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简介 有毒
美国白蛾有毒,如何防治?
美国白蛾(Lymantriadispar)是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也会危害农作物。它们的幼虫以树叶为食,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破坏。美国白蛾的毛发也会引起过敏反应,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防治美国白蛾是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美国白蛾的生物特征
美国白蛾的幼虫身体呈绿色或***,头部和尾部为黑色。它们的身体上有许多黑色或红色的毛发,这些毛发含有刺激性物质,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成虫体型较大,翅膀呈白色或灰色,前翅上有黑色环带。
美国白蛾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的幼虫以树叶为食,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破坏。它们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破坏林木:美国白蛾喜欢攀爬树干,对树干和树枝上的树皮进行啃食,导致树干干枯、死亡。
- 破坏果树:美国白蛾的幼虫能够啃食果树的叶子、花朵和果实,导致果实减产、品质下降。
- 危害人体健康:美国白蛾的毛发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道炎症等。
针对美国白蛾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 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对美国白蛾进行喷洒,以达到灭虫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杀虫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 物理防治:使用黄板、红棉球等物理陷阱,将美国白蛾吸引到陷阱中,达到控制和防治的目的。
-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寄生虫等生物制剂,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防治。这种方法对环境影响小,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拓展百科知识
杀虫剂(shāchóngjì):是一种专门用于杀灭害虫的化学物质。常用于农业生产中的防治病虫害,但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在使用杀虫剂时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危害。
生物制剂(shēngwùzhìpǐn):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对害虫进行控制的制剂,包括微生物制剂、昆虫天敌制剂、寄生昆虫制剂等。相比于化学制剂,生物制剂对环境影响更小,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参考文献:
1.郑仁华.林业害虫防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4.
2.王明光,李军.农业生态系统与害虫综合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相关问答拓展:
7月份槐树常见的虫害?
常见的虫害有以下六种:
一、国槐尺蠖
1年发生3至4代,第一代幼虫始见于5月上旬,5月下旬、7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各代幼虫危害盛期。以蛹在树木周围松土中越冬,幼虫及成虫蚕食树木叶片,使叶片造成缺刻,以第二代危害最为严重,整棵树叶片几乎全被吃光。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时,常吐丝***,随风飘移,或下树转移危害。
成虫发生期用诱虫灯诱杀成虫,控制产卵量;幼虫危害期喷灭幼脲、苦参碱等药控制危害。
二、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具有食性杂,危害严重,繁殖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对象,我国两种极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危害300多种阔叶树。1年发生2~3代,第一代幼虫见于5月上旬,5月下旬、7月下旬和9月中旬为各代幼虫危害盛期。幼龄幼虫吐丝缀叶,群居其间取食,受害叶片仅留叶脉,远看成白色的网幕。5龄后幼虫爬出网幕分散取食,受害叶片呈缺刻或网孔状。并爬至老树皮下、树洞、树下表土层、房屋周围砖瓦堆、柴垛和其他物品的缝隙内越冬,或被带至远处。
成虫发生期用诱虫灯诱杀成虫,控制产卵量;幼虫危害期喷灭幼脲、甲维盐、苦参碱等药控制危害,幼虫化蛹期释放天敌周氏啮小蜂防治。
三、国槐叶柄小蛾
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缝隙或种子越冬,各代幼虫危害期为6月上旬、8月上旬,8月第2代幼虫发生期危害最为严重,幼虫多从复叶叶柄基部蛀食危害,初孵幼虫寻找叶柄基部后,先吐丝拉网,以后进入基部为害,为害处常见胶状物中混杂有虫粪。有迁移为害习性,一头幼虫可造成几个复叶脱落。造成树木复叶枯干、脱落,严重时树冠出现秃头枯梢。
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将槐小卷蛾性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向阳面外围,诱杀成虫;幼虫危害期选用鱼藤酮、吡虫啉、甲维盐、苦参碱、印楝素等药剂防治。
四、小线角木蠹蛾
主要为害树龄大,树势弱的国槐树,每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树的枝干内越冬,从3月中旬开始幼虫在树干内蛀食为害至10月上旬。6-8月为成虫发生期,成虫羽化时,蛹壳半露在羽化孔外。幼虫喜群栖为害,往往造成树干的千疮百孔,甚至整株枯死,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绿化美化效果。
由于该虫成虫颜色与树皮颜色相似,病虫调查中不易发现,羽化期不整齐,故喷洒药剂很难达到防治效果。幼虫孵化后很快便进入树木的木质部蛀食,危害初期树木被害状不明显,不易察觉,一旦发现排粪孔有碎木屑和粪便排出,往往已造成枯枝,此时幼虫多已蛀入髓部,不易挖除,多个虫道贯通相连,注射药剂很难到达虫体。且该虫常几十头群集在蛀道内危害,如不加以控制,一至两年便会造成枝干折断。故防治困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幼虫一般危害胸径10厘米以上的大树,主干和分支点均有,有伤口弱树、单一树种大面积栽植和行道树受害较重。幼虫孵化后蛀食韧皮部,一段时间后进人木质部为害。幼虫危害期较长,自7月至11月。从排粪孔处排出细碎黄褐色木屑和虫粪。
幼虫蛀食花木枝干木质部,常常几十至几百头群集在蛀道内为害,造成千疮百孔,与天牛为害状有明显不同(天牛1蛀道1虫),木蠹蛾蛀道相通,蛀孔外面有用丝连接球形虫粪(天牛排粪为分散锯木屑状)。幼虫孵化后先危害植物的韧皮部,然后为害木质部,虫体暴露在树干外的时间较短,幼虫栖息取食在木质部,虫道较深,一般方法药物很难接触虫体,防治非常困难;并且这种钻蛀性的害虫对树体为害非常严重,由于虫为害植株的韧皮部和木质部,破坏了树体的输导系统,阻止了水和无机盐在木质部、有机养分在韧皮部的运输,一旦水分、营养运输被阻断,植物容易失水萎蔫,干枯,发黄,树体内的孔洞极易造成风折枝,危害严重时树皮环剥,全株死亡,就木材的利用上来讲,也影响了木材的品质。
成虫期利用黑光灯或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幼虫危害期采用过内吸药液注射、熏蒸药片堵孔、毒扦插孔等方法。
五、锈色粒肩天牛
两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钻蛀危害,每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成虫羽化从6月上旬至7月上旬,产卵期从6月下旬开始延续到9月中旬。蛀孔处悬吊有天牛幼虫粪便及木屑,被天牛钻蛀的国槐树势衰弱,树叶发黄,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秋、冬季至成虫产卵前,树干涂白粉剂加农药涂于树干基部(2米以内),防止产卵,可加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腐烂,做到有虫治虫,无虫防病。同时,还可以起到防寒、防日灼的效果。幼虫危害期虫孔注药。幼虫危害期(6-8月),用小型喷雾器从虫道注入防蛀液剂,也可浸药棉塞孔,然后用粘泥或塑料袋堵注虫孔。
六、日本双齿长蠹
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枝干韧皮部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取食为害,4月下旬成虫飞出交尾。5~6月为幼虫为害期。5月下旬有的幼虫开始化蛹,蛹期6天。6月上旬可始见成虫,成虫在原虫道串食为害,并不外出迁移为害。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才外出活动,8月中下旬又进入蛀道内为害。10月下旬至11月初,成虫又转移到1~3厘米直径的新枝条上为害,常从枝杈表皮粗糙处蛀入做环形蛀道,然后在其虫道内越冬。在秋冬季节大风来时,被害新枝梢从环形蛀道处被风刮断,影响翌年花木生长。
什么是害虫?害虫是对人类有害的昆虫的通称。从人类自身来讲,就是对我们人类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的昆虫的总称。
一种昆虫的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当复杂的,常常因时间、地点、数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易把任何同我们竞争的昆虫视为害虫,而实际上只有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对人类造成危害。如果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小、密度低,当时或一段时间内对农作物的影响没有或不大,那么它们不应被当作害虫而采取防治措施。相反,由于它们的少量存在,为天敌提供了食料,可使天敌滞留在这一生境中,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应把这样的"害虫"当作益虫看待。或者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危害性更大的害虫不能猖獗,从而对植物有利。
害虫分类为食叶类害虫、刺吸式害虫蛀、食性害虫、地下害虫。
食叶类害虫大多取食树木及草坪叶片,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并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既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降低植物的美化功能和观赏价值。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袋蛾、刺蛾、大蚕蛾、尺蛾、螟蛾、枯叶蛾、舟蛾、美国白蛾、国槐尺蛾、凤蝶类,鞘翅目的叶甲,膜翅目的叶蜂等。
刺吸式害虫是园林植物害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它们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受害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但数量极多,常群居于嫩枝、叶、芽、花蕾、果上,汲取植物汁液,掠夺其营养,造成枝叶及花卷曲,甚至整株枯萎或死亡。同时诱发煤污病,有时害虫本身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此类害虫主要有蚜虫类、介壳虫类、粉虱类、木虱类、叶蝉类、蝽象类、蓟马类、叶螨类等。
蛀食性害虫生活隐蔽,天敌种类少,个体适应性强,是园林植物的一类毁灭性害虫。它们以幼虫蛀食树木枝干,不仅使输导组织受到破坏而引起植物死亡,而且在木质部内形成纵横交错的虫道,降低了木材的经济价值。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木蠹蛾科、透翅蛾科、鞘翅目的天牛科、小蠹科、吉丁甲科、象甲科、膜翅目的树蜂科、等翅目的白蚁等。
地下害虫主要栖息于土壤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苗木的幼根、嫩茎及叶部幼芽,给苗木带来很大危害,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等。此类害虫种类繁多,主要有直翅目的蝼蛄、蟋蟀,鳞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蛴螬、金针虫,双翅目的种蝇等。
池塘小白虫什么时候消失?随着天气转冷,部分会随气流迁飞走,部分自然死亡,至9月下旬,随着温度逐步降低,小白虫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这种小白虫是烟粉虱,俗称小白蛾,是国家公布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可危害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和绿化植物等
美国白蛾的毛有毒吗?没有毒。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洲,自然分布在美国、加拿大等地,但由于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以至于在上个世纪时,它们开始随着人类交通工具传播到了亚欧大陆,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发现了美国白蛾,自此之后,美国白蛾就一直在我国未曾消失过。
美国白蛾幼虫怕水吗?白蛾幼虫一般不怕水。因为白蛾幼虫一般寄生在树上,在雨水和露水中度过,长期接触水分,逐渐适应了水分环境,因此不怕水。但是过度的潮湿环境会影响白蛾幼虫的生长和发育。白蛾幼虫是美国的一种有害昆虫,口感较好且可作为食材,因此被当地居民捕捉并食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人专门从事白蛾幼虫的收购和销售。除了食用外,一些学者也对白蛾幼虫进行了研究。例如,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白蛾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探索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机制,为农业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