该病同时还会危害桧柏、侧柏、龙柏、铺地柏等观赏树木,引起针叶及小枝枯死,影响园林景观。
问答拓展:垂丝海棠病虫害防治方法
垂丝海棠病虫害防治方法如下:海棠褐斑病
在南方,垂丝海棠褐斑病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也是导致垂丝海棠提早落叶的主要原因。该病在垂丝海棠整个生育期均可危害。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呈白色斑块,随后斑块不断扩大,20多天后,白色斑块转为褐色斑块,叶片逐步焦枯脱离。如不防治,海棠可能在7月份叶片就落光,并可能出现二次开花;如防治及时,海棠叶片可保留到霜冻期。海棠整个生育期都需要防治该病。
海棠褐斑病防治方法:
首先栽培密度要适当,不可栽培过密,也不宜在背风向阴地块栽植,否则发病重。
根据浙江气候特征,一般4月上中旬预防一次,此后孝咐段每隔20至30天预防一次。初期施药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后期改用治疗性杀菌剂。建议用药如下:4月15日之前,结合防治蚜虫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5月上中旬,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防治;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防治;8月下旬至9月份,根据生长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防治,如需要可继续用戊唑醇与咪鲜胺交替喷雾。
另外,冬季落叶后至早春发芽前喷一次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能有效降低越冬病菌。
海棠锈病
垂丝海棠锈病一般初现在4月巧誉下旬,早期出现橙色圆点,随后圆点扩大,病部组织变厚,继而叶背隆起,5至6月份隆起处长出黄白色毛状孢子器,并借气流转移到桧柏、龙柏等柏科树上,来年4月再次转回。孢子器转出后病部变褐色,似炭疽病或褐斑病,随后叶片枯死。
海棠锈病防治方法:
首先避免和龙柏、桧柏等柏科苗木栽培在一起,以免锈病不断循环出现。
常规简乱防治海棠褐斑病的药剂一般都能有效兼治海棠锈病。但如果病害仍大面积发生,可用特效药如12.5%腈菌唑乳油600倍液、40%氟硅唑水分散剂7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500倍液等药剂交替治理,连用两次一般就能有效控制。
蚜虫
海棠蚜虫危害嫩梢嫩叶,吸取汁液,造成新梢停止生长、叶片扭曲回缩,同时还带来煤污病和传播病毒病,是早春时期海棠主要害虫。
该虫一般4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中下旬之后逐渐减少,8月中下旬虫口数逐渐上升,直到落叶结束。
蚜虫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剪去出现害虫嫩梢(但要考虑对苗木生长有无不利影响)。
2.化学防治: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剂5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8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倍液、70%啶虫脒水分散剂4000倍液(早春低温时不宜使用)等药剂防治。
问答拓展:秋海棠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大部分花都会有病虫害。如果在栽培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管理和养护,栽培出来的花很容易生病,海棠也不例外。海棠常见的病虫害有两种,海棠锈病和臭臭虫。那么这些病虫害应该如何预防呢?以下整理海棠花的虫害特点及防治方法。秋海棠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1。秋海棠锈秋海棠初期叶片正面有黄绿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橙***斑点。病斑正面有针尖大小的小黑点,叶背面长有坚硬的***须,即病原菌的锈孢子器。病后期黄须颜色变暗,逐渐成熟粉化,叶片正面病斑扩大,形成暗褐色坏死斑,可脱落成穿孔。8-9月,锈孢子成熟,随风扩散到圆柏上,侵入嫩枝越冬。圆柏受害部位呈淡***斑点,后部隆起呈小的灰褐色豆状瘤,中间膨大,表面粗糙呈褐色。秋海棠、苹果、臭柏混栽时病害更严重。防控方法:1。尽量避免秋海棠、苹果、梨等混栽。松柏类植物,两种植物之间的距离最好在5公里以上。如果无法避免,则应在下风向种植柏树,在上风向种植海棠,将危害降到最低。2.3月中旬对圆柏喷施1%波尔多液,每10天1次,连续2-3次,抑制秋海棠锈病冬孢子的萌发和传播。秋海棠春季开始发芽时,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进行保护,每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当发现个别叶片有病斑时,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8-9月,当锈孢子成熟时,在秋海棠上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防止锈孢子转移。粉锈宁是防治秋海棠锈病的专用药剂。为了避免或延缓病原菌对该药剂的耐药性,在防治过程中应注意交替或混合使用芬休宁和其他药剂。第二,网蝽害了海棠的网。蝾螈主要是梨花网蝽,又称军交虫,主要危害叶片,使海棠叶片提早枯萎脱落。该虫体型较小,长约3.5mm,褐色,前翅大而长,超过身体,翅成网状。梨木虱成虫和若虫一般集中在叶背面,口针吸秋海棠汁,造成隐性危害,可诱发煤污病。伤叶正面有许多绿色斑点,叶背面有黄褐色颗粒状物质,摸起来有粘性,可见深褐色蠕虫。一年可发生4-5代,6-9月危害较普遍和严重。防控方法:1。减少虫源。秋季要注意及时清理秋海棠枯叶,集中收集焚烧。同时注意除草,减少害虫越冬基数。2.春季,在秋海棠发芽前喷施2-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有效减轻蠓的危害程度。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蚜虫迁飞期和蚜虫、蝽象为害期,每隔7天喷洒1500倍液一次。喷40%乐果EC500-1000倍或0.5%阿维菌素EC1500倍,每7天1次,2-3次;重点防治叶背、嫩叶、嫩枝、嫩芽等害虫主要聚集的部位。优先发展吡虫啉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品,重视瓢虫、草蛉、食蚜蝇等蚜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介绍了秋海棠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