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查一下水田纹枯病用什么药
水层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关系密切。水稻幼苗期间水层较深时,往往导致水稻锦腐病和苗期稻瘟病的发生,稻瘟病的孢子有一部分是借水流动而传播的。稻负泥虫和潜叶蝇也多发生在深水处。许多病害和虫害的发生都与水稻株行间的湿度有关,如稻瘟病,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适于发病;白叶枯病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发病较严重;纹枯病在高湿条件下发病加重。
害虫如二化螟、稻苞虫、稻飞虱、叶蝉等卵孵化率的高低,为害时间的长短,一般都与温湿度条件有关。而这些条件除了受天气的影响外,主要受灌水的影响。所以,根据气候及其他条件适当调控水层,采取相应的灌溉措施,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怎样施水稻分蘖肥?
1、一定要根据水稻的叶龄肥效反应线进行施肥,确保水稻生长正常发育,必须根据自己的地土壤,底肥量,气候和苗情进行调整,如果追肥量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只有适时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为提高产量创造条件。
2、蘖肥: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一般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O一60%,因为分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高峰期,一般在插秧后〈4叶期〉立即施用,5叶和6叶也可两次施用,第一次施入蘖肥总量的80%,第二次相隔7天,也就是说6叶期,看田施肥,哪黄施哪,哪弱施哪,肥效反唤在有效临界叶位8叶前,但不也过量,以防后期过旺,贪青倒伏。
水绵生成与防治一、形态特征:
营养繁殖或有性生殖。营养繁殖时丝状体受到机械损伤或其他原因断裂成若干短丝,每段短丝通过细胞分裂长成长的丝状体;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丝状体接合产生合子,以后合子分泌产生厚壁,藻体死亡崩解后,合子沉入水底休眠,条件适宜时萌发。水绵常生长在平静的淡水中。
二、发生原因:
根据田间观察和查阅国内外有关材料,水绵发生的生态条件为:田间长期积水,水中有机质含量高,磷酸二铵含量多,稻田耕翻次数少,上年水绵发生量大的地块,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等原因。
水绵对水稻的危害较为严重,应提早防治。
三、防治方法:
1、科学施肥。水稻田使用的肥料,如系有机肥料则必须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并注意一定要撒施均匀;如用磷肥作基肥,则要深施或全层施,切不可于表层施用,减少或延后甩剂产品的使用。
2、管好水浆。水稻秧苗栽插后,要坚持浅水勤灌,如果田间蓄水的时间较长就需换水,防止水绵的发生。
3、晒田除绵。选择高温晴天将生有水绵的田块中积水放掉,晾晒3-4天,水绵即可枯死。
4、药物防治。结合防治水田杂草兼防水绵。即在插秧田二次灭草时,采用防治水绵的除草剂有硫酸铜、硫酸亚铁、苯乙锡铜、三苯基乙酸锡、清水灵等使用方法和剂量参照使用说明。
防治水稻水绵关键在施药时期,一般应该掌握在水绵覆盖水绵30%左右施药,过早过晚防效都不理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