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黄粉虫是什么?

2024-01-0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16 次

  此篇农资经验分享一下“黄粉虫是什么?”的内容进行细致讲授,期待对你们有些许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黄粉虫(Tenebriomolitor)又名大黄粉虫,属昆虫纲,鞘翅目。它们生活在粮食仓库、药材仓库及各种农副产品仓库,是一种世界级的仓库害虫。

  同时该虫也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的昆虫,因此其幼虫多作为饲料来饲养宠物或经济动物。新研究发现,该虫幼虫在单位面积饲养所产蛋白质量高于饲养传统的禽畜,故该物种有可能替代传统肉类而成为人类蛋白质来源。

  黄粉虫和大麦虫在原产地、幼虫外形不同、成虫外观形态、营养价值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区别。

  黄粉虫:原产于北美洲,中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回来饲养的。

  大麦虫:原产于南非和中非,最近几年我国才从东南亚国家引进。

  身体细长,呈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24~29)mm,初孵幼虫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各节背面前后缘淡褐色,节间及腹面为黄白色,各龄幼虫体长及头壳宽比较稳定,是幼虫分龄的主要依据。

  幼虫一般体长40~60毫米,宽约5—6毫米,单条虫重13~15克,呈圆筒形。其体壁较硬,黄褐色,有光泽,有13节,各节连接处有黄褐色环纹,腹面**。

  在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蜕第一次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4~6天蜕皮1次,幼虫期共蜕皮6~10次。

  生长期为60天。幼虫从头开始蜕皮,蜕皮前活动开始减少,刚蜕皮的幼虫呈乳白色,十分脆弱。

  成虫整体扁平长椭圆形,体形长(1302±091)mm,体(411±033)mm,刚羽化成虫的鞘翅是米**的,前胸背板是褐色的,3个小时后鞘翅会变为红褐色,3~4天后,成虫鞘翅颜色会变为黑褐色,触角呈念珠状。

  刚刚蜕皮出来的壳是乳白色,头橘色,甲壳比较薄,1~2天后背部变为黑褐色,腹部变为黄褐色,整体为椭圆形,长度约25~30毫米,宽度约8毫米左右。

  黄粉虫干品含脂肪量达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及多种微量元素。

  由于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蛋白质57%、成虫含蛋白质高达60%,被称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大麦虫:营养价值远远超出幼体蟋蟀和黄粉虫,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精选问答:


  1、黄粉虫怎样自己繁殖?

  1、选种

  作为繁殖用的黄粉虫,必须是个体大、体质健壮的个体,这样雌虫的产卵量才比较多,后代成活率高。另外还要注意,在老熟幼虫逐渐化蛹时,还应及时把蛹挑选出来,避免幼虫咬食蛹体。

  2、环境

  准备好瓷盆两个,盆壁光滑。将盆刷洗干净,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盖上一层麦麸后再洒点面粉或玉米粉,盖上盖子后放置在气温30℃左右的地方。

  3、喂养

  黄粉虫繁殖发育适温为25-28℃,相对湿度为50-70%。冬季室内加温,夏季用地面洒水等办法降温,可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繁殖黄粉虫可选用麸皮、米糠、鱼粉等精饲料,菜叶、瓜皮等青饲料。

  4、收卵

  由蛹羽化为成虫后的10-30天内,产卵处于高峰期。产卵后要及时把卵块取出孵化,一般在产卵开始后4-5天收1次卵,以后每隔3-4天收卵1次。

  5、换种

  为提高种虫室和种虫箱的利用率,增加幼虫的产量,最好将产卵达40天的全箱种成虫淘汰,换养新成虫。淘汰的种成虫可作为饵料喂鱼。

  6、化蛹

  幼虫50日龄体长达2-3厘米时在饲料中化蛹,化蛹时将头部倒立在饲料中,左右移动摩擦头部进行化蛹,室温20℃以上,蛹经一周时间蜕皮变为成虫。

  7、羽化

  成虫刚羽化后翅白色而较软薄,1-2天后变硬转黑褐色。当幼虫化蛹时多投青料,有利于化蛹及蛹后的羽化。每天要及时把蛹拣到另一盒里,再撒上一层精料,以不盖过蛹体为宜,避免幼虫蛟伤蛹,保持温度和气体交换。

   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而且在繁殖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喂一种饲料,应该投喂多种饲料制成的混合饲料,这样才能满足黄粉虫生长发育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2、家庭黄粉虫繁殖方法?

  黄粉虫也叫面包虫,是一种优质的蛋白饲料,它成长快、繁殖力强,能适应各种气候。诸多的优点也表明了黄粉虫具有不错的市场价值,现在养殖的人也是非常多的。不过在养殖之前,要对黄粉虫的繁殖技术要有一定的了解。那么黄粉虫是怎么繁殖的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1、选种

  作为繁殖用的黄粉虫,必须是个体大、体质健壮的个体,这样雌虫的产卵量才比较多,后代成活率高。另外还要注意,在老熟幼虫逐渐化蛹时,还应及时把蛹挑选出来,避免幼虫咬食蛹体。

  2、环境

  准备好瓷盆两个,盆壁光滑。将盆刷洗干净,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盖上一层麦麸后再洒点面粉或玉米粉,盖上盖子后放置在气温30℃左右的地方。

  3、喂养

  黄粉虫繁殖发育适温为25-28℃,相对湿度为50-70%。冬季室内加温,夏季用地面洒水等办法降温,可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繁殖黄粉虫可选用麸皮、米糠、鱼粉等精饲料,菜叶、瓜皮等青饲料。

  4、收卵

  由蛹羽化为成虫后的10-30天内,产卵处于高峰期。产卵后要及时把卵块取出孵化,一般在产卵开始后4-5天收1次卵,以后每隔3-4天收卵1次。

  5、换种

  为提高种虫室和种虫箱的利用率,增加幼虫的产量,最好将产卵达40天的全箱种成虫淘汰,换养新成虫。淘汰的种成虫可作为饵料喂鱼。

  6、化蛹

  幼虫50日龄体长达2-3厘米时在饲料中化蛹,化蛹时将头部倒立在饲料中,左右移动摩擦头部进行化蛹,室温20℃以上,蛹经一周时间蜕皮变为成虫。

  7、羽化

  成虫刚羽化后翅白色而较软薄,1-2天后变硬转黑褐色。当幼虫化蛹时多投青料,有利于化蛹及蛹后的羽化。每天要及时把蛹拣到另一盒里,再撒上一层精料,以不盖过蛹体为宜,避免幼虫蛟伤蛹,保持温度和气体交换。

   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而且在繁殖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喂一种饲料,应该投喂多种饲料制成的混合饲料,这样才能满足黄粉虫生长发育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上一篇:坚果种类名称 下一篇:茨菇怎么种植